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互聯網養蛙

作者:粥甜甜 / 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1780篇原創首發文章

週一上班後, 我問辦公室的同事, 週末誰在互聯網養蛙?詫異的是,

幾個糙漢子紛紛應答, 並開始詳細討論各自的呱兒子去了哪裡旅行怎麼還不回家, 語氣儼然像一個慈愛的老母親。 另一位精緻的豬豬男孩在蠱惑下, 也去應用市場下載了養蛙軟體。

這是繼《戀與製作人》之後, 又一款在社交媒體上爆火的手遊, 大家都在朋友圈曬養蛙經歷。

| 感謝朋友圈裡好看的小姐姐們貢獻素材

這只在朋友圈刷屏的小青蛙, 來自遊戲《旅かえる》, 中文翻譯過來是《旅行青蛙》。 遊戲名是雙關語: かえる 既是蛙的讀音(kaeru), 也是帰る(歸來)的讀音。 實際上在遊戲的過程中, 玩家會不斷掛念旅途中的呱兒子, 期待他回來。

截圖中妹子回復的“放置類遊戲”, 根據字面意思解讀, 意為只需要把遊戲放在那裡, 它自己就會根據一系列運算規則, 自動運行並得到出其不意的遊戲結果。 《旅かえる》便是一款典型的放置類遊戲。

最早在朋友圈裡看到朋友安利這款遊戲時, 我還在沉迷於和《戀與製作人》的四個男人談戀愛, 不僅得在遊戲裡上班掙錢, 還要不斷氪金(特指在網路遊戲中的充值行為), 抽SR牌, 升級羈絆, 才能順利地和四個老公談戀愛。

《旅かえる》的流通貨幣是三葉草。

遊戲場景的設定中, 你們家院子裡正好種著一片三葉草田, 這些三葉草可以作為貨幣, 在商店為你的呱崽子買旅行的東西, 比如便當盒和旅行道具, 這片田也有幾率出產四葉草, 可以成為瓜兒子的護身符。

根本無需氪金, 你每天只需要採摘幾片三葉草, 就能讓呱崽過上幸福生活。

再來看下遊戲玩法:你的身份是青蛙媽媽, 你的崽是一隻很喜歡旅行的小青蛙, 你需要幫它準備好旅行用品, 然後等著呱崽踏上未知的旅途。

你的呱崽會去各種不同的地方旅行, 旅行過程中, 他寄東西給你, 或是明信片, 或是紀念品, 還有三葉草。 他出去的時間不定, 回來的時間不定。 可能你隔了半個小時, 收了幾回三葉草, 他還是沒回來。 這時你或許會感覺心裡空落落的, 有點想他。 也呼應了遊戲名, 期待它歸來的意思。

旅途期間,房子是空蕩蕩的,你可以收割三葉草,接待偶爾來訪的小夥伴(用呱崽寄回來的食物去給他的小夥伴吃,他們吃飽飽後會給你特別的禮物),你也需要為他準備好行囊,放進吃的,等他回來後,如果你沒有打開遊戲,他就可以自己進行下一次旅行。

這個遊戲就需要用佛系的心態來玩,安靜地做一位留守呱媽,靜靜等呱崽給我們帶回東西,這是你作為呱媽的日常。

看似簡單的小遊戲,為什麼會在朋友圈爆火?我來解答下吃瓜群眾的困惑。

第一,隨緣機制——符合現代人的佛系娛樂的需求。佛系心態是什麼?看淡結果,隨波逐流,一切隨緣。放置類遊戲,是一種非常佛系的遊戲形態。

最常見的競技類遊戲,需要玩家不斷付出時間來打怪練級,得到經驗、金幣或裝備,讓角色變得更強,繼續打怪練級;但玩放置類遊戲時,不用複雜的操作,不用苦思對策或者熬夜刷圖,遊戲就會根據使用者輸入的內容自動運行,完全沒有難度。

從遊戲流程上,放置類遊戲放棄了需要玩家打怪升級的實操部分,只需要付出一些時間成本(離線的時間也算在內)就能自動獲得遊戲結果,充分保留用戶爽點,又不會長期佔有玩家的注意力。

另外,作為放置類遊戲,最吸引人的地方莫過於“隨機”。

《旅かえる》的隨機之處在於:不管呱崽是看書還是寫字,削木頭還是吃飯,都只能由呱崽自己決定,你永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出門旅行,去哪裡旅行,或什麼時候回來。

佛系養蛙,全靠隨緣。

正是這種對角色的“不可掌控”和“不可預知”的隨機劇情,使玩家形成期待感,這種期待會促使玩家在工作或閒暇之餘,打開遊戲應用“看看我的崽在幹嘛”。

總結來說,就是不用投入太多時間成本,讓遊戲角色隨緣發展,就能獲得令你滿意的結果。

我們沉迷放置類遊戲帶來的樂趣,本質上,不就是沉迷這種不勞而獲的體驗嘛!

