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來!易筋經傳人教你應時而養

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照亮嶄新的一天,

作為一名現代都市人, 你有怎樣的一天?

匆匆趕上擁擠的地鐵,

開始周而復始的辦公室生活?

駕車出行, 在擁堵的馬路上焦躁等待,

計畫著一天的工作安排?

頻繁出差, 在追逐夢想的路上疲憊馳騁?

……

子午流注學說認為, 人體氣血的運行是按照一定的時間迴圈, 連成一個大的迴圈通道。 瞭解人體經絡一日之中循行運轉規律, 能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 以經絡為據, 從導引做起, 智慧養生, 時尚樂活

知識小科普:

2017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讓時間醫學倍受矚目, 歸根結底其實就在告訴大家一件很簡單的事: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

雖然時間醫學的概念是現代醫學根據時間的規律提出來的, 但是我國早在春秋戰國就有了一套類似現代時間醫學的相關理論, 認識到人體生理和病理有晝夜節律、七日節律、四季節律以及年節律,

不僅可以用來診斷、治療、疾病的預防、身體的保健和養生, 有時也用來預測病人的死亡。 我國古老的中醫智慧, 其具體作用原理、機制等正被現代科學逐漸認清……

寅時(3點至5點)—手太陰肺經旺。

寅時睡得熟, 面紅精氣足。

“肺朝百脈。 ”肝在丑時把血液推陳出新之後, 將新鮮血液提供給肺, 通過肺送往全身。 所以, 人在清晨面色紅潤, 精力充沛。 寅時, 有肺病者反映最為強烈, 如劇咳或哮喘而醒。

寅時養肺經法

三點到五點, 寅時肺值班。 天子續地醜, 人生於寅後。 肺居宰相位, 運氣主皮毛。 莫起床太早, 最好在睡覺。 如果醒過來, 五點又入睡。 如是兩年久, 可能有肺癌。 當歸補血湯, 補氣更盛強。 銀耳洋參棗, 煎茶加冰糖。 生津又潤喉, 降火益健康。

寅時養生要保持熟睡

寅時是指淩晨3點到淩晨5點, 是一天中肺經最旺的時候。 在時辰養生中, 寅時是肺值班。 這時大地陰陽開始發生轉化, 由陰轉陽, 這時人們需要保持熟睡。 寅時睡得好的人, 第二天清晨就會顯得面色紅潤, 精神也充沛。 寅時經脈氣血循行流注至肺經, 肺有病的人經常會在此時醒來, 這是氣血不足的表現。

卯時(5點到7點)—手陽明大腸經旺。

卯時大腸蠕, 排毒渣滓出。

“肺與大腸相表裡。 ”肺將充足的新鮮血液佈滿全身, 緊接著促進大腸進入興奮狀態, 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營養、排出渣滓的過程。 清晨起床後最好排大便。

卯時養大腸經法

五點到七點, 卯時睡不貪。 趕快起床來, 喝杯溫白開。 大腸經值班, 最好蹲大便。 便秘腹瀉痘, 合穀穴多揉。 垃圾排出體, 養顏無秘密。

卯時養生腸道要通順

卯時是指淩晨5點到早上7點, 此時大腸經最旺。 卯時是大腸值班, 大腸主津, 意指大腸吸收水分, 參與調節體內水液代謝的功能, 此時要養成排便的習慣。 起床後宜先喝杯溫開水,

要小口慢飲, 然後去衛生間把一天積攢下來的廢物排出體外。 晨起一杯溫水, 可稀釋血液, 有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辰時(7點到9點)—足陽明胃經旺。

辰時吃早餐, 營養身體安。

人在此時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 吸收也最好。 早餐可安排溫和養胃的食品如稀粥、麥片、包點等。 過於燥熱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現嘴唇乾裂、唇瘡等問題。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種疾病。

辰時養胃經法

七點到九點,辰時宜早餐。當值是胃經,三餐中最重。切莫不吃飯,空腹泌胃酸。多吃不會胖,更要有營養。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亡。

辰時養生早餐要按時吃

辰時是指早上7點到9點,此時胃經最旺,是“瓜分”食物的最佳時刻。人以胃氣為本,胃是人體能量的發源地,是集體對事物進行消化吸收的重要臟器。辰時養胃就要按時吃早餐,飯後1個小時循按胃經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啟動人體的“發電系統”,以調節人體的胃腸功能。

