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就偉大企業決定性因素究竟是什麼?

企業基業常青的兩大關鍵“資糧”

凡成功的企業人士對自己成功創業總會有很多成功經驗與心得。 如果你讓他打開話匣子,

他也許會滔滔不絕地告訴你他是如何如何努力加智慧成就事業的。 但如果遇上宗教界人士, 則可能會較神秘地告訴你這是你命中註定該有的, 是你的福報。

這些觀點是否符合真實?企業要想基業常青成就百年老企, 究竟有沒有決定性因素?或者說必然會具備怎樣的命理?

這些個問題關乎到企業人的事業與人生命運走勢, 屬於命運之理, 即命理問題。 如果能解決, 對企業人的價值觀修煉及正確決斷、決策非常關鍵。

對於持成功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得到的成功人士, 我會經常拿深圳的創業者做例子。 到過深圳的人都能感覺到, 這個年輕的現代城市與內地城市最大的不同就是生活節奏非常快, 幾乎人人都在打拼,

都在努力, 都在忙, 為什麼只有極少數的人能真正出人頭地, 所謂成功創業?

僅僅努力就夠了嗎?好比你在銀行裡沒有存錢, 儘管你很努力, 辦了很多卡, 每日拼命地跑到各個卡機去取錢, 能取出來嗎?

成功除了努力精進, 是否還有一個機遇問題?努力了, 沒有機遇皆是枉然;機遇來了, 沒有智慧抓不住, 也是枉然。

但真正的大覺悟、大智慧者則不受此自我設限。 大智慧可以創生或轉化成機遇, 大智慧知道如何隨緣“消業”掌控精進進程, 成功一定是必然的。

那大智慧從哪來呢?

智慧從覺悟中來, 大智慧從大覺悟中來。 覺悟從日常做事的順逆境用心而心智開啟中來;從日常處世言行修正、行持印證中來。

對於言行之于人之意義, 易經《繫辭》特別為我們作了點化:“言行,

君子之樞機, 樞機之發, 榮辱之主也”。 世人不論理論高深與否, 不論高低貴賤, 要想做事成功, 都須通過言、行完成。 大道至簡, 簡要處顯真義, 真聖賢絕不會累贅。

另外, 我們在前面已論述過:一個人的言行決定於其思想指導,

思想產生于其思維過程的思維決斷, 思維決斷決定於其價值標準即價值觀。 所以, 同上一章節一樣, 從另一角度也論證到:價值觀修煉與事業成功最為關鍵, 最為根本。

再說因果機緣, 按佛家觀點, 一個生命問世並不是憑空出來, 是有前因後果的。 一個生命生存過程中的每一個事件、每一個機會、每一個狀態、每一次得失都不是憑空出來的, 都是有前因後果的。

古人所謂五百年修得同船渡, 千年修得共枕眠。 看似一個偶然實質都是必然。 如愛因斯坦所說“上帝不是在丟骰子”。 所謂偶然、隨機、複雜性而不可知論, 不過是我們“無明”之藉口罷了。

佛家說, 你前世或前多世如沒有利他的財佈施、法佈施, 你這世想賺到錢是不可能的。

就像是剛才所論, 你銀行帳戶上沒有存錢, 你雖每日忙於取錢, 絕對不會取到錢。

你以前, 包括當世、前世或前多世如沒有利他的善言、善行, 你這世想要得到別人給你的助緣機會也不可能存在。 你沒有幫助過別人, 也就沒有給別人幫助你的機緣。

你當世、前世或前多世如沒有利他的法佈施、無畏佈施, 你這世想開悟得智慧也幾乎是不可能, 因為智慧的解悟是需要機緣的。 從佛法來論, 財佈施、法佈施、無畏佈施本就是生命修為、修養、價值觀修煉的方法。

所謂財佈施, 一般意義上論, 就是為幫助別人, 將自己的財物施捨給他人, 從自己心性上修為就是放下自己對財物的執著, 以至放下一切對自己的、“我的”的執著。 這個“財”字, 左邊一個“貝”,古代為貨幣,為錢,引申為價值意;右邊“才”字,乃手旁爪形,抓住之意,引申為執著。

所謂法佈施,一般意義就是為利益他人,不求回報地教別人各類謀生的方法、技巧等,所謂予人一粥一飯,不如授人一技一法。從自己心性修為上則是要放下自己對方法的執著,因為世上沒有一樣東西事物不是法,所以,法佈施就是每時每刻都要能利益他人,因為你時刻都在與外在打交道,因此,放下自己就是利益他人。

所謂無畏佈施,是針對人的智慧源頭、內在心性的佈施法。人之所以畏懼,乃不自信的緣故,人之所以不自信,乃無明緣故。“無明”即不明白,不知道。人之所以無明,終究是心智未開,沒有智慧緣故。

