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科研人員選育出“高產又好吃”水稻新品種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 該院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和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通過近5年合作, 利用分子設計育種技術, 將水稻高產與優質控制基因“組裝”, 選育出“高產又好吃”的水稻新品種“科輻粳9號”。

品種、環境、氣候和栽培技術是影響稻米口感的關鍵因素。 中科院遺傳所研究團隊解析巴基斯坦和美國水稻良種關鍵基因發現, gw8和gw7基因對於提升稻米品質、外觀、產量有重要作用, 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發表了該成果。 他們還與中科院技術生物所科研團隊合作,

在近5年時間裡, 利用分子設計育種技術, 將gw8、gw7以及氮高效基因dep1進行人工雜交聚合, 以離子束誘變水稻品種武運粳7號, 獲得長粒型突變體為低盤品種, 選育出優質水稻新品種“科輻粳9號”。

大米口感主要由堿消值、膠稠度以及直鏈澱粉含量三項指標決定, 據我國米質檢測權威機構資料顯示, “科輻粳9號”大米的三項指標均達到國內頂尖水準, 且畝產量超過500公斤, 達到“高產又好吃”的成效。

中科院技術生物所研究員吳躍進介紹, “科輻粳9號”可作為單季或雙季晚稻生產, 適宜地域廣泛, 淮河以南的江浙滬皖等地區均可種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