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廣州機場加入"6000萬俱樂部",成都昆明深圳誰是下一個?

目前, 在全球20座旅客年輸送量超過6000萬人次的機場中, 來自亞洲的機場已占到的9席。 2017年, 又有五座來自亞洲的機場旅客年輸送量突破6000萬人次 ——曼谷素萬那普、德里英迪拉甘地、廣州白雲、首爾仁川和新加坡樟宜。

在2016年, 全球14座旅客年輸送量超過6000萬人次的機場中, 亞洲僅占4個, 約占29%。 而根據預測, 2018年, 旅客年輸送量超過6000萬人次的機場中亞洲機場占比將提高至50%, 到2020年, 這一數字將超過60%。

亞洲快速增長的份額表明亞洲在全球交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沒有基礎設施的限制的亞洲大型機場(每年旅客輸送量超3000萬),

擁有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 導致更多機場源源不斷地創造5000萬和6000萬旅客年輸送量的里程碑。

全球客運量前20的機場, 45%在亞洲

2016年, 在全球旅客年輸送量超過6000萬人次的機場榜單中, 亞洲、北美各占4座、歐洲5座、中東1座。 其中, 亞洲的四個機場都來自北亞——北京首都、東京羽田、香港赤臘角和上海浦東。

而去年, 亞洲又有5座機場進入這一榜單, 來自亞洲以外的區域僅新增一座(美國丹佛機場)。

2017年, 廣州白雲和首爾仁川的旅客年輸送量突破6000萬人次, 將北亞地區的數位提升到了6個。 來自東南亞的機場——新加坡樟宜和曼谷素萬那普, 以及南亞的德里英迪拉甘地機場也首次加入了“6000萬俱樂部”。

目前“6000萬俱樂部”現在有20座機場, 其中亞洲9座、北美5座、歐洲5座、中東1座。

亞洲佔據了世界上45%超過6000萬旅客年輸送量的機場, 而2016年這一數字僅為29%。

德里英迪拉甘地機場和廣州白雲機場在2017年11月下旬突破6000萬人次輸送量。 新加坡樟宜機場於12月18日突破, 首爾仁川機場則於12月21日突破。

曼谷素萬那普機場也在年末迎接了它2017年的第6000萬乘客, 成為第二個加入“6000萬俱樂部”的東南亞機場。 據預測, 2017年, 素萬那普機場旅客輸送量約為6100萬人次, 樟宜機場則為6200萬至6300萬人次。

另外兩座來自東南亞的機場——吉隆玻國際機場和雅加達蘇加諾-哈達國際機場, 在2017年輸送量已接近6000萬人次, 有望在2018年突破。

亞洲以外僅有一座機場加入“6000萬俱樂部”

在亞洲以外的地區, 丹佛國際機場旅客年輸送量也於12月23日首次突破6000萬。

因此, 北美“6000萬俱樂部”的機場數量從四座增加到五座, 與歐洲持平。 不過2018年第一周的資料顯示, 丹佛旅客輸送量並沒有進入全球前20。

同樣沒有進入前20的還有阿姆斯特丹史基輔機場, 史基浦機場年輸送量在2016年就已突破6000萬人次。 其他18座旅客年輸送量超過6000萬人次的機場, 則全部進入2018年第一周輸送量前20。

雅加達和吉隆玻進入了這一榜單, 其原因可能是季節性客流。 如此前所說, 這兩個機場在2017年已經很靠近“6000萬俱樂部”。

吉隆玻國際機場2017年輸送量約為5800萬至5900萬人次。 雅加達蘇加諾哈達機場則為約5900萬人次。 但是這個數字並不絕對準確, 因為它們的報告通常有三個月的延遲(大多數其他機場的報告在十一月份就有了, 使得對全年資料的估計更準確)。 在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中, 雅加達機場旅客輸送量為5930萬人次。

2017年, 阿姆斯特丹的旅客輸送量為6900萬人次, 較2016年的6360萬人次有所上升。 2017年, 丹佛機場的旅客人數達到6100萬至6200萬, 高於2016年的5830萬人次。

亞洲機場在“6000萬俱樂部”占比將更大

來自亞洲的機場在“6000萬俱樂部”的占比已經從2016年的29%增加到2017年的45%。

2018年這一數字將達到50%, 而到了2020年, 更有望突破60%。

正如前文所分析, 吉隆玻國際機場和雅加達蘇加諾哈達機場到2018年的旅客輸送量將達到6000萬人次。 此外, 孟買、臺北、成都、昆明和深圳五個城市的機場在2020年可能加入“6000萬俱樂部”。

這五個城市的機場在2016年旅客輸送量均超過4000萬人次, 2017年成都基本達到5000萬人次, 而另外四個機場可能會在2018年達到5000萬人次。

亞洲十大機場增速放緩, 二線機場開始爆發

亞洲十大機場的增長速度已經普遍低於該地區排名11到20的機場。 其中的原因包括十大機場的基礎設施緊張, 也反映了二線城市機場的需求不斷增長。

例如成都機場的旅客年輸送量從2010年到2016年增長了78%, 德里機場達到96%,昆明機場和胡志明機場更是翻了一番多。

根據2016年統計資料,亞洲十大機場六年的增長率介於24%至73%之間。亞洲十大之間,吉隆玻國際機場和首爾仁川機場是2010年至2016年期間唯二的增長率超過50%的亞洲機場。東京羽田和雅加達蘇加諾哈達增長最慢,分別為24%和25%。

雅加達蘇加諾哈達已經不再是亞洲十大機場之一。

在2014年時,雅加達蘇加諾哈達還是亞洲第四,僅次於北京首都、東京羽田、香港赤鱲角。 雅加達機場在排名中的迅速下降,顯示出投資機場基礎設施的重要性。

總的來說,亞洲的客流量正在迅速上升,亞洲將繼續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地區。但是,新增的旅客流量將不會均勻分配,擁有足夠基礎設施的大中型機場最能在發展中受益。

因此,亞洲更多的機場將突破5千萬甚至6千萬人次的輸送量,但是一些超大樞紐的增長速度,將出現低於亞洲平均增長速度的情況。

德里機場達到96%,昆明機場和胡志明機場更是翻了一番多。

根據2016年統計資料,亞洲十大機場六年的增長率介於24%至73%之間。亞洲十大之間,吉隆玻國際機場和首爾仁川機場是2010年至2016年期間唯二的增長率超過50%的亞洲機場。東京羽田和雅加達蘇加諾哈達增長最慢,分別為24%和25%。

雅加達蘇加諾哈達已經不再是亞洲十大機場之一。

在2014年時,雅加達蘇加諾哈達還是亞洲第四,僅次於北京首都、東京羽田、香港赤鱲角。 雅加達機場在排名中的迅速下降,顯示出投資機場基礎設施的重要性。

總的來說,亞洲的客流量正在迅速上升,亞洲將繼續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地區。但是,新增的旅客流量將不會均勻分配,擁有足夠基礎設施的大中型機場最能在發展中受益。

因此,亞洲更多的機場將突破5千萬甚至6千萬人次的輸送量,但是一些超大樞紐的增長速度,將出現低於亞洲平均增長速度的情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