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無問西東》裡的迷茫,正是留學生的日常

可是人生究竟該如何選擇?

你的心底一定藏著答案。

文| 劉子瑞

編輯 | 李文星 孟蕾

和《留學》雜誌是老朋友了, 但是上個學期, 我一篇文章也沒有寫出來。

不是沒有思路, 而是想法太多, 幾度提筆卻不知從何說起。

我本不怎麼看商業電影, 但機緣巧合, 臨行前最後一晚看了剛上映的《無問西東》, 幾度落淚, 一下子給了我將幾個月的所感所聞寫成文字的力量。

“苟利國家生死以, 豈因禍福避趨之”

這種想法, 我思考過

這部電影是以不同時期的幾個不同主人公的故事拼接而成:1923年清華學堂裡的學生吳嶺瀾, 1938年西南聯大裡的沈光耀(王力宏 飾), 1962年李想、王敏佳(章子怡 飾)、陳鵬(黃曉明 飾), 還有現住北京的張果果(張震 飾)。 整個電影的主題通俗地來說就是——不忘初心。

這四個耳熟能詳的字, 因為有了電影故事和其中臺詞的詮釋, 在每一位觀眾的心裡有了更多的定義和色彩,

渲染出動盪時代下的青年人在掙扎中滋生出的勇敢和無畏。

沈光耀、陳鵬、張果果、王敏佳、吳嶺瀾這些主演們生逢亂世, 卻未曾被苦難摧折了腰, 憑著一派風骨, 在硝煙中談笑風生。

有一個共同的特質, 便是他們身上有一種純粹的勇敢和無畏,

敢於叩問自己的真心, 敢於遵循真心做選擇, 不管結果如何都無怨無悔, 他們在時空交錯中編織著真實。

我第一次流淚的瞬間, 是當時清華的學生沈光耀違背祖訓, “行我所行”, 決心抗日並成為飛行員時說出的“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 缺的是從心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同情。 ”自古忠孝難兩全, 沈光耀放棄了原本安逸的生活, 割捨下母親的牽掛, 加入了最危險的前線, 因為在那個時代戰爭中已然無法安放一張平靜的課桌。

這讓我想到大一時給《留學》雜誌寫的一篇文章的結尾, 對於“苟利國家生死以, 豈因禍福避趨之”, 不應隨時代的潮流而消逝的思考。

二十幾歲的年齡 都非常迷茫

我第二次流淚, 是在影片結尾, 導演特意地標明了在電影裡出現過的二十世紀左右的精英人才, 比如華羅庚、沈從文、錢鐘書、聞一多、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梁啟超, 並寫出他們對於祖國的貢獻。 感動我的是這些大師們能在瞭解自己的初心後做出無悔選擇的時刻。 這一批民國“南渡”的教授們,

在戰亂年代搬至昆明教書, 值得我們崇敬。

從初中開始到現在, 這批人中, , 我最尊敬的就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兩位先生。 他們早年留學賓夕法尼亞大學, 中年雖經戰亂但不忘實地勘測保護文物, 在晚年設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徽, 對於中國乃至世界建築史有傑出貢獻。 他們一生對於建築的熱愛和無條件付出, 提醒著我時刻尋找人生使命。

《無問西東》裡的主人公們, 過著不同的人生, 但他們最大的共同點是, 在二十幾歲的年齡都非常迷茫。 甚至是張果果, 他在中年也經歷了迷茫期。

我不能評價他們最終選擇的好壞,但是我可以說他們都做出了自己回想起來無悔的選擇。如果讓你提前知道了這一生將如何走完,那麼你我還會有勇氣來走這一趟嗎?

電影裡的就任清華大學校長的梅貽琦校長說過一段話,“人把自己置身於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你的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一些日子。什麼是真實?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的喜悅,這就是真實。”

之前大一的社會學課,我學習了城市社會學和幾個著名社會學家的思想。讓我感到最無力但也正確的評論是,隨著城市發展,人與人之間也更加冷漠和自私,每個人被迫充斥在無盡的忙碌和混沌中。與大一不同,我的大二添加了更多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整整一個學期,加上之前的暑假到今年寒假,我一直在猶豫專業選擇的問題,考慮以後的實習、工作的安排、考研的規劃。

&

(作者本人)