所以,無畏佈施實質就是智慧佈施,助人心智開啟,覺悟而明理知“道”,智慧成就。但這是最不易的,首先得自己覺悟成就智慧。

這三種佈施,無畏佈施功德為最,福報最大,其次是法佈施,再次為財佈施。

佛家認為,要想真正成就大智慧,成佛做祖,必須首先要有兩大資糧的累積。一是福德資糧,二是智慧資糧。

一般人總以為這是佛家出世法的修行問題,其實通達的人士都知道,世法與佛法並不違背,世間法其實就是佛法的示現。佛法的落腳處不離智慧,覺悟智慧離不開機緣,亦離不開善心于心智的漸悟準備。福德資糧就是漸悟累積的助緣資糧。

智慧資糧為開悟而見道、明理、應機,知其為,亦知其所以為。凡事合道,凡事循理。所謂“為學之道在於明理”。

其實,學習而長學問最終不過是為心智開啟而成就智慧。均是為智慧資糧的累積。所以,很多企業創業成功後,要想能持續穩定地贏利,保持上升的發展節奏,老闆及其管理層非深造企管學問不可,不外乎就是要獲得更多的理論指導,獲得正確的發展思路。與佛法修為“見道”後才是正修行是一致的。

多多善心、善思、善言、善行,多利他佈施,積累福報,就猶如農民種地,只這是在心田上,種的是福田、慧田。這是一個人世間功名富貴之所以成就的根本所在。

所以,企業要想基業常青,要想大成功,兩大關鍵“資糧”——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是必不可少的。

仔細審查一下現代物質文明、科技文明、市場經濟中大成功的人士或企業很容易發現,也許他們未必有這樣的理論指導,但究其一生為人處事之心性智慧,自然與此道、此理相吻合,比如李嘉誠、微軟比爾蓋茨、股神巴菲特等,幾乎都是傾其所有於社會公益事業、慈善事業。並且,沒有一個不是既有財又有才,均為福德與智慧的顯現。

因此,希望更多的企業人士能深明企業,及萬事萬物大成就之命理,從而真正主宰自己及企業的命運與事業。

——選自劉碩斌老師著作《頓悟》

左邊一個“貝”,古代為貨幣,為錢,引申為價值意;右邊“才”字,乃手旁爪形,抓住之意,引申為執著。

所謂法佈施,一般意義就是為利益他人,不求回報地教別人各類謀生的方法、技巧等,所謂予人一粥一飯,不如授人一技一法。從自己心性修為上則是要放下自己對方法的執著,因為世上沒有一樣東西事物不是法,所以,法佈施就是每時每刻都要能利益他人,因為你時刻都在與外在打交道,因此,放下自己就是利益他人。

所謂無畏佈施,是針對人的智慧源頭、內在心性的佈施法。人之所以畏懼,乃不自信的緣故,人之所以不自信,乃無明緣故。“無明”即不明白,不知道。人之所以無明,終究是心智未開,沒有智慧緣故。

所以,無畏佈施實質就是智慧佈施,助人心智開啟,覺悟而明理知“道”,智慧成就。但這是最不易的,首先得自己覺悟成就智慧。

這三種佈施,無畏佈施功德為最,福報最大,其次是法佈施,再次為財佈施。

佛家認為,要想真正成就大智慧,成佛做祖,必須首先要有兩大資糧的累積。一是福德資糧,二是智慧資糧。

一般人總以為這是佛家出世法的修行問題,其實通達的人士都知道,世法與佛法並不違背,世間法其實就是佛法的示現。佛法的落腳處不離智慧,覺悟智慧離不開機緣,亦離不開善心于心智的漸悟準備。福德資糧就是漸悟累積的助緣資糧。

智慧資糧為開悟而見道、明理、應機,知其為,亦知其所以為。凡事合道,凡事循理。所謂“為學之道在於明理”。

其實,學習而長學問最終不過是為心智開啟而成就智慧。均是為智慧資糧的累積。所以,很多企業創業成功後,要想能持續穩定地贏利,保持上升的發展節奏,老闆及其管理層非深造企管學問不可,不外乎就是要獲得更多的理論指導,獲得正確的發展思路。與佛法修為“見道”後才是正修行是一致的。

多多善心、善思、善言、善行,多利他佈施,積累福報,就猶如農民種地,只這是在心田上,種的是福田、慧田。這是一個人世間功名富貴之所以成就的根本所在。

所以,企業要想基業常青,要想大成功,兩大關鍵“資糧”——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是必不可少的。

仔細審查一下現代物質文明、科技文明、市場經濟中大成功的人士或企業很容易發現,也許他們未必有這樣的理論指導,但究其一生為人處事之心性智慧,自然與此道、此理相吻合,比如李嘉誠、微軟比爾蓋茨、股神巴菲特等,幾乎都是傾其所有於社會公益事業、慈善事業。並且,沒有一個不是既有財又有才,均為福德與智慧的顯現。

因此,希望更多的企業人士能深明企業,及萬事萬物大成就之命理,從而真正主宰自己及企業的命運與事業。

——選自劉碩斌老師著作《頓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