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大寫的“尷尬” 特朗普執政一周年政府停擺

美國國會參議院19日50票贊成、49票反對的表決結果不足以通過一份臨時撥款法案, 致使聯邦政府從20日開始部分“停擺”。

20日恰逢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執政一周年。

依照政治分析師的解讀, 一方面, 國會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以政府停擺為代價, 圍繞撥款法案投入博弈, 結果待定;另一方面, 特朗普執政一整年未能與共和黨確立有效合作, 而這一執政黨內部意見分化。

【政府關門】

國會眾議院18日晚通過臨時撥款法案, 繼而由國會參議院19日晚接手。 參議院現有51名共和黨籍議員、49名民主黨籍議員, 臨時撥款法案未能獲得避免民主黨人阻滯所需的60張贊成票。

法新社以一名消息人士為來源報導, 特朗普在白宮獲知表決結果, 與盟友通話時將停擺歸咎於民主黨人。

為避免自己陷入窘境, 特朗普特意擱置慶祝就任周年的計畫。 他原定20日在位於佛羅里達州的海湖莊園舉行慶祝活動。

美國聯邦政府因兩黨預算之爭而停擺並不新鮮。 美國國會研究所資料顯示, 政府停擺次數最多的年份是吉米·卡特總統任內的1978年, 聯邦政府停擺三次。 任內遭遇政府停擺次數最多的是羅奈爾得·雷根總統, 1981年至1989年執政期間經歷8次。 上一次政府停擺是貝拉克·奧巴馬總統任內的2013年。

依照美國法律, 聯邦政府停擺只影響非核心部門的運營, 軍隊、國會、邊防、公共安全、獄警、空中交通調度、印鈔造幣等核心部門或職能不受衝擊。

同時, 白宮行政管理和預算局往年資料顯示, 美國航天局、環境保護署、勞工部、內政部、財政部、能源部、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等部門遭受最大衝擊, 被迫歇工的人員超過這些機構雇員總人數的50%。

【飲鴆止渴】

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眼下就“童年抵美者暫緩遣返”計畫(DACA)、兒童健康保險專案(CHIP)和國防支出等議題分歧較大。

《華盛頓郵報》和美國廣播公司19日聯合民意調查顯示, 48%的民眾認為政府停擺應歸咎於特朗普和共和黨, 28%認為民主黨應承擔責任。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刁大明說, 政府停擺顯示特朗普過去一年未能與共和黨做有效密切合作,

而共和黨陣營內部就不少問題未能達成共識;另外, 在特朗普和共和黨的對立面, 民主黨一定程度上開始有效發揮政治制衡作用。

“民主黨陣營主動設置議題, 攻擊共和黨陣營, 為(2018年11月國會)中期選舉創造更好的展位和更大空間, ”刁大明說, “兩黨以政府停擺為代價作利益博弈, 這種冒險行為無異於飲鴆止渴。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交流部副部長袁幽薇認定, “這次政府停擺是在共和黨控制白宮和參眾兩院的情況下, 較為特殊。 這是美國政黨極化加劇、選舉政治統領一切等因素疊加的結果。 ”

【瓜分利益】

美國財政預算的立法過程包括預算、授權和撥款三個環節。 預算環節, 國會以總統預算報告為參考, 制定預算決議案。

國會通過預算決議案後, 國會授權委員會為政府部門或專案的撥款立項, 構成授權環節;授權後的預算內容付諸實施, 就是撥款環節。

撥款法案是整個財政預算立法流程最後一個可以爭議的環節, 美國國會常利用“錢袋權”介入內外政策的制定。

袁幽薇說, 撥款法案久拖未決, 折射美國黨派鬥爭的困境;這些鬥爭的幕後, 是各種利益集團。 為維護自身利益, 國會兩黨對政治大局和國家利益置若罔聞。

即便共和黨和民主黨後續就預算撥款達成共識, 國會通過臨時撥款法案或覆蓋餘下財政年度的綜合撥款法案, 依照刁大明的判斷, 僅僅代表兩黨以瓜分利益為基點相互妥協, 不意味著兩黨以相互理解為基礎達成共識。

“雙方在對方默許的情況下, 為自己想要的專案爭取撥款;這種短暫妥協基於瓜分財政資源, 而不是取得共識。 ”(王逸君)(新華社專特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