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TO 2018年安防人 這些資料不得不看

【中國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 2017年, 安防行業高景氣再獲驗證。 無論是技術發展, 還是產品反覆運算, 乃至整個行業規模朝著一個可喜的方向發展。 雖然安防市場競爭依舊激烈, 但是, 人臉識別、無人機、智慧家居、智慧停車等新市場打開安防行業發展的新空間。 那麼, 安防細分市場究竟各自擁有多大的市場規模?為此, 中國安防展覽網梳理了市場調研總結的大資料, 以饗業者。

智慧城市撬動規模逾萬億市場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 2017年我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超過6萬億元, 未來五年(2017-2021)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32.64%, 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8.7萬億元。 根據預測, 未來10年與智慧城市建設相關投資將超過2萬億元。

點評:

智慧城市是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選擇, 是城市科學發展的必然結果。 目前, 智慧城市已由市場行為逐漸轉變為政府力挺的城市發展模式。 2018年, 隨著政策落地、5G技術的發展,

中國智慧城市發展將進一步加速, 配合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 有望撬動規模逾萬億市場, 成為安防發展的引擎。

智慧停車駛入快車道

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 2009-2017年, 中國智慧停車行業的市場規模逐年遞增, 從2009年的11.5億元到2016年的62億元, 7年間的市場規模翻了5倍多, 增長速度較快。 報告預測, 2018年我國智慧停車系統市場規模將達到102億元, 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23.36%, 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36億元。

點評

2016年以來, 國家密集出臺智慧停車產業相關政策, 加大支持力度來推動現有停車場的智慧化升級。 一系列的利好政策促使智慧停車行業駛入快車道。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中, 以城市級路內停車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分別獲得了千萬級至億元級融資。

以首鋼、首信、中煤為代表的央企也紛紛入場, 有行業深耕亦或資本整合之意。 2018年, 智慧停車產業將步入集聚爆發增長期。

人工智慧催熱智慧家居市場

據市場調研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發佈報告稱, 全球智慧家居市場規模將在2022年達到1220億美元, 2016-2022年年均增長率預測為14%。 根據中國報告大廳《2016-2021年中國智慧家居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預測, 2018年我國智慧家居市場總規模有望達到225萬億元。

點評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中, 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讓智慧家居落地成為可能, 科技巨頭的紮推佈局讓智慧家居市場持續升溫。 2018年, 圍繞消費者工作、學習、生活和娛樂四大核心場景, 智慧家居將衍生出更多產品、內容和服務。

各類智慧家居廠商將進一步推進互聯互通, 共同引領數位化生活方式。

車牌識別起航 兩大因素助推百億市場

海通證券研究報告指出, 我國共有332個地級行政區劃單位, 275個地級市, 而一個50萬輛汽車保有的中型城市, 系統建設投入預計2億元。 假設前期有1/3的地級市使用電子車牌, 系統建設成本產生的市場空間將達到200億元。 運營方面, 每個城市運營收入約2000萬/年, 假設前期有1/3地級市有運營需求, 每年運營市場空間20-30億元。 等到電子車牌全國推廣時, 預計市場空間將在初期建設基礎上翻倍增長, 將再增近500億空間。

點評

2018年將是汽車電子標識的市場真正起航元年。 一方面, 2018年7月起, 我國將正式實施機動車電子標識六項國家推薦性標準。

另一方面, 新能源汽車號牌也將在這一年覆蓋全國所有城市。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 隨著國家標準的落地以及新能源汽車的推廣, 車牌識別將正式開啟超百億市場。

消費級應用打開人臉識別市場

鑒於人臉識別具有非接觸、友好、直接、快速、外延性廣等特點, 在安防、教育、支付、國防、金融等領域潛力巨大, 前瞻網預計未來一段時間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將保持20%左右的增速, 到2022年, 全球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將達75.95億美元。

點評

“刷臉”技術逐漸成熟, 大有取代指紋識別技術, 成為新時期生物識別技術應用主流近年來相關政策的頻頻出臺也為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未來人臉識別技術將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2018年,“刷臉”技術將助推安防行業高效發展。

無人機邁入良性發展軌道

近年來無人機發展迅速,已從攝影攝像發燒友逐漸延伸至行業市場應用。市場調研公司Counterpoint 2018年1月報告指出,商業無人機的硬體市場預計在2020年有望達到7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33%,平均售價(ASP)幾乎是無人機領域的兩倍。

點評

在2017年深圳安博會上,除了人工智慧、人臉識別等技術產品之外,警用無人機也吸引了大批參觀者駐足側目。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副總工程師王戰超表示,無人機產業在安防領域規模約有1.8億元,占比12%。在政策的強力支撐與積極引導下,可以預見的是,2018年我國無人機將邁入良性發展軌道,警用無人機在安防所占比重將進一步提升。

結語

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安防產業仍有值得企業深度挖掘的市場潛力。不過現階段安防產業已經步入深度整合期,大企業開始拼規模,中小企業深耕細分市場、走差異化路線。總之,想要瓜分安防市場,企業需要提升自身軟實力。

2018年,“刷臉”技術將助推安防行業高效發展。

無人機邁入良性發展軌道

近年來無人機發展迅速,已從攝影攝像發燒友逐漸延伸至行業市場應用。市場調研公司Counterpoint 2018年1月報告指出,商業無人機的硬體市場預計在2020年有望達到7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33%,平均售價(ASP)幾乎是無人機領域的兩倍。

點評

在2017年深圳安博會上,除了人工智慧、人臉識別等技術產品之外,警用無人機也吸引了大批參觀者駐足側目。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副總工程師王戰超表示,無人機產業在安防領域規模約有1.8億元,占比12%。在政策的強力支撐與積極引導下,可以預見的是,2018年我國無人機將邁入良性發展軌道,警用無人機在安防所占比重將進一步提升。

結語

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安防產業仍有值得企業深度挖掘的市場潛力。不過現階段安防產業已經步入深度整合期,大企業開始拼規模,中小企業深耕細分市場、走差異化路線。總之,想要瓜分安防市場,企業需要提升自身軟實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