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讓窄肩變寬肩,推舉要改善哪5個訓練細節?

“你有想過身材看上去更好嗎?”不知道有沒有真正問過自己這樣的問題。 毫無疑問, 只要把肩練得更寬, 就可以離這個目標走進一大步。

不說肩部訓練有多複雜, 單純杠鈴推舉已經可以幫助你有效把肩練寬。 訓練的時候, 千萬不要被重量控制, 但還需要注意哪些細節呢?

一切從握距開始

其實你會留意到, 大多數人推舉的時候喜歡握得很寬。 寬握可以減少運動距離/位移(對於喜歡舉重的人來說,

位移縮短, 他們可以更好地舉到更重的杠鈴), 但是握太寬, 你會找不到整個身體的“力量支柱”。 簡單來說, 就是你找不到從你併攏的雙腳, 沿直線到軀幹, 一直指向天花板成一條直線的這個位置, 作為支撐完成動作。

握距太寬的時候,

手肘就不能穩定在胸腔兩側, 背闊肌無法支撐負重, 來幫助你完成動作, 明顯地限制了你的力量輸出。

這不是一件難事, 找到適合你的握距其實非常簡單:用略寬於肩的握距抓住杠鈴, 與此同時, 保證前臂和手肘緊貼你的前鋸肌。

然後, 當你推舉杠鈴時,

手肘位置在整個運動的過程中盡可能保持緊繃。 當然, 這個方式下, 杠鈴會有更長的位移, 但你的肩部會找到一個更好的角度, 將產生更多的力的傳遞讓杠鈴向上移動。

身體保持緊張才能完成動作

有個方法可以啟動你的腹部, 就是想辦法穩住位於頭上的一個重物。

然而, 如果你想完成一個完美的推舉, 不要等到把負重完全推上去才啟動你的腹肌。 當你三角肌發力去推舉起杠鈴的時候, 你就應該發動全身的主要肌肉群, 包括雙腳、小腿、股四頭、(尤其是)臀肌、腹肌和背闊肌。 這種方法可以提高你的推舉能力。

現在, 有意識地把雙腳站穩, 並啟動上面提到的肌肉群。 在任何情況下, 身體保持一定程度的緊張感, 有助於完成更大重量的推舉。

頭微微向後,而不是抬高下巴

在完成杠鈴推舉的時候,或者在做一些推舉的變式時,你自然而然地向上望,提高自己的鼻子,以免杠鈴打到自己的下巴。

雖然這是一種人很自然的反應,但使用這種技巧,你很容易會松掉杠鈴,而且杠鈴會不在最佳運動方向的平面上運動,也就是雙腳的正上方。

解決這個問題就不是把頭仰高看天花板,而是把整個頭向後縮,就好像你在擠雙下巴一樣。這個時候,杠鈴應該在你的臉前上下移動。

這樣可以保證杠鈴是在處於中間且平衡的位置,和在最大化完成訓練的運動軌跡上運動。

讓股四頭肌主導

近年來研究發現,臀部肌肉是下半身肌肉中,作為力量輸出和功能一個非常重要的肌肉。絕大多數訓練者都意識到後鏈的重要性。然而,當我們討論到推舉的時候,你其實更需要關注到股四頭肌的力量輸出。

如果使用臀部肌肉去驅動整個動作,讓髖關節向後收,那麼杠鈴的軌跡就會向斜上運動,偏離了身體的“力量支柱”。然而,如果你將重心前移少少,把軀幹挺直,杠鈴會在雙腳的正上方運動,並一直處於發力的最佳位置。

克服弱點

當你掌握了推舉的技巧後,增強三角肌前束和肱三頭肌的力量並不是讓你更快進步的方法。拮抗肌,協同肌和身體支撐能力太弱,才是推舉拖後腿的元兇。

確保肩水準外展是訓練中一個重要環節,這個訓練有助於增強你的三角肌後束。啞鈴反向飛鳥外旋是訓練後束一個不錯的動作。同時,單側平板支撐可以增強你的腹外斜肌。通過大量熱身運動,來保證肩袖肌群的健康。

把技巧放在一起

既然你已經知道如何更好地訓練推舉,這裡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將上面提到的技巧加入到你的訓練中並達到增肌的目的。

在增肌階段,我覺得每次訓練集中訓練1-2個肌肉群。每週訓練4天:一天練下半身肌肉,例如是深蹲及變式;一天練胸、背;一天練下半身,例如硬拉及變式;最後一天是手臂和肩。

