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羅湖價值再發現:大數據解讀新羅湖!

2.2萬億!

這是深圳2017年的GDP數字。

如果要用兩個字來形容,

那就是驚人!

驚人的不只是深圳的GDP,

深圳有一個區也要上演驚人“逆襲”。

這裡誕生了全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第一家地方商業銀行、第一塊拍賣國有土地等多個“中國第一”,

創造了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和GDP一年增長142%的經濟奇跡, 孕育了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

有人說,

隨著深圳的城市中心不斷向西發展,

羅湖作為老城區已經逐漸被邊緣化了,

成為深圳人最熟悉的那個陌生人,

羅湖已經“廉頗老矣”,

事實真的如此嗎?

大資料表明,

羅湖的2.0時代已經來臨。

新時代, 羅湖“新演算法”令人期待。

1月19日上午, 2018年首場“雙周發佈”在羅湖區新聞發佈廳舉行。 本期“雙周發佈”聚焦“大資料下的羅湖”, 羅湖區新聞中心主任陳恬立作了《羅湖價值再發現——大資料解讀新羅湖》主題發佈, 利用大資料為羅湖城區形象再度“畫像”, 帶領公眾發現“新羅湖”的價值。

市委外宣辦主任兼市政府新聞辦主任韓望喜, 羅湖區政協主席吳裕中, 區委副書記劉興閣, 區委常委、宣傳部長王萍, 區人大副主任李志榮, 副區長宋強等出席發佈會。

大資料分析得出的結論是:

羅湖成功逆襲, 重返輿論焦點。

老羅湖是如何實現逆襲的?

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講的故事。

2017年12月, 羅湖區委宣傳部委託“今日頭條”, 從空間、產業、民生、環境等36個維度給羅湖建模, 在去年12月底生成了“新羅湖”大資料概貌:

從2017年1月至12月, “今日頭條”平臺上, 將近91萬篇文章提到了羅湖, 這些文章共獲得了1.36億次的點擊。 羅湖的城市更新、創新科技、金融產業等八大議題是最火的關鍵字, 單項點擊量都超過千萬。

這些資料中, 篇數、點擊量的總體體量已經可以充分體現羅湖在新媒體資料池的強勢積累, 以及高度的公眾關注度。 而傳統媒體對羅湖的報導情況,

資料也非常的亮眼。 僅舉其中三例:

南方日報系:全年刊發關於羅湖重點報導共計311篇次;

南方都市報系:全年關於羅湖重點報導共計2042 篇次;

深圳特區報系:全年刊發關於羅湖重點報導共計1307篇次……

國家、省、市及香港地區報紙、電視、電臺全年刊發關於羅湖的重點報導共計1萬多篇次。

羅湖到底做了什麼?

為什麼會引起這麼大的關注?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

這兩年羅湖正在進行的兩場戰役:

一場是“空間爭奪戰”,

另一場是“產業翻身仗”。

城市更新改革 打贏“空間爭奪戰”

新空間

一個新的羅湖即將在“城市更新”過程中誕生。

在2016年、2017年, 有三個關鍵字反復成為人們聚焦羅湖的重點:

城市更新、新羅湖、羅湖棚改

✔其中,城市更新主題合計吸引到171,171,718人次點擊,累計1.7億,成為絕對的爆點!

✔根據羅湖的規劃,力爭到2021年新開工項目累計達到50個,在建及建成項目達到100個,新建產業空間750萬平方米,實現“再造一個新羅湖”!

高空間

羅湖並沒有航空限高;同時與國內歷史老城區相比,羅湖需保護的歷史建築也少。可以說,羅湖是深圳最有可能產生摩天大樓群的中心城區之一。蔡屋圍、湖貝、筍崗等三個片區,未來都可能成為摩天大樓的聚集地。

優空間

羅湖“二線插花地”棚戶區及周邊片區將通過土地整備釋放出近50萬平方米的土地空間。片區將按照綠色建築和海綿城市的科學標準進行規劃和建設,可以說是全面的優化和升級。

向南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背景下,深圳將向南發展,加快深港融合。

✔ 2017年7月,粵港澳版權登記大廳在羅湖正式啟用。是發揮版權服務對文化創新、科技創新產業的支撐作用,是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

✔ 2017年9月,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正式落戶羅湖。它將打造國際一流新型智庫,為大灣區城市群凝聚力、感召力、協調力和軟實力做貢獻。

這些充分證明了羅湖是大灣區當之無愧的核心樞紐和重要節點。

向東發展

羅湖地處東進“咽喉”,是“東進戰略”的服務高地、戰略平臺;

作為深圳“東進戰略”的重要門戶和橋頭堡,羅湖也不斷在突破交通瓶頸,發揮對東部地區輻射帶動作用。如謀劃11號地鐵機場快線東延到羅湖、將高鐵引入羅湖,開通東行城際列車等等。