《素問·五臟別論篇》指出:“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胃主受納,腐熟水穀。胃的受納、腐熟水穀功能必須與脾的運化功能相配合,缺少了脾胃的正常運轉,飲食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則不能正常進行,人體的生長發育、新陳代謝也就沒有了物質來源。所以,養胃是很重要的。

巳時(9點至11點)—足太陰脾經旺。

巳時脾經旺,造血身體狀。

“脾主運化,脾統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總調度,又是人體血液的統領。“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品質好,所以嘴唇是紅潤的。唇白標誌血氣不足,唇暗、唇紫標誌寒入脾經。

巳時養脾經法

九到十一點,巳時脾經歡。脾胃後天本,五味之倉廩。最好能鍛煉,強肌肉豐滿。若是上班族,十腳趾摳土。他人看不見,精神自飽滿。佛子若方便,不妨大禮拜。既能積功德,又能得康健。

巳時養生不可食辛辣食物

巳時是指一天中的早上9點到中午11點,此時脾經最旺。《脾胃論》中指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可見脾胃不分家,養好脾的同時也要養好胃。巳時是脾經值班,不食用燥熱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傷胃敗脾。在五行中,脾屬土,土位居中央,四方兼顧,土能生化萬物。脾與胃,一陰一陽,互為表裡,脾與胃共同參與飲食的消化吸收。肝、心、脾、肺、腎對應木、火、土、金、水,五臟對五行,很容易出現相生相剋的疾病傳變現象。所以《慎齋遺書》有言:“脾胃一傷,四髒皆無生氣。因此脾胃健運,臟腑才能和順協調,元氣才能充沛。所以,在調理機體時尤其注意調理脾胃氣機。”

午時(11點至13點)—手少陰心經旺。

午時一小憩,安神養精氣。

“心主神明,開竅於舌,其華在面。”心氣推動血液運行,養神、養氣、養筋。人在午時能睡片段,對於養心大有好處,能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

午時養心經法

十一十三點,午時在其間。陽極衰陰生,值班是心經。借天地生機,當小睡休息。心臟功能弱,不妨揉原穴。心經是神門,心包為內關。心臟屬於火,供全身能熱。心臟是皇帝,養心數第一。

午時養生午後宜小睡

午時是指一天中的中午11至下午1點,此時心經最旺。午時是心經當令的時間,此時不宜做劇烈運動,午時一陰生,動養陽,靜養陰,所以此時宜靜養,可以靜臥閉目養神或小睡一會兒,但午睡不宜超過1個小時,否則易引起失眠。此外,午餐時也不要吃得太多,凡事過猶不及。

未時(13點到15點)—手太陽小腸經旺。

未時分清濁,飲水能降火。

小腸分清濁,把水液歸於膀胱,糟粕送入大腸,精華上輸於脾。小腸經在未時對人一天的營養進行調整。如小腸有熱,人會乾咳、排屁。此時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腸排素降火。

未時養小腸經法

十三十五點,小腸經值班。肺氣降心火,轉入小腸所。好人常行善,陽氣身充滿。古道熱心腸,恰是最健康。人老腿先老,寒從足底起。下肢暖融融,全身不怕冷。動亦生陽氣,不妨甩手臂。小腸氣血通,火熱保年青。

未時養生小腸要保養

未時是指一天中的下午1點到下午3點,此時小腸經最旺。未時是小腸經當令,是保養小腸的最佳時段。午餐最好在未時的13:00之前吃完,這樣才能在小腸精力最旺盛的時候把營養物質都吸收進入人體。否則,就會造成浪費。午飯一定要吃好,飲食的營養價值要高、要精、要豐富。

申時(15點至17點)—足太陽膀胱經旺。

申時津液足,養陰身體舒。

膀胱貯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體外,津液迴圈在體內。若膀胱有熱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遺尿。申時人體溫較熱,陰虛的人最為突出。此時適當的活動有助於體內津液迴圈,喝滋陰瀉火的茶水對陰虛的人最有效。

申時養膀胱經法

十五十七點,膀胱經值班。後背督脈旁,兩側是膀胱。人身最長經,穴位最集中。人體陽氣庫,好比高速路。背部要多敲,委中穴壯腰。記憶力最好,背誦記得牢。仰臥抱曲腿,前後多搖晃。如是搖籃功,方便又輕鬆。四肢百骸通,怎能不健康?