在國外讀書的留學生們,日常的聊天對話也大致局限在“你的課怎麼樣,due寫沒寫,以後回國還是留美”。回國後,又被很多人問了相似的問題。我見了三五好友,不管在國內國外上學,他們也都在思考來自學業、生活和以後就業的問題。在我看來,現在“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學好,以後能找到什麼實習、什麼工作,能掙多少錢,要不要在國外讀研”快要取代“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這三個終極話題,不論身處何方,在二十幾歲左右的年紀,迷茫已然成為了常態。

世俗是這樣強大

願你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這種迷茫來源於大家所處在的社會大潮流,這種無形的力量迫使著每個人都循規蹈矩地想著同樣的問題,做著相似的事情。力不從心,抱怨連天已經嵌入到了日常生活中去。但我們卻忘了問問自己,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自己?我並不是鼓勵大家不考慮這些現實問題,但兩個極端都不可取。

迷茫是對未來和選擇的不確定性,它會貫穿任何人的人生。但與此同時,來源於熱愛的那一份快樂一直與之如影相隨。我們總是抬頭快步趕路,看到了太多人性的黑暗和生活的煩躁,卻總是忘記低頭看看影子,那些被給予在只有一次生命之中的快樂。所以現在,我不再像上一個暑假要結束時期那樣的迷茫,我更勇敢,更淡然,邁向人生所愛,並珍惜擁有。

或許你仍在生活的無數選擇中不斷糾結和惶恐,或許你仍不知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世道很艱難,但世界很美好。

影片最後,張果果的總結呼應了梅校長之前對於真實的叩問,這段臺詞說出了我前幾個月來一直的思考,完美到我不想再做改編。“看到和聽到的,經常會令你們沮喪,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來,可是如果有機會提前瞭解了你們的人生,直到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們在意的事情。”

願你在被打擊時,記住你的珍貴,抵抗惡意

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

愛你所愛

行你所行

聽從你心

無問西東

晚安

我不能評價他們最終選擇的好壞,但是我可以說他們都做出了自己回想起來無悔的選擇。如果讓你提前知道了這一生將如何走完,那麼你我還會有勇氣來走這一趟嗎?

電影裡的就任清華大學校長的梅貽琦校長說過一段話,“人把自己置身於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你的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一些日子。什麼是真實?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的喜悅,這就是真實。”

之前大一的社會學課,我學習了城市社會學和幾個著名社會學家的思想。讓我感到最無力但也正確的評論是,隨著城市發展,人與人之間也更加冷漠和自私,每個人被迫充斥在無盡的忙碌和混沌中。與大一不同,我的大二添加了更多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整整一個學期,加上之前的暑假到今年寒假,我一直在猶豫專業選擇的問題,考慮以後的實習、工作的安排、考研的規劃。

&

(作者本人)

在國外讀書的留學生們,日常的聊天對話也大致局限在“你的課怎麼樣,due寫沒寫,以後回國還是留美”。回國後,又被很多人問了相似的問題。我見了三五好友,不管在國內國外上學,他們也都在思考來自學業、生活和以後就業的問題。在我看來,現在“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學好,以後能找到什麼實習、什麼工作,能掙多少錢,要不要在國外讀研”快要取代“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這三個終極話題,不論身處何方,在二十幾歲左右的年紀,迷茫已然成為了常態。

世俗是這樣強大

願你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這種迷茫來源於大家所處在的社會大潮流,這種無形的力量迫使著每個人都循規蹈矩地想著同樣的問題,做著相似的事情。力不從心,抱怨連天已經嵌入到了日常生活中去。但我們卻忘了問問自己,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自己?我並不是鼓勵大家不考慮這些現實問題,但兩個極端都不可取。

迷茫是對未來和選擇的不確定性,它會貫穿任何人的人生。但與此同時,來源於熱愛的那一份快樂一直與之如影相隨。我們總是抬頭快步趕路,看到了太多人性的黑暗和生活的煩躁,卻總是忘記低頭看看影子,那些被給予在只有一次生命之中的快樂。所以現在,我不再像上一個暑假要結束時期那樣的迷茫,我更勇敢,更淡然,邁向人生所愛,並珍惜擁有。

或許你仍在生活的無數選擇中不斷糾結和惶恐,或許你仍不知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世道很艱難,但世界很美好。

影片最後,張果果的總結呼應了梅校長之前對於真實的叩問,這段臺詞說出了我前幾個月來一直的思考,完美到我不想再做改編。“看到和聽到的,經常會令你們沮喪,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來,可是如果有機會提前瞭解了你們的人生,直到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們在意的事情。”

願你在被打擊時,記住你的珍貴,抵抗惡意

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

愛你所愛

行你所行

聽從你心

無問西東

晚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