南商貿北科技 打響“產業翻身仗”

大梧桐新興產業帶

這裡是深圳原特區內發展空間最大的科技產業帶,未來將釋放超過1000萬平方米大體量、成片區的產業空間。

深圳打造國際科技產業創新十大科技計畫中羅湖占了三席:中歐金融科技研究院、大梧桐雙創基地、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而在人工智慧、生命健康,金融科技方面,羅湖更是湧現出國內乃至世界領先的科技企業:軟通動力、瀚海基因、和信中歐、特辰科技。

創新金融產業帶

位於深圳中軸線的紅嶺路被將打造成“創新金融產業帶”。在這裡掛牌的“深圳紅嶺基金產業園”,預計在2020年底,將引進超過600家備案私募基金公司,成為國內行業標杆。泰國四大商業銀行之一,註冊資金30億元的開泰銀行,它的中國區總部已正式入駐。同時,被列入深圳十大科技計畫的中歐金融科技研究院將成為世界級研發中心以及深圳金融產業發展的技術中心。

金融傳統產業

新興產業大放異彩,傳統產業亦同樣發展得如火如荼。“羅湖的老生意已經有了新做法”,陳恬立介紹,全國用戶最關注的羅湖產業是金融業,而羅湖金融的成績也非常亮眼,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末,羅湖金融業的增加值占到羅湖GDP的36.4%,占全市GDP的24.5%。

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羅湖的上市企業數量為24家,與雲南、貴州、內蒙古等省份的資料相近。

全域消費地圖

羅湖是深圳消費中心,用9%的人口,支撐起深圳21%的消費總量。

近期,羅湖推出了“全域消費地圖”。

一、通過“一河六圈一帶”進行空間上的全覆蓋,將羅湖全城區打造成為一個超級MALL;

二、業態上的全覆蓋,實現消費業態的全領域佈局;

三、線上線下全融合,實現消費管道全覆蓋。

除了打響“空間爭奪戰”

打贏“產業翻身仗”

大資料還透露出

羅湖的另一個驚人“本領”

資源高地價值窪地 宜居宜業宜生活

優質的自然資源

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65%,高於全國平均約40%的覆蓋率,擁有11個市屬公園,129個社區公園,坐擁“三山”和“四湖”。喧囂之外,羅湖憑藉自然條件優勢,吸引了一批粉絲,其“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生態環境,在全國大城市的老城區中非常罕見。

一流的公共服務

羅湖區財政每支出三塊錢就有一塊錢花在教育上,比例全市至高,兩所小學入選全國百強小學。全區28家醫院,其中4家三甲醫院,占全市四分之一,羅湖醫改模式更是聞名全國。

成熟的城區配套

以交通為例,目前羅湖開通6條軌道,將來還將新建5條,延長3條地鐵線路。全市地鐵客流量最大的網站,前十位中有四個在羅湖:老街站、大劇院站、黃貝嶺站、羅湖站。2017年DT財經的大資料分析《重新認識地鐵上的深圳》顯示,通過對地鐵網站商業便利度、生活功能和房價綜合分析,得出的結論是:深圳市最宜居的是羅湖。

解讀大資料 專家看羅湖

很多城市包括我們今天熟悉的倫敦、紐約、東京都有一個城市發展規律,就是老城區先向外拓展,之後對老城區的回歸,重新發現老城區的價值。所以要重新發現羅湖的價值,包括羅湖作為深圳商貿中心的價值、羅湖具有的山水格局的價值、羅湖城市人文傳統的 價值以及羅湖特殊地理區位的價值。

——北京大學教授 陳可石

從傳播的角度看,城市形象作為軟實力的一種展現,可以在影響公眾認知印象的基礎上,實現政治、經濟、文化影響力對當地產業、社會、生活等方面的轉化和提升。羅湖區的城市形象獲得極高的線民關注度,充分體現出城市建設的活力與市民期望值之間的匹配關係,呈現出相對積極樂觀的發展觀。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 張志安

我們即將在2018年12月迎來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羅湖是“中國城市改革開放”的兩大起點之一發羅湖新聞1萬多篇次。而在新媒體平臺上,城市更新、創新科技、金融產業、通關口岸、生態環境、消費改革、文體服務、教育機構八大議題的重要關鍵字都獲得了單項點擊逾千萬的閱讀量。“許多關鍵字的點擊率,都到了千萬級別,相當於一個省會城市引起的關注度”,大資料的產出方、“今日頭條”深圳公司負責人感歎道。

