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賈平凹新作《山本》引讀者期待 真誠之作暗藏時代驚喜?

日前, 在作家出版社于本月10日公佈的2018年重點出版作品中, 賈平凹新作《山本》赫然在列。 這兩天, 關於賈平凹新作《山本》即將出版的消息更是在朋友圈傳播。

據瞭解, 《山本》是賈平凹先生用最大的真誠寫就的第16部長篇小說。 描述的是發生在戰爭時期一個絕美的愛情故事。 賈平凹之前對媒體透露過, 這是一個關於秦嶺的故事, 書名起初叫《秦嶺志》, 因為和《秦腔》有點重複, 現在改名《山本》。

賈平凹從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以來, 每隔一兩年, 就會推出一部大部頭長篇, 從《商州初錄》《雞窩窪的人家》到《浮躁》《廢都》, 從《土門》《白夜》到《高興》《秦腔》, 從《高老莊》《帶燈》到《老生》《極花》, 洋洋灑灑, 接連不斷。 如此“高產”, 文壇屈指可數。

他筆耕不輟獲得了國內外讀者的共鳴, 也贏得了眾多獎項, 被譽為中國當代文壇的一棵“常青樹”。 且60歲後, 是以每年出版一部長篇小說的節奏, 《山本》已經是他創作40多年來的第16部小說。

賈平凹寫《山本》, 與寫以往的小說一樣, 都經深入基層體察瞭解, 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並傾注了更多的真誠。

賈平凹曾說過, “生活為源泉, 這是最明白不過的道理。 我感到藝術的感受是一種生活趣味, 也是人生態度, 情操所致。 我必須老老實實地生活,

不斷從生活中獲取素材。 只有接受生活的浸染, 待提筆時才能寫出要寫的東西。 ”

不管是“商州系列”和《土門》《高老莊》《秦腔》, 還是最近的《帶燈》《老生》《山本》, 賈 平凹的筆墨全都傾注在陝西這塊遼闊的土地上。

他曾說:“有幸生在中國, 有幸目睹中國巨大的變革, 現實給我提供了文字的想像, 作為一個作家, 我 會更加努力, 將根植於大地上, 敏感而憂患的心生出翅膀飛翔, 能夠再寫出滿意的作品。 ”

為了眼前的目睹、心中的憂患, 賈平凹的寫作從不懈怠, 他的行走也從未停止。

賈平凹說, 為什麼叫新時代呢, 主要矛盾也發生變化了, 發生變化這種新的動態, 你就得要瞭解, 這樣你才能寫出你最大的真誠。 還是要深入生活, 深入到變化以後的新的生活裡面去,

潛心創作, 起碼要力戒浮躁。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文化興國運興, 文化強民族強。 ”只有深入生活、紮根人民, 廣大文藝工作者才能創作出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 在新時代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 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賈平凹說, 這種自信的“中華文化立場”正激勵著廣大文藝工作者勇攀創作的高峰。 新時代給文藝創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始終不變的, 是文藝工作者發自內心的真誠。

對於賈平凹而言, 過去的幾十年裡, 正是不忘鄉野紮根民間, 給予了他豐富的創作滋養。 賈平凹說,

過去五年, 中國這篇“大文章”的主題恰恰就是“順民意、合民心”。

這次, 賈平凹先生歷經深入體驗、融入更多真誠寫就的《山本》, 但願能帶給讀者不一樣的驚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