申時養生小便不要憋

申時是從一天中的下午3點到下午5點,此時膀胱經最旺。申時是膀胱經當令,宜適時飲水。一定不要憋小便,否則會發生“尿瀦留”。膀胱與腎相表裡,主一身水氣之通調,水分不足或過剩都會致病,包括小孩子尿床、大人尿頻、尿急,甚至發炎、致癌等。又因“腎主骨,肝主筋,腎水滋養肝木”,水少則木枯,水虧則筋病。我們平時看到的那些筋骨經常酸痛,坐骨神經、頭項腰背疼痛,冬季特別容易感冒傷風的人,也與膀胱經有關。

酉時(17點至19點)—足少陰腎經旺。

酉時腎藏精,納華元氣清。

“腎藏生殖之精和五臟六腑之精。腎為先天之根。”人體經過申時瀉火排毒,腎在酉時進入貯藏精華的階段。此時不適宜太強的運動量,也不適宜大量喝水。

酉時養腎經法

十七十九點,腎經值時酉。此時如立秋,陽氣開始收。腎雖先天本,後天養要勤。雙手扶兩腎,抬腳跟下蹲。如是五六次,然後頓腳跟。健腦又強腎,壯陽提精神。知柏地黃丸,退燒心不煩。艾葉填肚臍,溫腎腳才暖。養腎藏滿精,耳聰又目明。

酉時養生腎主封藏

酉時是一天中的下午五點到晚上7點,此時腎經最旺。腎的生理功能與自然界冬季的陰陽變化相通應,冬季天寒地凍,萬物蟄伏,有利於腎的封藏。因此,養腎要著眼于“藏”。腎經是人體協調陰陽能量的經脈,也是維持體內水液平衡的主要經絡,由於酉時是工作完畢需要稍事休息之時,因此不宜過勞。

戌時(19點至21點)—手厥陰心包經旺。

戌時護心臟,減壓心舒暢。

“心包為心之外膜,附有脈絡,氣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傷。”心包是心的保護組織,又是氣血通道。心包經戌時最興旺,可清除心臟周圍外邪,使心臟處於完好狀態。此時一定要保持心情舒暢:看書聽音樂、或做SPA、跳舞、耍太極……放鬆心情,釋放壓力。

戌時養心包經法

十九二十一,心包經值戌。此經若不好,陰虛和血瘀。心煩又盜汗,更年期提前。甘草大麥湯,加味逍遙丸。生氣耗陽氣,渾身打冷戰。睡覺眼難閉,脾陽有些虛。推推天河水,按按大魚際。加上弱膀胱,長大也尿床。炒雞內金粉,固澀益君身。

戌時養生散步益健康

戌時是指一天中的晚上7點到晚上9點,此時心包經最旺。心臟病,最先表現在心包上,心包經之病叫“心中澹澹大動”,患者感覺心慌。心臟不好的人,最好在戌時循按心包經。此刻還要給自己創造安然入眠的條件:不要進行劇烈運動,以散步最好,否則容易失眠;晚餐不要過於肥膩,否則易生亢熱而致胸中煩悶、噁心。

亥時(21點到23點)-手少陽三焦經旺。

亥時百脈通,養身養嬌容。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諸氣,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時三焦能通百脈。人如果在亥時睡眠,百脈可得到最好的休養生息,對身體對美容十分有益。百歲老人有個共同特點,即在亥時睡覺。現代人如不想此時睡覺,可聽音樂、看書、看電視、練瑜伽,但最好不要超過亥時睡覺。

亥時養三焦經法

二一到二三,亥時正當間。三焦經值班,五臟六腑官。聯通身百脈,行氣做統帥。臨陣需冷靜,樂隊總指揮。諸事擱一旁,最好開始睡。身心全放鬆,宜靜不宜動。

亥時養生安歇睡眠好時機

亥時是指一天中的晚上9點到深夜11點,此時三焦經最旺。亥時三焦經當令,三焦為元氣、水谷、水液運行之所。此時是十二時中最後一個時辰,指當夜的21:00~23:00,亥時又稱“人定”,意為:夜已很深,人們停止活動,此時是安歇睡眠的時候。