這個改革開放的發源地,誕生了“深圳速度”的地方,仍是萬眾關注之地。能夠保持這樣的關注度,源於他的不斷“折騰”。這些年,羅湖的城市更新、基層治理、公共服務屢有創新,羅湖醫改和羅湖棚改都為全國提供了經驗和樣本,讚譽多多,關注度才會居高不下。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焦點是羅湖的雙周發佈平臺。2017年7月,羅湖區在全國首創首推基層黨委政府“雙周發佈”制度。每兩周舉行一次,由羅湖區三級新聞發言人和轄區重點企業負責人輪番上陣,回應民生關切,講述羅湖故事。是新聞發佈、城區行銷、新聞發言人培訓、政民互動、融媒體連結的“1×N”的多功能共振平臺。

通過巧妙的議題設置,以及定點、定時、固定頻率的新聞發佈,將羅湖的中心工作、居民關注的熱點問題,主動對外發佈,這是主流媒體和政府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在與論引導力、新聞傳播力、影響力等方面進行有效嘗試,既是一種制度化、常態化和專業化的探索,也是輿情回應機制跟表達方式的創新。

利用大資料,羅湖能夠知曉民眾關切的轉型焦點,總結出以往的成功經驗,更重要的是,為今後的改革創新指明道路。新羅湖的打開,輿論先行,讓羅湖的發展擁有較好的公共認知和共識。結合大資料凸顯的羅湖優勢和公眾對羅湖的期待,我們可以用五大關鍵字詮釋“新羅湖”:新興產業區、優質生活區、公眾服務強區、時尚消費區、生態文明區。

這樣的羅湖,怎麼可能沒有吸引力!

現在,你對羅湖是不是

有了一個更全面的認識?

此刻,我們已進入“羅湖時區”,

一個新羅湖即將誕生!

讓我們向每一位努力的羅湖人致敬!

✔其中,城市更新主題合計吸引到171,171,718人次點擊,累計1.7億,成為絕對的爆點!

✔根據羅湖的規劃,力爭到2021年新開工項目累計達到50個,在建及建成項目達到100個,新建產業空間750萬平方米,實現“再造一個新羅湖”!

高空間

羅湖並沒有航空限高;同時與國內歷史老城區相比,羅湖需保護的歷史建築也少。可以說,羅湖是深圳最有可能產生摩天大樓群的中心城區之一。蔡屋圍、湖貝、筍崗等三個片區,未來都可能成為摩天大樓的聚集地。

優空間

羅湖“二線插花地”棚戶區及周邊片區將通過土地整備釋放出近50萬平方米的土地空間。片區將按照綠色建築和海綿城市的科學標準進行規劃和建設,可以說是全面的優化和升級。

向南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背景下,深圳將向南發展,加快深港融合。

✔ 2017年7月,粵港澳版權登記大廳在羅湖正式啟用。是發揮版權服務對文化創新、科技創新產業的支撐作用,是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

✔ 2017年9月,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正式落戶羅湖。它將打造國際一流新型智庫,為大灣區城市群凝聚力、感召力、協調力和軟實力做貢獻。

這些充分證明了羅湖是大灣區當之無愧的核心樞紐和重要節點。

向東發展

羅湖地處東進“咽喉”,是“東進戰略”的服務高地、戰略平臺;

作為深圳“東進戰略”的重要門戶和橋頭堡,羅湖也不斷在突破交通瓶頸,發揮對東部地區輻射帶動作用。如謀劃11號地鐵機場快線東延到羅湖、將高鐵引入羅湖,開通東行城際列車等等。

南商貿北科技 打響“產業翻身仗”

大梧桐新興產業帶

這裡是深圳原特區內發展空間最大的科技產業帶,未來將釋放超過1000萬平方米大體量、成片區的產業空間。

深圳打造國際科技產業創新十大科技計畫中羅湖占了三席:中歐金融科技研究院、大梧桐雙創基地、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而在人工智慧、生命健康,金融科技方面,羅湖更是湧現出國內乃至世界領先的科技企業:軟通動力、瀚海基因、和信中歐、特辰科技。

創新金融產業帶

位於深圳中軸線的紅嶺路被將打造成“創新金融產業帶”。在這裡掛牌的“深圳紅嶺基金產業園”,預計在2020年底,將引進超過600家備案私募基金公司,成為國內行業標杆。泰國四大商業銀行之一,註冊資金30億元的開泰銀行,它的中國區總部已正式入駐。同時,被列入深圳十大科技計畫的中歐金融科技研究院將成為世界級研發中心以及深圳金融產業發展的技術中心。

金融傳統產業

新興產業大放異彩,傳統產業亦同樣發展得如火如荼。“羅湖的老生意已經有了新做法”,陳恬立介紹,全國用戶最關注的羅湖產業是金融業,而羅湖金融的成績也非常亮眼,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末,羅湖金融業的增加值占到羅湖GDP的36.4%,占全市GDP的24.5%。

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羅湖的上市企業數量為24家,與雲南、貴州、內蒙古等省份的資料相近。

