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黃瓜結瓜期這些細節要注意!

專為果蔬種植基地、農業合作社、觀光園種植、農場主、農資經銷商等打造的專業農業技術綜合服務平臺。

冬春茬黃瓜是溫室生產中最主要的一茬, 抓好該茬黃瓜管理, 特別是結瓜期管理, 是獲得日光溫室全年高產值、高效益的關鍵一茬, 所以初瓜期的管理是非常關鍵的。

一是加強溫度、光照調控

黃瓜進入初瓜期後, 植株製造的營養不僅要供應莖葉和根系生長, 還要供應果實生長。 因此, 此期內要想方設法增加黃瓜的光合效率。 資料表明, 在黃瓜生長適宜溫度範圍內, 隨著溫度升高、光照增加, 黃瓜光合速率就會增加。 所以, 此期內要加強溫度和光照的調控。 一般來說, 棚內白天溫度要控制在25-32℃, 夜間要控制在15℃左右, 保證溫差在10℃以上。 另外, 要通過勤擦拭棚膜等措施改善棚內的光照條件。

二是及時補充肥水

一般來說, 菜農存在一種誤區, 認為在黃瓜生長前期, 不用肥料, 這種做法是非常不科學的, 因為這一時期正是促根、促花芽, 控秧旺長的關鍵時期, 促根培育壯棵非常重要。 一些有經驗的菜農都會淋施或灌施800倍液嘉美紅利, 調土活土, 養根促根, 為以後高產打下基礎。 進入初果期後, 建議菜農要及時補充肥水,

不僅保證黃瓜莖蔓生長, 還能促進瓜條生長。 菜農可每隔10天左右澆一次水, 隨水沖施全水溶套餐肥料嘉美海力寶、海洋之星或內鉀德。

三是及時調整黃瓜長勢

進入初果期後, 要及時進行植株調整, 提高植株長勢。 黃瓜進入初果期, 植株下部葉片葉腋處會萌發一些雄花和畸形瓜,

小編發現有些菜農對此置之不理, 建議菜農朋友要及時將其摘除, 一是可以減少營養消耗, 還能防止濕度過大時由此感染病害。 另外, 對於黃瓜莖蔓上的須, 也要及時拿掉, 以免給落蔓增加難度。

四是及早採摘根瓜

根瓜應根據市場價格, 及早採收為宜, 以防瓜墜秧。 一般以瓜長10cm左右, 掌握在早晨採收, 最好在澆水後進行, 以利於增重和提高商品瓜的鮮嫩程度。 對於畸形的根瓜要及早疏去。

五是常見問題解答

1、花打頂症

花打頂即瓜打頂,瓜蔓生長點內縮,葉色黑綠,幼瓜上揚,高出生長點,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同時受到障礙。這類蔓是一次性施肥過多(尤其是氮肥)或噴農藥量過大造成。

(1)合理調控棚內溫度,防止溫度過低或過高。適宜的正常的溫度是:前半夜15℃,淩晨10℃以上,白天棚內溫度降到20℃及時放簾保溫。重施有機肥,提高地溫,以促進根系發育。

(2)合理運用肥水。施肥要施用高鉀、高鈣套餐肥嘉美金利、海洋之星、內鉀德,採用少量、多次、施勻的原則,適時適量澆水。

(3)及時補救,如果由於連陰天使晝夜溫差小,特別是夜溫低,要及時提高溫度這是防止發生花打頂的重要措施。調整黃瓜棚夜溫為10℃-15℃。已經發生了花打頂,應及時摘掉成熟的瓜,去除多餘的雌花。噴6000倍液芸苔素,或1%紅糖水和尿素1000倍液,平衡營養與生殖生長,將剛開花的雌花調到距生長點40-50釐米的正常位置。

2、瓜皮發黃症

黃瓜處於結果旺盛期,葉蔓大,生長快,產量高,但往往瓜皮發黃,降低了商品價值。瓜皮發黃是缺氮和缺鐵所致,應採取的措施:一是畝施硫酸亞鐵5公斤和5公斤尿素;二是葉面噴施多元素葉面營養,如嘉美金點,可使瓜皮由黃變綠。三是少量多次沖施套餐肥(如嘉美金利、嘉美內鉀德等)。

3、缺瓜症

秧蔓從上至下葉片黑綠厚大,直徑達20釐米,莖粗超過1.2釐米,且瓜數很少,隔節一瓜或幾節一瓜,產量大減。此症狀是由於施氮素化肥過多,磷鉀微肥不足造成的。應採取的措施:一是在20天內不施或少施硝銨、碳銨、尿素等氮素化肥,並結合追肥立即施用嘉美海洋之星,首次畝施12公斤,隔4-5日再施8-10公斤,10天后就會果實累累。

4、化瓜症

化瓜即瓜繁而不長,幼苗變黃發軟,腐爛或自落。

化瓜原因:一是有機基肥施入量少,氮肥不足,秧蔓營養不良;二是葉片感病,尤其是灰黴病,光合作用弱化;三是室內溫度過高,光合作用失調;四是根瓜及下部採摘不及時,營養不能重新分配;五是光照不足。總之,都是因營養供求失衡所致。對此症要重施氮素化肥,並使用有機活化營養套餐水溶肥及時補充黃瓜生長期所需的必須元素(如嘉美海力寶、嘉美核動力)。葉小蔓細的施核動力可速使葉闊蔓壯;葉大而簿且發黃的施嘉美紅利可速使葉色濃綠。防病要早,及時噴藥;早揭晚蓋草苫棚膜,謹防高溫高濕傷秧;白天室溫控制在24-28℃,不超過30℃,晚上控制在14-18℃;根瓜長不大要早摘,成瓜花開始萎蔫時即摘,可以減少化瓜。