以下是肩部/手臂日的計畫,雖然動作的選擇是相對不變的,但是次數、組數和組間休息最好每週都要有所改變。

另外,3周時,肩部訓練很容易適應訓練,所以要把一些更有效的訓練技巧加進去。

A1. 推舉

A2. 牧師凳彎舉

B1. 雙杠臂屈伸

B2. 龍門架繩索側平舉

C1. 啞鈴錘式彎舉

C2. EZ杆下斜臂屈伸

C3. 啞鈴反向飛鳥

組數 次數 組間休息

第一周 4 8-10 60秒

第二周 5 6-8 75秒

第三周 3 10-12 60秒

第四周 2 15 45秒

一個新的開始

你都準備好了嗎?五個也許從來沒想過的技巧可以增強你的推舉能力。在現有的訓練計畫中,加入更多的提升和輔助動作來建立強壯的上半身肌肉。寬肩就是這樣練出來的。

喜歡健身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們,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amuscle,轉載文章請注明來源出處微信公眾號amuscle

頭微微向後,而不是抬高下巴

在完成杠鈴推舉的時候,或者在做一些推舉的變式時,你自然而然地向上望,提高自己的鼻子,以免杠鈴打到自己的下巴。

雖然這是一種人很自然的反應,但使用這種技巧,你很容易會松掉杠鈴,而且杠鈴會不在最佳運動方向的平面上運動,也就是雙腳的正上方。

解決這個問題就不是把頭仰高看天花板,而是把整個頭向後縮,就好像你在擠雙下巴一樣。這個時候,杠鈴應該在你的臉前上下移動。

這樣可以保證杠鈴是在處於中間且平衡的位置,和在最大化完成訓練的運動軌跡上運動。

讓股四頭肌主導

近年來研究發現,臀部肌肉是下半身肌肉中,作為力量輸出和功能一個非常重要的肌肉。絕大多數訓練者都意識到後鏈的重要性。然而,當我們討論到推舉的時候,你其實更需要關注到股四頭肌的力量輸出。

如果使用臀部肌肉去驅動整個動作,讓髖關節向後收,那麼杠鈴的軌跡就會向斜上運動,偏離了身體的“力量支柱”。然而,如果你將重心前移少少,把軀幹挺直,杠鈴會在雙腳的正上方運動,並一直處於發力的最佳位置。

克服弱點

當你掌握了推舉的技巧後,增強三角肌前束和肱三頭肌的力量並不是讓你更快進步的方法。拮抗肌,協同肌和身體支撐能力太弱,才是推舉拖後腿的元兇。

確保肩水準外展是訓練中一個重要環節,這個訓練有助於增強你的三角肌後束。啞鈴反向飛鳥外旋是訓練後束一個不錯的動作。同時,單側平板支撐可以增強你的腹外斜肌。通過大量熱身運動,來保證肩袖肌群的健康。

把技巧放在一起

既然你已經知道如何更好地訓練推舉,這裡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將上面提到的技巧加入到你的訓練中並達到增肌的目的。

在增肌階段,我覺得每次訓練集中訓練1-2個肌肉群。每週訓練4天:一天練下半身肌肉,例如是深蹲及變式;一天練胸、背;一天練下半身,例如硬拉及變式;最後一天是手臂和肩。

以下是肩部/手臂日的計畫,雖然動作的選擇是相對不變的,但是次數、組數和組間休息最好每週都要有所改變。

另外,3周時,肩部訓練很容易適應訓練,所以要把一些更有效的訓練技巧加進去。

A1. 推舉

A2. 牧師凳彎舉

B1. 雙杠臂屈伸

B2. 龍門架繩索側平舉

C1. 啞鈴錘式彎舉

C2. EZ杆下斜臂屈伸

C3. 啞鈴反向飛鳥

組數 次數 組間休息

第一周 4 8-10 60秒

第二周 5 6-8 75秒

第三周 3 10-12 60秒

第四周 2 15 45秒

一個新的開始

你都準備好了嗎?五個也許從來沒想過的技巧可以增強你的推舉能力。在現有的訓練計畫中,加入更多的提升和輔助動作來建立強壯的上半身肌肉。寬肩就是這樣練出來的。

喜歡健身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們,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amuscle,轉載文章請注明來源出處微信公眾號amuscle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