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微信小程式被指涉黃 “拼房”平臺成“一☆禁☆夜☆禁☆情”平臺

北京時間綜合

>>小程式涉黃

“拼房”小程式引爭議, “異性拼床”被指涉黃

通過微信, 打開“同住酒店拼房”小程式後, 系統介面彈出對話方塊,

要求獲取用戶的地理位置, 點擊授權後, “同住”小程式可獲取使用者的微信昵稱、頭像等資訊。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 “同住酒店拼房”小程式首頁廣告, 存在“和TA一起睡, 重返20歲”等曖昧表述, “設置拼房物件”一欄, 可以自主選擇“同性”或者“異性”。

整個“同住酒店拼房”介面由三個板塊組成, 包括“拼房”、“發佈”和“我的”。 其中, “拼房”板塊呈現“同住推薦”和“待拼列表”, 用戶發佈拼房需求後, 可在這一介面看到拼房資訊, 而系統也將在這一板塊, 推薦拼房對象。

>>亂象叢生

“實名認證”資訊使用者自行填寫

昨日, 新京報記者通過“同住酒店拼房”小程式, 發佈一條拼房需求。 填寫完時間、價格等相關資訊後, 在“設置拼房物件”一欄, 選擇同性或異性“都可以”, 並可選擇接受拼房者的年齡。 系統下方提示稱, “僅限雙床, 同性請AA”, 此外, 系統還建議“異性拼房男士適當降低價格, 提高競爭力”。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 使用者在發佈需求時, 僅需選擇拼房日期、地區和價格範圍等, 而在分享已有床位時, 則僅需填寫日期、酒店名稱和價格,

不需提交其他認證資訊。

發佈“拼房需求”後, 拼房資訊會在系統中呈現, 如其他人有參與意願, 則可以通過系統點擊“心儀”鍵, 隨後, 發佈者可收到系統提示。 如果發佈者同樣有意願, 可再次點擊“心儀”, 雙方即“配對成功”。

新京報記者看到, 兩名達成一致的拼房者, 如果想要進一步溝通, 則需要通過“同住酒店拼房”的微信公號, 進行進一步認證後, 才能開始聊天。 而所謂“實名認證”過程, 則是由用戶自行填寫姓名、手機號以及身份證號等資訊, 並以芝麻信用積分作為保障。

平臺一名客服稱, “芝麻信用”是除身份資訊之外, 對於拼房者的主要認證管道。 不過, 有金融界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 芝麻信用更多是記錄個人消費習慣,

並不具備身份認證的功能。

新京報記者看到, 完成這一實名認證過程後, “心儀”雙方即可聊天, 如果達成一致, 則可挑選酒店, 或者直接拼房, 點擊聊天介面中的“確認拼房”, 雙方即拼房成功。 拼房者如何互相確認身份?“同住酒店拼房”一名客服人員稱, “到店時核對身份資訊就可以”。 也就是說, 對於拼房者的身份資訊核對工作, 需要使用者自行完成。

有拼房者提出非分要求

新京報記者以女性身份, 註冊“同住酒店拼房”, 並發佈拼房資訊。 發佈當天中午開始, 陸續收到“被心儀”提醒。 此外, 越到晚間, 加“心儀”者越多, 且全部為異性。 其中, 多人直接通過系統, 發起聊天。

什麼人在使用“同住”進行拼房?記者看到, 發來“心儀”資訊者中, 旅行、出差等具有住宿需求的並不多, 絕大多數為在京工作者, 而“拼房”原因, 則包括獵奇等。

一名男性拼房者稱, 自己在北京工作, 是第一次參與拼房, “純粹是好奇想試試”。 其表示, 願意訂下一間五星級酒店, 並承擔全部房費。

新京報記者發現, 一些拼房者的目的則並不單純, 甚至直接提出非分要求。其中,一名定位在朝陽區,通過系統認證的男性拼房者,在聊天開始後就直接提出,“直接說吧,不閒聊了”,稱自己具備“暖床技能”,“有經驗”。當被問及什麼是“暖床”,其曖昧地表示“你懂的”。

聊天過程中,有男性提出自己在北京有房,“可以去住處”。此外,儘管系統提示拼房雙方不能通過微信、電話等私下聯繫,但仍有人提出索要聯繫方式的要求。

>>對話創始人

我們不是‘共用約炮’,也不是‘一夜情’平臺

“這是借拼房之名行開房之實吧……”

“這比陌陌更直接,因為房都開好了。”

“不會拼房,陌生的人,把你腎挖走了、錢偷走了、手機拿了,你都不會知道!”

