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呼百應!號召企業家加入教育脫貧,馬雲的想法值得深思!

前幾天, 網上有一張照片流傳得很火。 雲南魯甸8歲男孩王福滿到學校參加期末考試, 等他趕到教室時, 頭上結滿了冰霜。 單薄的外衣, 滿頭的白色冰花, 王福滿小朋友的照片被老師拍下傳到網路上之後, 迅速引起轟動, 被網友稱為“冰花男孩”。

隨後, “冰花男孩”受到了各界的捐助, 但王福滿小朋友的經歷絕非個例。 在中國農村地區尤其是貧困的山區, 每天有大量的小學生需要長途跋涉去上學。 根據《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發展報告》(2016)顯示, 農村小學生平均單程上學距離為5.4公里, 而農村初中生平均單程上學距離為17.5公里,

很多農村學生每天上學往返要用去4-5個小時。

今天, 心系農村教育的馬雲特意邀請了80多位企業家, 與他們一同商討教育脫貧事業。 在現場, 馬雲的提議獲得了企業家們的力挺。 馬雲呼籲企業家們為家鄉服務, 推動並校計畫, 參與校舍建設、校車捐助, “馬雲基金會負責做標準、監督、落實, 每年向公眾彙報。 ”

在講述中, 馬雲指著一張鄉村兒童坐木船上學的照片說:“很多學生上課需要坐船去, 跋山涉水, 我覺得, 這些孩子根本就不應該走讀, 應該寄宿, 必須大力推動寄宿制。 ”根據馬雲的計畫, 在農村建設寄宿制學校, 週一把孩子送到學校, 週五把他們送回家, 農村的留守婦女可以成為生活管理員。

在我國農村地區, 散落著無數百人以下的小學, 這些學校師資力量薄弱, 配套設施極度不健全, 有些貧困鄉村甚至想找一個老師都很困難, 這嚴重影響了農村孩子的教育成長。 而馬雲的“鄉村寄宿制學校計畫”若能成功推行, 那些小而弱的鄉村小學就將不復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師資和設施都有保障的學校。

事實上, 馬雲在這個計畫上已經先行了一步。 2017年, 馬雲基金會為貴州兩所學校對接劉曉松等企業家持續三年的支持, 共同參與鄉村寄宿制學校的升級工程。 這兩所學校分別是位於黔西南州的大田小學與位於黔東南州的寨頭民族小學, 專案計畫通過三年的支持, 建設具有示範和標杆作用的鄉村寄宿制學校, 將來在更多鄉村地區複製和推廣。

2017年12月1日, 阿裡巴巴脫貧基金宣佈在5年內投入100億從事脫貧事業。 緊接著, 1月18日, 阿裡巴巴啟動電商脫貧戰略, 正式將阿裡100億扶貧基金落地, 探索“互聯網+脫貧”新模式。

教育脫貧也是其中一項重要工作。 正如馬雲所說:我們不能讓孩子們失去參與未來競爭的能力, 精准扶貧首先要從教育、醫療進去。 七八歲的孩子, 如果第一天在教育知識上不公平, 那就永遠沒有機會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農村孩子再也不用跋山涉水去上學,期待這一天早日到來!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農村孩子再也不用跋山涉水去上學,期待這一天早日到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