5、真菌病害

日光溫室黃瓜早期因低溫寡照易感疫病(水漬狀斑塊和爛頭),中期高溫高濕易感灰黴病(葉背有灰黑色黴色毛和爛瓜)和白粉病(白色菌毛),後期高溫高濕易感霜黴病(葉面米黃色斑點),都是真菌性病害。綜合防治措施是:在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份噴灰黴淨、腐黴利或三唑酮,棚內環境以比較乾燥為宜。3月份以後每7天噴灑1次三唑酮、乙錳等藥劑防治白粉病和霜黴病,6-7月份霜黴病發生嚴重時可用1:1:240的波爾多液或普力克、杜邦克露等葉面噴灑。

本文由國泰嘉美技術團隊編輯整理

轉載請務必按以下格式注明

參考資料:

《黃瓜初瓜期的管理技術很關鍵》江蘇農業資訊網

《溫室冬春茬黃瓜結瓜期的管理技術》河北省定州市農業局 王虎

《日光溫室黃瓜結瓜期異常防治》食品夥伴網

本期編輯:顧豐、周海明

1、花打頂症

花打頂即瓜打頂,瓜蔓生長點內縮,葉色黑綠,幼瓜上揚,高出生長點,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同時受到障礙。這類蔓是一次性施肥過多(尤其是氮肥)或噴農藥量過大造成。

(1)合理調控棚內溫度,防止溫度過低或過高。適宜的正常的溫度是:前半夜15℃,淩晨10℃以上,白天棚內溫度降到20℃及時放簾保溫。重施有機肥,提高地溫,以促進根系發育。

(2)合理運用肥水。施肥要施用高鉀、高鈣套餐肥嘉美金利、海洋之星、內鉀德,採用少量、多次、施勻的原則,適時適量澆水。

(3)及時補救,如果由於連陰天使晝夜溫差小,特別是夜溫低,要及時提高溫度這是防止發生花打頂的重要措施。調整黃瓜棚夜溫為10℃-15℃。已經發生了花打頂,應及時摘掉成熟的瓜,去除多餘的雌花。噴6000倍液芸苔素,或1%紅糖水和尿素1000倍液,平衡營養與生殖生長,將剛開花的雌花調到距生長點40-50釐米的正常位置。

2、瓜皮發黃症

黃瓜處於結果旺盛期,葉蔓大,生長快,產量高,但往往瓜皮發黃,降低了商品價值。瓜皮發黃是缺氮和缺鐵所致,應採取的措施:一是畝施硫酸亞鐵5公斤和5公斤尿素;二是葉面噴施多元素葉面營養,如嘉美金點,可使瓜皮由黃變綠。三是少量多次沖施套餐肥(如嘉美金利、嘉美內鉀德等)。

3、缺瓜症

秧蔓從上至下葉片黑綠厚大,直徑達20釐米,莖粗超過1.2釐米,且瓜數很少,隔節一瓜或幾節一瓜,產量大減。此症狀是由於施氮素化肥過多,磷鉀微肥不足造成的。應採取的措施:一是在20天內不施或少施硝銨、碳銨、尿素等氮素化肥,並結合追肥立即施用嘉美海洋之星,首次畝施12公斤,隔4-5日再施8-10公斤,10天后就會果實累累。

4、化瓜症

化瓜即瓜繁而不長,幼苗變黃發軟,腐爛或自落。

化瓜原因:一是有機基肥施入量少,氮肥不足,秧蔓營養不良;二是葉片感病,尤其是灰黴病,光合作用弱化;三是室內溫度過高,光合作用失調;四是根瓜及下部採摘不及時,營養不能重新分配;五是光照不足。總之,都是因營養供求失衡所致。對此症要重施氮素化肥,並使用有機活化營養套餐水溶肥及時補充黃瓜生長期所需的必須元素(如嘉美海力寶、嘉美核動力)。葉小蔓細的施核動力可速使葉闊蔓壯;葉大而簿且發黃的施嘉美紅利可速使葉色濃綠。防病要早,及時噴藥;早揭晚蓋草苫棚膜,謹防高溫高濕傷秧;白天室溫控制在24-28℃,不超過30℃,晚上控制在14-18℃;根瓜長不大要早摘,成瓜花開始萎蔫時即摘,可以減少化瓜。

5、真菌病害

日光溫室黃瓜早期因低溫寡照易感疫病(水漬狀斑塊和爛頭),中期高溫高濕易感灰黴病(葉背有灰黑色黴色毛和爛瓜)和白粉病(白色菌毛),後期高溫高濕易感霜黴病(葉面米黃色斑點),都是真菌性病害。綜合防治措施是:在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份噴灰黴淨、腐黴利或三唑酮,棚內環境以比較乾燥為宜。3月份以後每7天噴灑1次三唑酮、乙錳等藥劑防治白粉病和霜黴病,6-7月份霜黴病發生嚴重時可用1:1:240的波爾多液或普力克、杜邦克露等葉面噴灑。

本文由國泰嘉美技術團隊編輯整理

轉載請務必按以下格式注明

參考資料:

《黃瓜初瓜期的管理技術很關鍵》江蘇農業資訊網

《溫室冬春茬黃瓜結瓜期的管理技術》河北省定州市農業局 王虎

《日光溫室黃瓜結瓜期異常防治》食品夥伴網

本期編輯:顧豐、周海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