子時(23點至1點)—足少陽膽經旺。

子時睡得足,黑眼圈不露。

中醫理論認為;“肝之餘氣,泄於明膽,聚而成精。”人在子時前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膽汁有多清,腦就有多清。”子時前入睡者,晨醒後頭腦清晰、氣色紅潤,沒有黑眼圈。反之,常于子時內不能入睡者,則氣色青白,口苦、容易歎氣、胸痛、眼眶昏黑。所以常有女生說要“睡美容覺”確實是有道理的。同時因膽汁排毒代謝不良更容易生成結晶、結石。而且,膽的作用還會影響一個人的判斷力、記憶力,所以早睡才能常保記憶力與思緒的清澈。

子時養膽經法

二三到一點,子時開一天。當令經為膽,陰陽始轉換。千萬莫熬夜,最好熟睡眠。膽清精神足,脾胃才舒服。且看少白頭,無非膽不足。呼吸小歸根,睡眠大歸根。此辰睡一覺,勝似至寶藥。

子時養生早早入睡

子時是指晚上23點到第二天淩晨1點,是一天中最黑暗的適合,《靈樞·營衛生會》指出:“夜半為陰隴,夜半後而為陰衰。”即是指子時陰氣極盛,過了子時,陰氣轉衰而陽氣始生,此時為陰陽大會水火交泰之際。正所謂“日入陽盡,而陰受氣,夜半而大會,萬民皆臥,命曰合陰”,此時最需要安靜,睡眠的效果也是最好的,所以,最好在子時前就入睡,第二天醒來後頭腦也會變得更加清醒而氣色紅潤。

丑時(1點至3點)—足厥陰肝經旺。

丑時睡得好,臉上不長斑。

中醫理論認為:“肝藏血。”“人臥則血歸於肝。”這是肝最強的時間,我們能做的就是睡眠,給肝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如果丑時不能入睡,肝臟還在輸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維和行動,就無法完成新陳代謝。所以丑時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臉色晦暗長斑。

丑時養肝經法

一點到三點,丑時值此間。當令為肝經,躺臥血歸肝。此時深沉睡,排毒又養顏。肝開竅於目,久視則傷肝。肝腎本同源,養腎即養肝。原穴最管用,太溪和太沖。枸杞杭白菊,泡茶可明目。平時少動怒,肝強盈“血庫”。女以肝為本,更要惜己身。

丑時養生最好臥著

丑時是指淩晨1點到淩晨3點,是肝經最旺的時候。肝五行屬木,所以日常養肝要如同養護樹木一樣,在精神上要保持柔和、舒暢,力戒暴怒和抑鬱,以維持其正常的疏泄功能。

《素問·五臟生成論》:“故人臥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意思是說,人躺下休息時血歸於肝臟,眼睛得到血的滋養就能看到東西,腳得到血的滋養就能行走,手掌得到血的滋養就能把握,手指得到血的滋養就能抓取。所以在肝經最旺的時候,也即是丑時,保持熟睡是對肝最好的關懷。雖然現代人都有熬夜學習、工作等的通病,但經常這樣子做不但消耗營養,傷害肝臟,還破壞人的心情,第二天也沒有精神力做事情。

古本易筋經十二勢導引法第六代傳承人嚴正易(6歲)現場演示

2017年12月8日至10日,上海市中醫文獻館現身2017上海創意產業博覽會,現場打造一個傳統中醫與科技智慧相融合的中醫館。人們在這裡通過“看、觸、聽、聞、品”深入瞭解“智慧養生,時尚樂活”的理念。現場展示了上面的子午流注十二時辰養生和十二經脈導引圖,讓2017諾貝爾醫學獎的時間醫學變得接地氣,人們通過這兩幅圖感受到時間醫學的神奇與日常養生的奧秘。

圖文由古本易筋經十二勢導引法第五代傳承人嚴石卿提供

轉發請掃描下方版權印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出品

商務合作:010 - 64098333

責編:楊海琴

過於燥熱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現嘴唇乾裂、唇瘡等問題。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種疾病。

辰時養胃經法

七點到九點,辰時宜早餐。當值是胃經,三餐中最重。切莫不吃飯,空腹泌胃酸。多吃不會胖,更要有營養。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亡。

