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種魚周遊世界卻不用費力氣,懶到沒朋友

鮣魚, 或稱印魚、印頭魚、吸盤魚等, 是廣泛分佈于世界各大洋中的一種肉食性魚類, 但卻以“最懶的魚”而聞名。

鮣魚雖然名字雖然算不上響亮,

但是它們在很多動物視頻與圖片中的上鏡率很高——不過它們通常不是主角, 而是“蹭鏡頭”的高手。 在很多大型海洋動物(鯨類、鯊魚或海龜等)的體表, 都能看到這些懶洋洋的傢伙。

鮣魚作為肉食性動物, 體長最大可超過60釐米, 但它們在海洋中的游泳能力並不是特別好。

但在長期的生命演化過程中, 這些懶魚找到了自己的出路——其頭頂進化出了一塊吸力超強的“吸盤”, 很像是一塊“九疊篆”的印章, 鮣魚也由此而得名。 這塊吸盤可以讓鮣魚牢牢的吸附在其他大型動物身上或是船隻底部, 免費“搭便車”遨遊世界。 待到食物豐富的地方, 鮣魚再“下車”尋找食物。

如果正好吸在其他動物的頭或背上, 那這些傢伙甚至就這麼肚皮朝上的一躺, 連挪動一下都懶得做。

其實, 不只是簡單的搭車而已, 鮣魚的還可以借助這些大型動物的威懾力躲避敵害——畢竟鯊魚、鯨類等大型動物不是好惹的。

另外, 它們還經常能在鯊魚等食肉動物的嘴下討得一點殘羹剩飯。 可見, 仗著這塊吸盤, 這些狐假虎威的傢伙活得相當自在。

另外, 由於鮣魚實在是太懶了, 一旦閑下來總想去吸在別人身上, 所以, 有漁民會拿它們作為捕魚的工具:在其尾巴上固定一條長繩,

發現大魚後就將其拋到海裡, 這些傢伙不一會兒就會把大魚牢牢吸住。 有漁民曾用這種方法捉到數十公斤重的大魚和海龜(目前海龜是瀕危動物, 捕到請儘快放生), 可見鮣魚的吸力之強。

不過, 捉到大魚之後, 怎麼將其和鮣魚分開呢?這裡有個小竅門:抓住鮣魚向前滑動一下, 就可以很容易的分開兩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