自“同住酒店拼房”上線後,網上出現了諸多爭議。1月14日,“同住酒店拼房”創始人吳旭陽向法治週末記者介紹了“同住酒店拼房”的創辦理念。

“我們不是‘共用約炮’,也不是‘一夜情’平臺,雖然我們樂於大家給平臺這樣有行銷屬性的稱呼,但是我們認真在做的僅僅是床位共用,希望今後獨自出行的年輕人都能夠通過我們平臺節省費用,並且結識到三觀一致的朋友。”吳旭陽談道。

吳旭陽此前曾在旅遊業從業10年,他介紹道,酒店業在中國存在了30多年,幾乎所有的房間都是雙人配置的標間,從來沒有酒店犧牲標準化,去考慮單人出行用戶的性價比和社交需求。

“我們見過太多因為交易會而房源緊張,太多窮游愛好者因為費用問題而選擇青年旅舍……所以我們就在想,能否把青旅的模式搬到線上、搬到酒店,讓獨自出行的用戶去酒店共用房間,因此,我們嘗試做了同住拼房。”吳旭陽說。

針對公眾的安全性質疑,吳旭陽介紹,“同住酒店拼房”接入了實名認證以及芝麻信用授權,加入了芝麻信用的“信用+聯盟”計畫一樣改變住宿業的模式。”吳旭陽說,“後期還將上線主題活動拼房,包括演唱會、馬拉松、漫展等大型活動的內部拼房;也會開發床位拍賣的模式,行業大咖、投資VC等,都可以在我們平臺把床位進行拍賣,換來一種深入社交的機會;等使用者量到一定規模後,我們也考慮引入風投,進一步品牌化和規模化,真正顛覆整個傳統酒店行業。”

不過,李廣指出,因為同住拼房的經營者並不是酒店,而酒店一般均會禁止擅自留宿他人,在客房容留他人住宿也涉嫌違反治安管理規定,所以,實現合法的同住拼房,除拼住者協商一致外,還需要征得酒店的同意;即便拼住雙方都按照酒店規定登記入住,也不代表酒店認可和同意了平臺利用該酒店進行同住拼房經營。

1月22日,記者通過“同住酒店拼房”成功預定到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的一家快捷酒店,記者聯繫到該酒店前臺進行諮詢,工作人員稱並不知情“同住酒店拼房”,後臺顯示是“仲介預定”。對於拼房的態度,該工作人員只是表示入住者都要登記身份證,“住幾位登記幾位”。

一位經營快捷連鎖酒店的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成年人在辦理入住時,出示身份證進行登記即可,其他涉及個人隱私的問題,酒店不便進行干涉。不過,該人士坦言,這種模式確實可能會引發較多的糾紛。

有業內人士指出,許多酒店對於單人入住和雙人入住的收費並不完全一樣,如果客人採取單人入住,實際上卻“出售”床位給第三人,這樣的做法是不符合住客與酒店的合同約定的,尤其是一些高星級的國際連鎖酒店,這在合同法範疇上屬於違約行為。

李廣認為,同住酒店拼房,其利用的是酒店的客房,也會侵害酒店的管理規則,更會引發一些與公序良俗不符的道德問題,這些都需要共用經濟主體進行反思,也需要相應法律規制的跟進。

滕立章認為,法律永遠滯後於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對於新生的事物,法律的監管完善都需要一個過程;對於這種類似“異性共用住宿”等明顯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做法,法律所能做的就是厲行禁止和查處。

(北京時間綜合新京報、法制晚報、中國青年報等報導)

甚至直接提出非分要求。其中,一名定位在朝陽區,通過系統認證的男性拼房者,在聊天開始後就直接提出,“直接說吧,不閒聊了”,稱自己具備“暖床技能”,“有經驗”。當被問及什麼是“暖床”,其曖昧地表示“你懂的”。

聊天過程中,有男性提出自己在北京有房,“可以去住處”。此外,儘管系統提示拼房雙方不能通過微信、電話等私下聯繫,但仍有人提出索要聯繫方式的要求。

>>對話創始人

我們不是‘共用約炮’,也不是‘一夜情’平臺

“這是借拼房之名行開房之實吧……”

“這比陌陌更直接,因為房都開好了。”

“不會拼房,陌生的人,把你腎挖走了、錢偷走了、手機拿了,你都不會知道!”