馬王爺可以說是非常有想像力了。

第二,角色認同——喚起玩家情緒共振,比膚淺的角色扮演更真實。

拆解下玩家在不同場景下的情緒:

我家呱崽咋還不出去,擔憂。

我家呱崽終於出去了,撒花。

我家呱崽咋還不回來,牽掛。

我家呱崽寄信回來了,驚喜。

我家呱崽終於回來了,激動。

我家呱崽在床上看書,真乖。

我家呱崽在桌上吃飯,好萌。

我家呱崽在家削木頭,可愛。

將眾多複雜情緒帶入到遊戲角色中,能形成真正突破次元的羈絆。所有玩家都在玩《旅かえる》,早已自覺認同了自己是“呱媽”的角色。

第三,魔性傳播——亦步亦趨的從眾心理。回想一下早期QQ空間偷菜遊戲風靡一時,人人都在偷菜,我的高中老師在不改作業時,也會悄悄打開電腦偷菜,幾乎成為一種潮流,有種我不偷菜都不好意思說我是線民的感覺。

從傳播學角度來看,玩家通過在社交媒體上即時同步遊戲體驗,大家互相交流交流當呱媽的心得,分享和傾訴的需求得以被滿足,順便以成本低廉的方式獲得了群體公共話題的參與感。

《旅かえる》在極短的時間內沖至App Store中國區免費榜的第一名,而且它並不是開發商HitPoint首度走紅的產品,他們此前的代表作《貓咪後院》已經廣受歡迎,同樣是放置類養成的玩法,治癒休閒的風格。在“養”系的遊戲中他們一直在深耕。

一個刷屏的熱點背後都是某個側面社會心理的反映,你不知道最近哪個側面會引起了大眾的共鳴,這種共鳴會持續多久,既然是佛系,那就且行且珍惜。

作者90後,喜馬拉雅FM《甜粥撩大牌》主播。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旅途期間,房子是空蕩蕩的,你可以收割三葉草,接待偶爾來訪的小夥伴(用呱崽寄回來的食物去給他的小夥伴吃,他們吃飽飽後會給你特別的禮物),你也需要為他準備好行囊,放進吃的,等他回來後,如果你沒有打開遊戲,他就可以自己進行下一次旅行。

這個遊戲就需要用佛系的心態來玩,安靜地做一位留守呱媽,靜靜等呱崽給我們帶回東西,這是你作為呱媽的日常。

看似簡單的小遊戲,為什麼會在朋友圈爆火?我來解答下吃瓜群眾的困惑。

第一,隨緣機制——符合現代人的佛系娛樂的需求。佛系心態是什麼?看淡結果,隨波逐流,一切隨緣。放置類遊戲,是一種非常佛系的遊戲形態。

最常見的競技類遊戲,需要玩家不斷付出時間來打怪練級,得到經驗、金幣或裝備,讓角色變得更強,繼續打怪練級;但玩放置類遊戲時,不用複雜的操作,不用苦思對策或者熬夜刷圖,遊戲就會根據使用者輸入的內容自動運行,完全沒有難度。

從遊戲流程上,放置類遊戲放棄了需要玩家打怪升級的實操部分,只需要付出一些時間成本(離線的時間也算在內)就能自動獲得遊戲結果,充分保留用戶爽點,又不會長期佔有玩家的注意力。

另外,作為放置類遊戲,最吸引人的地方莫過於“隨機”。

《旅かえる》的隨機之處在於:不管呱崽是看書還是寫字,削木頭還是吃飯,都只能由呱崽自己決定,你永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出門旅行,去哪裡旅行,或什麼時候回來。

佛系養蛙,全靠隨緣。

正是這種對角色的“不可掌控”和“不可預知”的隨機劇情,使玩家形成期待感,這種期待會促使玩家在工作或閒暇之餘,打開遊戲應用“看看我的崽在幹嘛”。

總結來說,就是不用投入太多時間成本,讓遊戲角色隨緣發展,就能獲得令你滿意的結果。

我們沉迷放置類遊戲帶來的樂趣,本質上,不就是沉迷這種不勞而獲的體驗嘛!

馬王爺可以說是非常有想像力了。

第二,角色認同——喚起玩家情緒共振,比膚淺的角色扮演更真實。

拆解下玩家在不同場景下的情緒:

我家呱崽咋還不出去,擔憂。

我家呱崽終於出去了,撒花。

我家呱崽咋還不回來,牽掛。

我家呱崽寄信回來了,驚喜。

我家呱崽終於回來了,激動。

我家呱崽在床上看書,真乖。

我家呱崽在桌上吃飯,好萌。

我家呱崽在家削木頭,可愛。

將眾多複雜情緒帶入到遊戲角色中,能形成真正突破次元的羈絆。所有玩家都在玩《旅かえる》,早已自覺認同了自己是“呱媽”的角色。

第三,魔性傳播——亦步亦趨的從眾心理。回想一下早期QQ空間偷菜遊戲風靡一時,人人都在偷菜,我的高中老師在不改作業時,也會悄悄打開電腦偷菜,幾乎成為一種潮流,有種我不偷菜都不好意思說我是線民的感覺。

從傳播學角度來看,玩家通過在社交媒體上即時同步遊戲體驗,大家互相交流交流當呱媽的心得,分享和傾訴的需求得以被滿足,順便以成本低廉的方式獲得了群體公共話題的參與感。

《旅かえる》在極短的時間內沖至App Store中國區免費榜的第一名,而且它並不是開發商HitPoint首度走紅的產品,他們此前的代表作《貓咪後院》已經廣受歡迎,同樣是放置類養成的玩法,治癒休閒的風格。在“養”系的遊戲中他們一直在深耕。

一個刷屏的熱點背後都是某個側面社會心理的反映,你不知道最近哪個側面會引起了大眾的共鳴,這種共鳴會持續多久,既然是佛系,那就且行且珍惜。

作者90後,喜馬拉雅FM《甜粥撩大牌》主播。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