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留學》社長寄語|教育只應面向未來

教育只應面向未來

2018年1月24日, 由光明日報社《留學》雜誌主辦的“2018《留學》創刊四周年慶典”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隆重舉辦。 慶典以“浪潮·未來教育”為主題, 盛邀400位元各國使館代表、中國國際教育界精英、行業領導、媒體領袖, 共同見證留學行業的興榮。

光明日報出版社社長、《留學》雜誌社社長潘劍凱發表題為“教育只應面向未來”的演講, 與各位同仁一起分享未來浪潮下, 教育應秉承的理念。

(光明日報出版社社長、《留學》雜誌社社長潘劍凱)

各位領導, 各位國際教育同行和媒體朋友們:

大家好!在《留學》雜誌成立四周年之際, 很高興、也很感謝大家能夠參與此次盛典。

我是潘劍凱, 《留學》雜誌社的社長, 也是光明日報出版社的社長。

我既是一個從業多年的媒體人, 也是一個留學生家長, 我的女兒目前正在墨爾本大學讀書。

因此, 對留學的方方面面, 我都非常關注。

在今年的十九大, 習總書記的報告明確指出, 當下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這一點放在教育領域, 同樣成立。 留學的本質是教育, 送孩子出國留學正是為了追求高品質、國際化的教育。

『換言之, 是為了孩子的未來』

然而想要獲得美好未來, 就需要注重現在的每一步。 在2017年, 留學行業的發展趨勢, 或許有這樣三個方面值得關注。 不見得全面, 歡迎大家一起交流。

中國留學時代進入平穩發展期

從不久前發佈的《2017年美國門戶開放報告》中, 我們注意到, 中國留美學生的增長速度, 下降了2個百分點。 這是中國留美史上首次出現留美學生增速下降的一年。 美國是中國留學生的第一留學目的國, 赴美留學生也是每年自費出國留學生當中最大的一塊。 那麼, 這一資料或許可以表明, 『今後中國留學人數將在一段時間內趨於穩定』。

反觀國內的留學諮詢服務行業, 隨著近幾年留學資質取消、行業實現了“零門檻”,

眾多中小機構不斷湧入;眾多國際學校遍地開花, 公立學校國際部、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等也正在快速滲透中國的二、三、四線城市。 地產、互聯網、大型教育集團等各領域資本, 都在籌畫著創立國際學校, 為未來的國際教育蛋糕跑馬圈地。

因此, 一方面是趨於穩定的市場份額, 一方面是不斷增長的留學行業從業者, 『留學行業已經進入了薄利時代』。 在這樣的充分競爭中, 留學服務機構如何創造自己穩定的客源、找到自己獨特的定位, 將成為關乎企業生死的問題。

現狀即使如此, 未來也從未遲疑。

留學行業不僅自身進入薄利時代, 同時也收到其他領域的衝擊。 最值得關注的一點, 便是人工智慧的興起。

不久前BBC發表了“將被人工智慧淘汰的365種職業”,

我仔細一看, 會計、IT工程師等許多熱門留學專業的對口職業, 都赫然在列。 我女兒就是讀商科的, 大家也知道中國近十年來自費出國留學的專業選擇, 每年都有50%以上學生紮堆商科, 這一現象至今未變。 那麼, 商科領域的哪些專業, 未來工作不會被人工智慧取代?

有朋友告訴我, 商科的會計是容易被取代的, 但精算師就不那麼容易被取代。 因此, 在留學的專業選擇方面, 哪些專業更加富有humanity而不會被人工智慧取代, 成為很多家長開始考慮的問題。

人才的不可替代性

對此, BBC的調查得出的結論是:如果你的工作包含以下三類技能要求, 那麼, 你被機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小——社交能力、協商能力、人情練達;同情心, 對他人真心實意的扶助和關切;創意和審美。這三個方向,將必然影響到家長孩子們對留學的選擇。

除了人工智慧的影響,眼下國際政治形勢多變、各國留學移民政策相應也在不斷變化,這些都要求留學行業從業者,要『時刻關心世界的變化,更新自身知識』。

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前不久《留學》雜誌社在開選題會的時候討論說,今年,也就是2017年,是“99年”的孩子入學本科的一年。也就是說,『從今年開始,留學行業的服務物件將從“90後”為主迅速轉變成“00後”為主』。

“00後”天然成長於資訊時代,文化多元性、選擇多元性的特點日益明顯,兼受西方“嬉皮士一代”觀念的影響,其複雜程度或許是前所未見的。

90後留學時代已消逝

同時,留學生的家長也正在變成以“80後”、“90後”為主的群體,他們對留學資訊和資訊的吸收、判斷能力將會更強,消費習慣也更加理性,所需要的留學目的國、留學時間長短、留學成本高低等選擇的可能性,也有更多的要求。