辰時養生早餐要按時吃

辰時是指早上7點到9點,此時胃經最旺,是“瓜分”食物的最佳時刻。人以胃氣為本,胃是人體能量的發源地,是集體對事物進行消化吸收的重要臟器。辰時養胃就要按時吃早餐,飯後1個小時循按胃經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啟動人體的“發電系統”,以調節人體的胃腸功能。

《素問·五臟別論篇》指出:“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胃主受納,腐熟水穀。胃的受納、腐熟水穀功能必須與脾的運化功能相配合,缺少了脾胃的正常運轉,飲食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則不能正常進行,人體的生長發育、新陳代謝也就沒有了物質來源。所以,養胃是很重要的。

巳時(9點至11點)—足太陰脾經旺。

巳時脾經旺,造血身體狀。

“脾主運化,脾統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總調度,又是人體血液的統領。“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品質好,所以嘴唇是紅潤的。唇白標誌血氣不足,唇暗、唇紫標誌寒入脾經。

巳時養脾經法

九到十一點,巳時脾經歡。脾胃後天本,五味之倉廩。最好能鍛煉,強肌肉豐滿。若是上班族,十腳趾摳土。他人看不見,精神自飽滿。佛子若方便,不妨大禮拜。既能積功德,又能得康健。

巳時養生不可食辛辣食物

巳時是指一天中的早上9點到中午11點,此時脾經最旺。《脾胃論》中指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可見脾胃不分家,養好脾的同時也要養好胃。巳時是脾經值班,不食用燥熱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傷胃敗脾。在五行中,脾屬土,土位居中央,四方兼顧,土能生化萬物。脾與胃,一陰一陽,互為表裡,脾與胃共同參與飲食的消化吸收。肝、心、脾、肺、腎對應木、火、土、金、水,五臟對五行,很容易出現相生相剋的疾病傳變現象。所以《慎齋遺書》有言:“脾胃一傷,四髒皆無生氣。因此脾胃健運,臟腑才能和順協調,元氣才能充沛。所以,在調理機體時尤其注意調理脾胃氣機。”

午時(11點至13點)—手少陰心經旺。

午時一小憩,安神養精氣。

“心主神明,開竅於舌,其華在面。”心氣推動血液運行,養神、養氣、養筋。人在午時能睡片段,對於養心大有好處,能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

午時養心經法

十一十三點,午時在其間。陽極衰陰生,值班是心經。借天地生機,當小睡休息。心臟功能弱,不妨揉原穴。心經是神門,心包為內關。心臟屬於火,供全身能熱。心臟是皇帝,養心數第一。

午時養生午後宜小睡

午時是指一天中的中午11至下午1點,此時心經最旺。午時是心經當令的時間,此時不宜做劇烈運動,午時一陰生,動養陽,靜養陰,所以此時宜靜養,可以靜臥閉目養神或小睡一會兒,但午睡不宜超過1個小時,否則易引起失眠。此外,午餐時也不要吃得太多,凡事過猶不及。

未時(13點到15點)—手太陽小腸經旺。

未時分清濁,飲水能降火。

小腸分清濁,把水液歸於膀胱,糟粕送入大腸,精華上輸於脾。小腸經在未時對人一天的營養進行調整。如小腸有熱,人會乾咳、排屁。此時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腸排素降火。

未時養小腸經法

十三十五點,小腸經值班。肺氣降心火,轉入小腸所。好人常行善,陽氣身充滿。古道熱心腸,恰是最健康。人老腿先老,寒從足底起。下肢暖融融,全身不怕冷。動亦生陽氣,不妨甩手臂。小腸氣血通,火熱保年青。

未時養生小腸要保養

未時是指一天中的下午1點到下午3點,此時小腸經最旺。未時是小腸經當令,是保養小腸的最佳時段。午餐最好在未時的13:00之前吃完,這樣才能在小腸精力最旺盛的時候把營養物質都吸收進入人體。否則,就會造成浪費。午飯一定要吃好,飲食的營養價值要高、要精、要豐富。

申時(15點至17點)—足太陽膀胱經旺。

申時津液足,養陰身體舒。

膀胱貯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體外,津液迴圈在體內。若膀胱有熱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遺尿。申時人體溫較熱,陰虛的人最為突出。此時適當的活動有助於體內津液迴圈,喝滋陰瀉火的茶水對陰虛的人最有效。

申時養膀胱經法

十五十七點,膀胱經值班。後背督脈旁,兩側是膀胱。人身最長經,穴位最集中。人體陽氣庫,好比高速路。背部要多敲,委中穴壯腰。記憶力最好,背誦記得牢。仰臥抱曲腿,前後多搖晃。如是搖籃功,方便又輕鬆。四肢百骸通,怎能不健康?

