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山寨不死,差點幹掉小米手機半條命,雷軍為啥這般樂呵?

小米手機銷量一落千丈, 雷軍終於找到罪魁禍手了, 原來是被死灰復燃的山寨機“捅刀子”了, 真是十年河東, 十年河西。 看來, 被小米等智慧手機品牌差點趕盡殺絕的山寨機市場又殺回來了, 這次目標之一是“宿敵”小米。

雷軍的無奈誰能懂?

愛恨有加的山寨機

山寨機誕生在手機產品稀缺, 價格相對較高的十多年前。 當時, 國產手機的成熟品牌並不多, 中國市場除了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等著名品牌之外, 幾乎沒有像樣的品牌。 再加上中國手機產業非常薄弱, 沒有技術積累, 手機研發和製造能力有限, 專業的供應鏈管理比較缺乏, 只能通過仿造外殼、簡單的零部件組裝的方式降低成本, 快速上市。

另外, 非智慧機時代, 手機還沒有複雜的作業系統, 包括諾基亞Symbian系統的體驗同樣不夠好, 因此, 用戶對手機操作體驗並沒有太高的要求, 手機廠商只需要完成零部件組裝,

具備通話、短信、炫酷的彩鈴以及簡單遊戲的功能就可以打動用戶。

高仿蘋果手機

蘋果手機初期, iOS系統非常封閉, 但是與iOS同時崛起的Android系統確是非常開放, 原生系統很容易獲取, 因此, 智慧手機初期, 國內開始了大規模仿造蘋果的山寨機,

外殼酷似蘋果, 但是系統跑的是Android, 對於沒錢但是裝B之心不死的人來說非常受歡迎。

時至今日, 脫胎於山寨機時代的金立、魅族、lePhone等品牌, 算是上了岸, 成為了相對主流的手機品牌, 跳上枝頭變鳳凰。 但是, 也有波導、夏新等品牌一一殉命。

山寨機為何突然消失?

小米手機出現, 是山寨機的轉捩點。 雷軍曾經說過, 小米手機的出現消滅了山寨機市場。 確實, 在小米手機1代發佈後, 外觀亮眼, 相對好用、價格低、自有品牌、粉絲號召力等因素迅速崛起, 也帶動過了中國手機品牌時代, 華為是學習小米最好的品牌之一, 也可以說沒有小米就沒有如今的華為。 品牌手機的爆發讓山寨機在中國市場無處躲藏, 不得不轉戰東南亞等市場。

美女展示山寨手機

總結而言, 山寨機敗在了智能手機時代。 首先, 中國手機市場出現了品牌化潮流, 形成了一個正軌、有序、對中國經濟有貢獻意義的手機產業。

其次, 消費者對品質需求的提升, 特別是蘋果的推動下, 出現了賣腎換蘋果手機的極端例子,

消費者的品牌意識愈發強烈。

再次, 品牌手機價格的下探。 智慧手機品牌的大彙聚, 使得產品梯隊迅速完善, 特別是中國手機品牌與國際品牌的競爭中最先佔據了1000元機市場, 並持續下降, 買一個正品手機的門檻越來越低。 比如, 魅藍5S、紅米手機早已跌破700元。

最後, 整個銷售管道來看, 山寨機從一二級市場逐步被擠壓到五六級市場, 隨著京東、蘇甯、阿裡巴巴等電商管道走近農村戰略, 以及蘇甯直營店、京東專賣店等逐步下沉, 廣袤的農村市場被越來越多的正品產品覆蓋, OPPO、vivo幾乎覆蓋了每個鄉鎮和發達的村, 而且, 對經銷商來講, 品牌機的利潤空間更大, 由此, 一步步擠壓山寨機市場。

從山寨機到假貨, 起死回生的苗頭

與其說山寨機生命力旺盛, 不如說市場給了它們新機會。以小米為例,從消費者的回饋來看,缺貨依然是小米手機的軟肋,讓不少粉絲痛心,也變相的給了山寨機鑽空子的機會。

與以往明知道山寨機還要買不同,現在的消費者基本上不會主動選擇山寨機,但是,他們缺乏分辯真貨、假貨的能力。山寨機轉身賣假貨,讓消費者吃了大虧,讓品牌蒙受損失。

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在兩會上發言時,附議馬雲說的“望像治理酒駕那樣打擊假貨”。雷軍表示,小米深受假冒產品危害,“小米充電寶在市場份額上有很大的比重,占了市場80%的份額,這其中80%的是假貨。天橋上、便利店、大學城到處都是小米充電寶,多數是假的。

好像的LOGO

實際上,從山寨機到假貨,與以往逐利不同,涉及到了誠信和欺詐問題,是對消費者的欺詐,也是對商家的侵權,必須嚴懲。比如,代表們建議,加重對假冒偽劣產品的處罰措施,加快完善相關法規,落實“網路實名制”等。企業也期待從政策支援向後端維權、保護、運用進一步延伸。

不如說市場給了它們新機會。以小米為例,從消費者的回饋來看,缺貨依然是小米手機的軟肋,讓不少粉絲痛心,也變相的給了山寨機鑽空子的機會。

與以往明知道山寨機還要買不同,現在的消費者基本上不會主動選擇山寨機,但是,他們缺乏分辯真貨、假貨的能力。山寨機轉身賣假貨,讓消費者吃了大虧,讓品牌蒙受損失。

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在兩會上發言時,附議馬雲說的“望像治理酒駕那樣打擊假貨”。雷軍表示,小米深受假冒產品危害,“小米充電寶在市場份額上有很大的比重,占了市場80%的份額,這其中80%的是假貨。天橋上、便利店、大學城到處都是小米充電寶,多數是假的。

好像的LOGO

實際上,從山寨機到假貨,與以往逐利不同,涉及到了誠信和欺詐問題,是對消費者的欺詐,也是對商家的侵權,必須嚴懲。比如,代表們建議,加重對假冒偽劣產品的處罰措施,加快完善相關法規,落實“網路實名制”等。企業也期待從政策支援向後端維權、保護、運用進一步延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