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挽回?聽說過無為而治嗎?

“挽回”這個詞, 隨著情感行業越來越流行, 變成了非常熱門的關鍵字。 從搜索上來講, “挽回”這個搜索關鍵字的價格也非常可觀。 與此對應的, 當然是很多挽回機構採取推出挽回產品時候, 價格也相對較高的原因。

當然了, 單就挽回本身來說, 這個行為也確實會讓很多人痛心疾首。 可惜的是, 在執行這個行為的時候, 大多都是病急亂投醫, 或者說, 壓根沒有考慮清楚挽回這件事, 就開始亂搞一通。

圖片源自網路

昔之善戰者, 先為不可勝, 以待敵之可勝。 不可勝在己, 可勝在敵。 故善戰者, 能為不可勝, 不能是敵之可勝。 故曰:勝可知, 而不可為。

這一段出自《孫子兵法》, “形篇”。

為什麼突然引用這一段呢?我們先把這一段進行一個簡單的翻譯。

曾經那些善於作戰的人, 會先規劃自己, 讓自己成為不可戰勝的, 然後等待可以戰勝敵人的時機。 不可戰勝, 是因為自己的問題,

而可以戰勝是在於敵人有紕漏, 在於對方有沒有給你可勝之機。 所以說, 善於作戰的人, 能夠做到的是自己不被敵人戰勝, 但是做不到敵人一定會被自己戰勝。 所以說啊, 勝利是可以預見的, 但如果條件不具備, 就不可以強行為之了。

挽回這個行為的發生, 本就在於目標物件已經心灰意冷, 基本確定要離開的時候, 才會讓當事人垂死病中驚坐起。 然而, 在這種狀況之下, 目標物件已經決定不回頭, 無異于打仗之時, 敵方已經嚴陣以待, 你想要採取強攻的方式去挽回, 無異於癡人說夢。

挽回和追求, 甚至是現在的撩, 都是差不多的一個形式, 並不是因為自己是有多厲害的套路, 而是因為對方給你機會, 你的套路才會有所實現。

現在很多人, 常常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 不論你們究竟有多厲害, 對方不吃你這一套, 那就不存在任何下文。

圖片源自網路

對方已經心死, 我們要做的, 並不是立馬開始挽回, 而是要給對方時間, 先將負面情緒消除, 與此同時, 做自我反思, 總結整理。

挽回, 就像是作戰, 成功與否, 不在於開戰, 而在於備戰。 備戰的過程中, 需要做的事情, 也就是佈局。 對方沒有欲望, 在我們準備完善的時候, 想辦法激起對方的欲望;對方心意已決, 在我們準備完善的時候, 想辦法讓對方心意鬆動。

不過, 不論對方是否有欲望, 是否心意鬆動, 前提都是自己已經可以和對方平等相處, 平等對待, 而且自己已經相對完善, 至少對方曾經離開你的根本原因, 你已經基本規避了。

然而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對自我認識足夠清晰的基礎上。

是的, 又是自我認知。

因為對自我認知不夠清晰, 所以才會被分手, 也是對自我認知不夠清晰, 才會缺乏安全感, 從而產生焦慮。 很多情感問題的源頭, 都是自我認知不夠清晰。

回過頭來, 我們繼續看待挽回這件事情。 如果自我認知足夠清晰, 也就意味著知道什麼時候該等, 什麼時候該變, 什麼時候該動。 從而, 挽回焦慮發生的概率就大大降低, 心態好了, 行為自然跟得上, 所謂知行合一, 也就是這個道理。

圖片源自網路

常聽很多人因為三觀不合而分手,把分開的理由都甩鍋給意見不合,指望對方會妥協和遷就。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感情的道路上,總是會在同樣的問題上栽跟頭,惡性循環,但他們自己卻不知道原因。

分手的原因有很多,排除對方和自己的問題,感情總歸是兩個人的事情,要想經營好一段感情,既不能毫無條件的妥協,也不能完全依賴對方。單憑自己一個人努力,也是不夠的,比如兩人的底線完全衝突,這樣的關係,想要順理進行下去,也確實很困難。

當然,還有不少人因為自己的認知不足,以為自己努力了,其實在這段關係中,時刻處於索取和享樂的階段。如果不對自己進行足夠的反思,以後的路,真的很遠。

我是黎陽,祝你幸福。

常聽很多人因為三觀不合而分手,把分開的理由都甩鍋給意見不合,指望對方會妥協和遷就。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感情的道路上,總是會在同樣的問題上栽跟頭,惡性循環,但他們自己卻不知道原因。

分手的原因有很多,排除對方和自己的問題,感情總歸是兩個人的事情,要想經營好一段感情,既不能毫無條件的妥協,也不能完全依賴對方。單憑自己一個人努力,也是不夠的,比如兩人的底線完全衝突,這樣的關係,想要順理進行下去,也確實很困難。

當然,還有不少人因為自己的認知不足,以為自己努力了,其實在這段關係中,時刻處於索取和享樂的階段。如果不對自己進行足夠的反思,以後的路,真的很遠。

我是黎陽,祝你幸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