申時養生小便不要憋

申時是從一天中的下午3點到下午5點,此時膀胱經最旺。申時是膀胱經當令,宜適時飲水。一定不要憋小便,否則會發生“尿瀦留”。膀胱與腎相表裡,主一身水氣之通調,水分不足或過剩都會致病,包括小孩子尿床、大人尿頻、尿急,甚至發炎、致癌等。又因“腎主骨,肝主筋,腎水滋養肝木”,水少則木枯,水虧則筋病。我們平時看到的那些筋骨經常酸痛,坐骨神經、頭項腰背疼痛,冬季特別容易感冒傷風的人,也與膀胱經有關。

酉時(17點至19點)—足少陰腎經旺。

酉時腎藏精,納華元氣清。

“腎藏生殖之精和五臟六腑之精。腎為先天之根。”人體經過申時瀉火排毒,腎在酉時進入貯藏精華的階段。此時不適宜太強的運動量,也不適宜大量喝水。

酉時養腎經法

十七十九點,腎經值時酉。此時如立秋,陽氣開始收。腎雖先天本,後天養要勤。雙手扶兩腎,抬腳跟下蹲。如是五六次,然後頓腳跟。健腦又強腎,壯陽提精神。知柏地黃丸,退燒心不煩。艾葉填肚臍,溫腎腳才暖。養腎藏滿精,耳聰又目明。

酉時養生腎主封藏

酉時是一天中的下午五點到晚上7點,此時腎經最旺。腎的生理功能與自然界冬季的陰陽變化相通應,冬季天寒地凍,萬物蟄伏,有利於腎的封藏。因此,養腎要著眼于“藏”。腎經是人體協調陰陽能量的經脈,也是維持體內水液平衡的主要經絡,由於酉時是工作完畢需要稍事休息之時,因此不宜過勞。

戌時(19點至21點)—手厥陰心包經旺。

戌時護心臟,減壓心舒暢。

“心包為心之外膜,附有脈絡,氣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傷。”心包是心的保護組織,又是氣血通道。心包經戌時最興旺,可清除心臟周圍外邪,使心臟處於完好狀態。此時一定要保持心情舒暢:看書聽音樂、或做SPA、跳舞、耍太極……放鬆心情,釋放壓力。

戌時養心包經法

十九二十一,心包經值戌。此經若不好,陰虛和血瘀。心煩又盜汗,更年期提前。甘草大麥湯,加味逍遙丸。生氣耗陽氣,渾身打冷戰。睡覺眼難閉,脾陽有些虛。推推天河水,按按大魚際。加上弱膀胱,長大也尿床。炒雞內金粉,固澀益君身。

戌時養生散步益健康

戌時是指一天中的晚上7點到晚上9點,此時心包經最旺。心臟病,最先表現在心包上,心包經之病叫“心中澹澹大動”,患者感覺心慌。心臟不好的人,最好在戌時循按心包經。此刻還要給自己創造安然入眠的條件:不要進行劇烈運動,以散步最好,否則容易失眠;晚餐不要過於肥膩,否則易生亢熱而致胸中煩悶、噁心。

亥時(21點到23點)-手少陽三焦經旺。

亥時百脈通,養身養嬌容。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諸氣,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時三焦能通百脈。人如果在亥時睡眠,百脈可得到最好的休養生息,對身體對美容十分有益。百歲老人有個共同特點,即在亥時睡覺。現代人如不想此時睡覺,可聽音樂、看書、看電視、練瑜伽,但最好不要超過亥時睡覺。

