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用行動為“環保志願者”作注解

上周的一個下午, 記者在東柵街道新南社區一樓一間能容納數十人的會議室裡, 見到了身穿黃色“春明環保”志願者馬甲的張春明, 她是“春明環保工作室”的創辦人, 這是她在進行的第38場關於垃圾分類知識的義務宣講。

“春明環保工作室”去年10月8日成立, 從去年10月13日第一堂講座開講到現在, 張春明傳播垃圾分類的聲音傳到了多個社區、福利院, 她的一言一行為“環保志願者”這個頭銜作了最好的注解。

投身垃圾分類義務宣傳

今年49歲的張春明是新南社區的一名普通居民, 她家在中山怡和園社區。

最初接觸環保時她是一名義工, 每週會去南湖邊撿垃圾, 一撿就是4年, 用實際行動來保護南湖的環境。

去年, 當得知垃圾分類要落實到每家每戶, 她就決心當一名垃圾分類知識的宣講員。 “我正式組建‘春明環保工作室’, 8個人的核心隊伍, 分成講師、策劃、後勤和財務。 ”張春明的環保行動立刻得到了新南社區黨總支書記袁芳的支持, 從去年10月開始, 每週日晚上6點半, 新南社區就會組織居民分批進行垃圾分類知識學習。

“塑膠瓶是可回收垃圾, 剩菜剩飯是餐廚垃圾……我們對垃圾進行分類後, 大部分廢紙、廢塑膠、廢金屬等可被重新回收利用。 ”隨著講座一場場進行, 張春明也從中不斷積累著講授經驗, 把“純理論教學”變成讓聽講者“親身實踐垃圾分類”,

宣傳的效果也越來越好。

記者在現場看到了張春明親手製作的“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小垃圾桶, 舉行講座過程中, 她讓老人、家庭主婦、孩子分別嘗試丟棄牛奶盒子、絲襪、電池、過期藥品、毛巾、米袋等垃圾, 扔對垃圾桶的居民還可以得到一份小禮品, 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一個多小時的講座結束後, 張春明在工作日記上記錄了很多細節。 記者注意到, 她接下去的工作安排十分緊湊, 白天要去社區、福利院進行講座, 晚上還要挨家挨戶上門宣傳, 工作已經排到月底。

一句“辛苦了”讓她欣慰

記者看到, 張春明的手腕處戴著一塊記步手錶。 “2萬多步的日子蠻多的, 基本上平均每天的步數1.5萬步吧。

”張春明在市建陶市場經營著一家建材店, 自從投身垃圾分類義務宣傳後, 她就很少在店裡出現。

從去年11月6日開始, 張春明和團隊裡的志願者就對新南社區的幾個社區進行上門宣傳垃圾分類, 並與居民簽訂承諾書, 到目前為止, 已經簽了千餘份承諾書。

“有的居民不理解, 還當我們是推銷垃圾桶的, 吃了不少閉門羹。 ”張春明是個性格開朗的人, 她笑呵呵地說。 他們上門宣傳的時間集中在傍晚, 有時候也會影響居民吃晚飯, 但絕大多數人都對他們的工作表示支持, 還會說聲“謝謝你們, 辛苦了”, 這個時候就會讓他們感到很欣慰。

張春明的兩個兒子也被媽媽的行為感染著, 當舉行講座人手不夠時, 他們也會跑來幫忙。

“他們有的時候幫我分發小禮品, 有的時候幫我遞道具, 而且他們也會把垃圾分類的好處告訴同學們。 ”張春明說, 垃圾被稱為錯位的資源, 要通過分類來變廢為寶、迴圈利用, 進行垃圾分類是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 “眾人拾柴火焰高, 希望每個人都能參與進來。 ”

社區、物業、業委會三方協同

張春明除了致力於環保, 還熱衷於其他公益事業。 目前, 她是嘉興市義工協會的成員之一、益弘救援中心的一員。 一張張榮譽證書的背後, 是她對公益事業的不斷追求, 她被評為“2016年度南湖區二星級志願者”、“2016年度優秀義工”, 還在2017年度社會福利事業志願服務工作中被評為“2017年度優秀志願者”。

垃圾分類乃至環境保護, 靠一個人或者幾個人是遠遠不夠的,

而居民是社區的主體, 在建設和諧社區的過程中, 居民是強有力的推動者。 據悉, 為充分整合轄區資源, 新南社區還積極探索了社區、物業、業委會三方聯動的協同治理模式, 成立了物業管理聯合會, 並定期召開聯席會議, 形成了“資源聯合、資訊聯通、活動聯辦、糾紛聯調、成果聯享”的工作機制, 為實現5個社區垃圾分類全覆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爭取形成“社區全力推動, 業委會有力回應, 物業公司積極配合”的良好局面。

“在垃圾分類工作中, 我們還積極發揮黨員的模範作用, 發動黨員力量, 帶動家庭, 影響鄰里。 ”袁芳說, 希望更多的“張春明”不斷湧現, 為創建美好社區環境貢獻力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