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網路答題火爆,誰是最後贏家?

芝士超人、百萬英雄、沖頂大會、百萬贏家……2018年開年, 各大網路直播平臺和APP不約而同地相繼推出直播答題類節目, 讓人不由得想起當年盛極一時的央視答題節目《開心辭典》曾經掀起的全民收視熱潮。

有人已經迫不及待將此界定為“2018年重要的商業事件”。

答題贏百萬, 知識創造財富?

本報記者調查發現, 幾大直播答題節目的形式大同小異, 都是答題闖關——進入答題直播間後, 由主持人進行出題, 答題者需要在10秒時間內在彈出的題目框中選擇正確選項。 題目涵蓋文學、歷史、地理、物理、數學、生活、娛樂等各個方面。 答對全部12道題, 即可與本場次所有通關者平分當場獎金, 金額從幾萬、幾十萬至幾百萬不等, 晚間黃金時段通常會設置300萬甚至500萬大獎專場。

答對一場能分多少錢?在今日頭條APP推出的直播答題“百萬英雄”的某場節目中, 有23名註冊用戶瓜分100萬現金,

每人分得4萬餘元獎金;而在上周花椒直播平臺推出的“百萬贏家”的某場節目中, 一名在校大學女生與姐姐齊心合力, 更是通過“血戰到底”獨佔當場百萬大獎, 名副其實地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成為“百萬富翁”。

當然, 以上純屬個例, 絕大部分通關用戶分得的還只是1元至幾元不等的獎金。 哈爾濱的徐先生告訴本報記者, 他前幾日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其他好友分享的邀請碼, 進而加入了直播答題的大軍, 偶爾在閒置時間玩一場, 迄今大約已經通關四五次, 獎金總額也就幾十元。

用戶、平臺、廣告商, 誰是贏家?

直播答題迅速火爆,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就是以利益為誘惑引發的病毒式傳播——只要成功邀請好友加入, 雙方均能因此而獲得復活卡,

擁有了復活卡, 即便在答題過程中出錯, 也可以使用此卡成功復活, 繼續答題, 進而大大增加通關贏獎金的幾率。 於是, 人們經常能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好友分享的邀請碼, 親朋好友齊上陣也為直播平臺帶來用戶的幾何式增長。

本報記者發現, 在題目設置方面, 各大平臺都會選擇難易結合。 哈爾濱的朱先生告訴記者, 他總會在那一兩道冷知識上栽跟頭, 導致無法通關, “我記得有一道題目是:哆啦A夢裡胖虎的星座是什麼?”為了保持用戶的穩定性增長, 直播平臺還會想出某些花樣, 例如, 不定期邀請娛樂圈明星擔任出題官等。

平臺的海量用戶讓廣告商嗅到了商機, 紛紛投資冠名、搞植入辦專場。 1月9日, 映客旗下“芝士超人”迎來首位廣告主,

廣告費為1億元。

背後有貓膩, 還能走多遠?

雖然大部分用戶還是抱著娛樂的心態參與, 但是畢竟會存在求勝心切、求錢心切者。 像網路遊戲一樣, 直播答題的外掛也應運而生。 據媒體報導, 某程式師就花了3個小時, 用Python(程式設計語言)寫了一款能夠在網站上自動檢索答題資訊的程式, 將準確率提升到90%。

電商平臺上還有賣額外邀請復活機會的賣家。 雖然在各大直播平臺的參與規則中均明確寫出, “禁止用戶以任何不正當手段及舞弊行為參與本活動”, 但是這種線下作弊情況很難查處, 直播平臺很難對此做出準確判斷。

本報記者還發現, 直播答題的即時用戶線上人數背後也有玄機。 在某場答題中,

前一秒線上人數還不到100萬人, 而在第一道題目彈出的一瞬間, 人數驟增至300余萬人, 翻了一倍多。 哈爾濱市民趙先生認為, “肯定是有內鬼, 內部掛機充人數的現象一定存在。 ”很顯然, 直播平臺這樣做, 是為了在眾多競爭中凸顯平臺優勢, 進而吸引到更多的廣告金主。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 內容的同質化、不夠透明的獎勵模式, 以及背後存在的技術貓膩等因素, 都可能讓這場狂歡在不久的將來迅速降溫, “我認為這種爆發式增長只是暫時的, 就像之前的共用經濟。 它並不會成為直播平臺賴以轉變命運的救命稻草, 直播平臺最終還是要尋求自身的核心價值。 ”(陸雋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