自“同住酒店拼房”上線後,網上出現了諸多爭議。1月14日,“同住酒店拼房”創始人吳旭陽向法治週末記者介紹了“同住酒店拼房”的創辦理念。

“我們不是‘共用約炮’,也不是‘一夜情’平臺,雖然我們樂於大家給平臺這樣有行銷屬性的稱呼,但是我們認真在做的僅僅是床位共用,希望今後獨自出行的年輕人都能夠通過我們平臺節省費用,並且結識到三觀一致的朋友。”吳旭陽談道。

吳旭陽此前曾在旅遊業從業10年,他介紹道,酒店業在中國存在了30多年,幾乎所有的房間都是雙人配置的標間,從來沒有酒店犧牲標準化,去考慮單人出行用戶的性價比和社交需求。

“我們見過太多因為交易會而房源緊張,太多窮游愛好者因為費用問題而選擇青年旅舍……所以我們就在想,能否把青旅的模式搬到線上、搬到酒店,讓獨自出行的用戶去酒店共用房間,因此,我們嘗試做了同住拼房。”吳旭陽說。

針對公眾的安全性質疑,吳旭陽介紹,“同住酒店拼房”接入了實名認證以及芝麻信用授權,加入了芝麻信用的“信用+聯盟”計畫一樣改變住宿業的模式。”吳旭陽說,“後期還將上線主題活動拼房,包括演唱會、馬拉松、漫展等大型活動的內部拼房;也會開發床位拍賣的模式,行業大咖、投資VC等,都可以在我們平臺把床位進行拍賣,換來一種深入社交的機會;等使用者量到一定規模後,我們也考慮引入風投,進一步品牌化和規模化,真正顛覆整個傳統酒店行業。”

不過,李廣指出,因為同住拼房的經營者並不是酒店,而酒店一般均會禁止擅自留宿他人,在客房容留他人住宿也涉嫌違反治安管理規定,所以,實現合法的同住拼房,除拼住者協商一致外,還需要征得酒店的同意;即便拼住雙方都按照酒店規定登記入住,也不代表酒店認可和同意了平臺利用該酒店進行同住拼房經營。

1月22日,記者通過“同住酒店拼房”成功預定到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的一家快捷酒店,記者聯繫到該酒店前臺進行諮詢,工作人員稱並不知情“同住酒店拼房”,後臺顯示是“仲介預定”。對於拼房的態度,該工作人員只是表示入住者都要登記身份證,“住幾位登記幾位”。

一位經營快捷連鎖酒店的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成年人在辦理入住時,出示身份證進行登記即可,其他涉及個人隱私的問題,酒店不便進行干涉。不過,該人士坦言,這種模式確實可能會引發較多的糾紛。

有業內人士指出,許多酒店對於單人入住和雙人入住的收費並不完全一樣,如果客人採取單人入住,實際上卻“出售”床位給第三人,這樣的做法是不符合住客與酒店的合同約定的,尤其是一些高星級的國際連鎖酒店,這在合同法範疇上屬於違約行為。

李廣認為,同住酒店拼房,其利用的是酒店的客房,也會侵害酒店的管理規則,更會引發一些與公序良俗不符的道德問題,這些都需要共用經濟主體進行反思,也需要相應法律規制的跟進。

滕立章認為,法律永遠滯後於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對於新生的事物,法律的監管完善都需要一個過程;對於這種類似“異性共用住宿”等明顯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做法,法律所能做的就是厲行禁止和查處。

(北京時間綜合新京報、法制晚報、中國青年報等報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