因此,留學服務機構對優質海外院校資源、項目資源的佔有,機構自身的服務品質,若不進一步提升,將不足以征服這一批新時代的家長。

包括“線上教育”、“社區化教育”這些很棒的概念,儘管眼下仍未真正興起,但一定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因為它們將為中國社會未來發展提供更多解決教育問題的有效方案,這些新方向,不僅是值得我們期待的,更是一些有實力的留學行業從業者正在主動介入和推動的。

以上,都是值得留學圈關注的新趨勢,新問題,同時也是未來教育的下一個目標。未來這一概念,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挑戰和壓力,尤其在教育領域,每一個孩子的未來都容不得我們有半點疏忽。

但『教育又只能面向未來』,否則我們不會將教育做得更好。孩子的未來即代表著世界的未來,因為未來發展的責任需要擔在他們的肩上。然而,在面向未來的同時,我們又要『堅守當下』,守住“匠人”精神,對孩子的每一分每一秒負責,否則,未來很容易成為空談。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以更堅實的腳步,邁向未來!

最後,祝願留學行業健康發展,願今天在坐的每一位,都能在未來教育的浪潮中,乘風破浪。

《留學》雜誌社,作為目前中國第一官方背景留學媒體機構,在創刊四年中一直關注出國留學、移民資訊、關注來華留學資訊、關注學生家庭需求、留學相關政府部門發佈、海外院校資訊、中外教育界人士觀點。在行業內不斷探索,為家長匹配資源,為企業搭建平臺,讓專業人士發聲,為更多人提供留學資訊服務的同時,也打造了權威的行業影響力。

“未來教育的浪潮已然來臨,你準備好了嗎?”

對他人真心實意的扶助和關切;創意和審美。這三個方向,將必然影響到家長孩子們對留學的選擇。

除了人工智慧的影響,眼下國際政治形勢多變、各國留學移民政策相應也在不斷變化,這些都要求留學行業從業者,要『時刻關心世界的變化,更新自身知識』。

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前不久《留學》雜誌社在開選題會的時候討論說,今年,也就是2017年,是“99年”的孩子入學本科的一年。也就是說,『從今年開始,留學行業的服務物件將從“90後”為主迅速轉變成“00後”為主』。

“00後”天然成長於資訊時代,文化多元性、選擇多元性的特點日益明顯,兼受西方“嬉皮士一代”觀念的影響,其複雜程度或許是前所未見的。

90後留學時代已消逝

同時,留學生的家長也正在變成以“80後”、“90後”為主的群體,他們對留學資訊和資訊的吸收、判斷能力將會更強,消費習慣也更加理性,所需要的留學目的國、留學時間長短、留學成本高低等選擇的可能性,也有更多的要求。

因此,留學服務機構對優質海外院校資源、項目資源的佔有,機構自身的服務品質,若不進一步提升,將不足以征服這一批新時代的家長。

包括“線上教育”、“社區化教育”這些很棒的概念,儘管眼下仍未真正興起,但一定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因為它們將為中國社會未來發展提供更多解決教育問題的有效方案,這些新方向,不僅是值得我們期待的,更是一些有實力的留學行業從業者正在主動介入和推動的。

以上,都是值得留學圈關注的新趨勢,新問題,同時也是未來教育的下一個目標。未來這一概念,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挑戰和壓力,尤其在教育領域,每一個孩子的未來都容不得我們有半點疏忽。

但『教育又只能面向未來』,否則我們不會將教育做得更好。孩子的未來即代表著世界的未來,因為未來發展的責任需要擔在他們的肩上。然而,在面向未來的同時,我們又要『堅守當下』,守住“匠人”精神,對孩子的每一分每一秒負責,否則,未來很容易成為空談。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以更堅實的腳步,邁向未來!

最後,祝願留學行業健康發展,願今天在坐的每一位,都能在未來教育的浪潮中,乘風破浪。

《留學》雜誌社,作為目前中國第一官方背景留學媒體機構,在創刊四年中一直關注出國留學、移民資訊、關注來華留學資訊、關注學生家庭需求、留學相關政府部門發佈、海外院校資訊、中外教育界人士觀點。在行業內不斷探索,為家長匹配資源,為企業搭建平臺,讓專業人士發聲,為更多人提供留學資訊服務的同時,也打造了權威的行業影響力。

“未來教育的浪潮已然來臨,你準備好了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