亥時養三焦經法

二一到二三,亥時正當間。三焦經值班,五臟六腑官。聯通身百脈,行氣做統帥。臨陣需冷靜,樂隊總指揮。諸事擱一旁,最好開始睡。身心全放鬆,宜靜不宜動。

亥時養生安歇睡眠好時機

亥時是指一天中的晚上9點到深夜11點,此時三焦經最旺。亥時三焦經當令,三焦為元氣、水谷、水液運行之所。此時是十二時中最後一個時辰,指當夜的21:00~23:00,亥時又稱“人定”,意為:夜已很深,人們停止活動,此時是安歇睡眠的時候。

子時(23點至1點)—足少陽膽經旺。

子時睡得足,黑眼圈不露。

中醫理論認為;“肝之餘氣,泄於明膽,聚而成精。”人在子時前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膽汁有多清,腦就有多清。”子時前入睡者,晨醒後頭腦清晰、氣色紅潤,沒有黑眼圈。反之,常于子時內不能入睡者,則氣色青白,口苦、容易歎氣、胸痛、眼眶昏黑。所以常有女生說要“睡美容覺”確實是有道理的。同時因膽汁排毒代謝不良更容易生成結晶、結石。而且,膽的作用還會影響一個人的判斷力、記憶力,所以早睡才能常保記憶力與思緒的清澈。

子時養膽經法

二三到一點,子時開一天。當令經為膽,陰陽始轉換。千萬莫熬夜,最好熟睡眠。膽清精神足,脾胃才舒服。且看少白頭,無非膽不足。呼吸小歸根,睡眠大歸根。此辰睡一覺,勝似至寶藥。

子時養生早早入睡

子時是指晚上23點到第二天淩晨1點,是一天中最黑暗的適合,《靈樞·營衛生會》指出:“夜半為陰隴,夜半後而為陰衰。”即是指子時陰氣極盛,過了子時,陰氣轉衰而陽氣始生,此時為陰陽大會水火交泰之際。正所謂“日入陽盡,而陰受氣,夜半而大會,萬民皆臥,命曰合陰”,此時最需要安靜,睡眠的效果也是最好的,所以,最好在子時前就入睡,第二天醒來後頭腦也會變得更加清醒而氣色紅潤。

丑時(1點至3點)—足厥陰肝經旺。

丑時睡得好,臉上不長斑。

中醫理論認為:“肝藏血。”“人臥則血歸於肝。”這是肝最強的時間,我們能做的就是睡眠,給肝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如果丑時不能入睡,肝臟還在輸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維和行動,就無法完成新陳代謝。所以丑時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臉色晦暗長斑。

丑時養肝經法

一點到三點,丑時值此間。當令為肝經,躺臥血歸肝。此時深沉睡,排毒又養顏。肝開竅於目,久視則傷肝。肝腎本同源,養腎即養肝。原穴最管用,太溪和太沖。枸杞杭白菊,泡茶可明目。平時少動怒,肝強盈“血庫”。女以肝為本,更要惜己身。

丑時養生最好臥著

丑時是指淩晨1點到淩晨3點,是肝經最旺的時候。肝五行屬木,所以日常養肝要如同養護樹木一樣,在精神上要保持柔和、舒暢,力戒暴怒和抑鬱,以維持其正常的疏泄功能。

《素問·五臟生成論》:“故人臥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意思是說,人躺下休息時血歸於肝臟,眼睛得到血的滋養就能看到東西,腳得到血的滋養就能行走,手掌得到血的滋養就能把握,手指得到血的滋養就能抓取。所以在肝經最旺的時候,也即是丑時,保持熟睡是對肝最好的關懷。雖然現代人都有熬夜學習、工作等的通病,但經常這樣子做不但消耗營養,傷害肝臟,還破壞人的心情,第二天也沒有精神力做事情。

古本易筋經十二勢導引法第六代傳承人嚴正易(6歲)現場演示

2017年12月8日至10日,上海市中醫文獻館現身2017上海創意產業博覽會,現場打造一個傳統中醫與科技智慧相融合的中醫館。人們在這裡通過“看、觸、聽、聞、品”深入瞭解“智慧養生,時尚樂活”的理念。現場展示了上面的子午流注十二時辰養生和十二經脈導引圖,讓2017諾貝爾醫學獎的時間醫學變得接地氣,人們通過這兩幅圖感受到時間醫學的神奇與日常養生的奧秘。

圖文由古本易筋經十二勢導引法第五代傳承人嚴石卿提供

轉發請掃描下方版權印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出品

商務合作:010 - 64098333

責編:楊海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