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家長是孩子健康的“守門員” 年長個不足五釐米早就醫

12月20日, 小鄭夫妻帶著兒子鄭明(化名)到福能兒童健康管理中心體檢。 鄭明今年16歲, 上高一了。 李淑閩主任在為其做生長發育評估中發現,

鄭明身高只有158cm, 比同年齡、同性別孩子正常身高標準矮了13.6cm。 李淑閩主任為鄭明做了進一步檢查發現, 他的骨骺線已閉合, 已錯過了干預的機會。

知道結果後, 鄭明當場流下淚來, 紅著眼朝父母吼道“你們一天到晚就知道掙錢, 跟你們提了幾次說我個子比其他人矮, 你們還說後面會長, 現在怎麼辦?”鄭明父母面面相覷, 說不出話來。

據李淑閩主任介紹, 雖然現在物質很豐富, 營養充足, 但仍然有很多孩子身高仍未達到正常標準。 不少家長認為, 孩子長個是遲早的事, 不需要擔憂, 而有些家長則盲目給孩子吃增高藥劑、營養品, 結果造成性早熟、肥胖, 反而影響身高增長。 這些認識誤區耽誤了孩子長個這件大事。

李淑閩

主任醫師, 副教授。

福能健康管理中心兒科首席專家, 曾任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兒科科主任、門診部主任, 澳門鏡湖醫院客座醫師。 現任福建省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委員, 亞太兒童內分泌遺傳學會學員。

擅長兒童身材矮小、生長遲緩、消瘦、乳房早現、性早熟、甲狀腺病、糖尿病、兒童肥胖症伴高胰島素血症及代謝綜合征的診治。

對兒童保健、正常生長發育及青少年青春期健康指導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瞭解正常身高增長規律

李淑閩主任指出, 人的最終身高取決於遺傳、營養、內分泌、疾病等因素對生長速度的調節。

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 有兩個生長高峰期:第一個出現在出生後到1周歲時, 身高增長約25 cm。 1~2歲間身高增長約12 cm。 2~3歲間身高增長7~10 cm左右。 4周歲至青春期前的學齡兒童, 長生速度漸緩, 每年身高約增長5~7 cm, 家長最好定期給孩子量身高, 畫個“生長曲線圖”, 如果一年長個不足5釐米, 要及時就醫。 進入青春期出現第二個生長高峰期, 男孩每年身高增長7~12 cm, 女孩每年增長6~11cm, 約持續兩三年。 家長可對照生長規律, 或者與同齡、同性別孩子做比較, 若發現明顯低於同齡孩子平均水準, 應及時諮詢專家。

監測生長速度, 及時發現問題

七個小矮人和白雪公主幸福生活的畫面僅能在童話故事裡呈現。 現實生活中, 孩子身材矮小是一種“病”, 帶來的問題非常多, 一定得早期干預和治療。 李淑閩主任指出, 孩子身高不足, 最佳治療時間是3~10歲, 家長應定期帶孩子體檢, 養成動態監測生長發育進程的習慣, 每3個月定時、定點、使用相同工具給孩子測量身高。 一旦發現生長速度過慢或過快都需要查找原因。 如果排除營養、慢性病、內分泌、遺傳代謝性疾病等因素,出現青春期前身高猛增、第二性征發育等現象,一定要諮詢專業醫生,儘早進行干預。

良好生活方式有助長高

2017年出版的《中國兒童身高管理現狀調研報告》顯示,超過五成的中國兒童難以達到遺傳身高,近八成兒童的未來身高達不到父母的預期。李淑閩主任指出,如今,孩子因吃不飽引起營養不良的情況已經非常罕見,孩子矮小多數是由於膳食結構不合理、進食習慣不健康、垃圾食品攝入過多所致。家長是孩子健康的“守門員”,要保證營養均衡,適量食用含優質蛋白、鈣豐富的食物,有助長個。科學運動可增強機體新陳代謝,加速血液迴圈,促進生長激素分泌,加快骨組織生長,建議針對不同年齡段兒童選擇合適的運動,如跳繩、打籃球、游泳等伸展性運動更有利於長個。另外,家長要幫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不要過晚入睡,不要開燈睡覺。定期體檢,讓孩子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父母的關愛是增高的一劑“良藥”。

如果排除營養、慢性病、內分泌、遺傳代謝性疾病等因素,出現青春期前身高猛增、第二性征發育等現象,一定要諮詢專業醫生,儘早進行干預。

良好生活方式有助長高

2017年出版的《中國兒童身高管理現狀調研報告》顯示,超過五成的中國兒童難以達到遺傳身高,近八成兒童的未來身高達不到父母的預期。李淑閩主任指出,如今,孩子因吃不飽引起營養不良的情況已經非常罕見,孩子矮小多數是由於膳食結構不合理、進食習慣不健康、垃圾食品攝入過多所致。家長是孩子健康的“守門員”,要保證營養均衡,適量食用含優質蛋白、鈣豐富的食物,有助長個。科學運動可增強機體新陳代謝,加速血液迴圈,促進生長激素分泌,加快骨組織生長,建議針對不同年齡段兒童選擇合適的運動,如跳繩、打籃球、游泳等伸展性運動更有利於長個。另外,家長要幫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不要過晚入睡,不要開燈睡覺。定期體檢,讓孩子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父母的關愛是增高的一劑“良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