全域消費地圖

羅湖是深圳消費中心,用9%的人口,支撐起深圳21%的消費總量。

近期,羅湖推出了“全域消費地圖”。

一、通過“一河六圈一帶”進行空間上的全覆蓋,將羅湖全城區打造成為一個超級MALL;

二、業態上的全覆蓋,實現消費業態的全領域佈局;

三、線上線下全融合,實現消費管道全覆蓋。

除了打響“空間爭奪戰”

打贏“產業翻身仗”

大資料還透露出

羅湖的另一個驚人“本領”

資源高地價值窪地 宜居宜業宜生活

優質的自然資源

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65%,高於全國平均約40%的覆蓋率,擁有11個市屬公園,129個社區公園,坐擁“三山”和“四湖”。喧囂之外,羅湖憑藉自然條件優勢,吸引了一批粉絲,其“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生態環境,在全國大城市的老城區中非常罕見。

一流的公共服務

羅湖區財政每支出三塊錢就有一塊錢花在教育上,比例全市至高,兩所小學入選全國百強小學。全區28家醫院,其中4家三甲醫院,占全市四分之一,羅湖醫改模式更是聞名全國。

成熟的城區配套

以交通為例,目前羅湖開通6條軌道,將來還將新建5條,延長3條地鐵線路。全市地鐵客流量最大的網站,前十位中有四個在羅湖:老街站、大劇院站、黃貝嶺站、羅湖站。2017年DT財經的大資料分析《重新認識地鐵上的深圳》顯示,通過對地鐵網站商業便利度、生活功能和房價綜合分析,得出的結論是:深圳市最宜居的是羅湖。

解讀大資料 專家看羅湖

很多城市包括我們今天熟悉的倫敦、紐約、東京都有一個城市發展規律,就是老城區先向外拓展,之後對老城區的回歸,重新發現老城區的價值。所以要重新發現羅湖的價值,包括羅湖作為深圳商貿中心的價值、羅湖具有的山水格局的價值、羅湖城市人文傳統的 價值以及羅湖特殊地理區位的價值。

——北京大學教授 陳可石

從傳播的角度看,城市形象作為軟實力的一種展現,可以在影響公眾認知印象的基礎上,實現政治、經濟、文化影響力對當地產業、社會、生活等方面的轉化和提升。羅湖區的城市形象獲得極高的線民關注度,充分體現出城市建設的活力與市民期望值之間的匹配關係,呈現出相對積極樂觀的發展觀。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 張志安

我們即將在2018年12月迎來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羅湖是“中國城市改革開放”的兩大起點之一發羅湖新聞1萬多篇次。而在新媒體平臺上,城市更新、創新科技、金融產業、通關口岸、生態環境、消費改革、文體服務、教育機構八大議題的重要關鍵字都獲得了單項點擊逾千萬的閱讀量。“許多關鍵字的點擊率,都到了千萬級別,相當於一個省會城市引起的關注度”,大資料的產出方、“今日頭條”深圳公司負責人感歎道。

這個改革開放的發源地,誕生了“深圳速度”的地方,仍是萬眾關注之地。能夠保持這樣的關注度,源於他的不斷“折騰”。這些年,羅湖的城市更新、基層治理、公共服務屢有創新,羅湖醫改和羅湖棚改都為全國提供了經驗和樣本,讚譽多多,關注度才會居高不下。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焦點是羅湖的雙周發佈平臺。2017年7月,羅湖區在全國首創首推基層黨委政府“雙周發佈”制度。每兩周舉行一次,由羅湖區三級新聞發言人和轄區重點企業負責人輪番上陣,回應民生關切,講述羅湖故事。是新聞發佈、城區行銷、新聞發言人培訓、政民互動、融媒體連結的“1×N”的多功能共振平臺。

通過巧妙的議題設置,以及定點、定時、固定頻率的新聞發佈,將羅湖的中心工作、居民關注的熱點問題,主動對外發佈,這是主流媒體和政府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在與論引導力、新聞傳播力、影響力等方面進行有效嘗試,既是一種制度化、常態化和專業化的探索,也是輿情回應機制跟表達方式的創新。

利用大資料,羅湖能夠知曉民眾關切的轉型焦點,總結出以往的成功經驗,更重要的是,為今後的改革創新指明道路。新羅湖的打開,輿論先行,讓羅湖的發展擁有較好的公共認知和共識。結合大資料凸顯的羅湖優勢和公眾對羅湖的期待,我們可以用五大關鍵字詮釋“新羅湖”:新興產業區、優質生活區、公眾服務強區、時尚消費區、生態文明區。

這樣的羅湖,怎麼可能沒有吸引力!

現在,你對羅湖是不是

有了一個更全面的認識?

此刻,我們已進入“羅湖時區”,

一個新羅湖即將誕生!

讓我們向每一位努力的羅湖人致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