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FT中文網:小米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創新

近日, FT中文網發佈了一篇名為《再談小米破綻》的文章直擊小米破綻與痛點, 文章對小米目前存在的三大問題進行了客觀剖析。

由於小米近期因上市估值千億事件而備受關注, 所以文章一經發佈就被廣泛轉載, 知名科技新媒體36kr更是以《小米是家了不起的公司, 但這三個破綻讓它難撐1000億美元市值》為標題, 直指要害地對本文轉載, 也再次將小米推上了風口浪尖。

文中提到了小米存在的三處破綻分別是:家庭物聯網不是最有價值的物聯網, 家庭物聯網場景和資料缺乏變現能力, 以及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創新。

其中"家庭物聯網不是最有價值的物聯網"指出商用是物聯網的頂級採用者, 而小米做的是家庭物聯網, 其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都相對邊緣, 此為弊端之一。

其次"場景和資料缺乏變現能力", 小米的家庭物聯網場景低端、資料缺乏變現能力,

從商業模式上來看, 幾乎和傳統的製造商沒有本質的區別, 毫無亮點可言, 此為弊端之二。

再次, 小米"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創新", 它善於行銷, 偏好輕資產模式, 但是它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創新能力, 而這也是小米三大破綻中最為重要也是最致命的一點。

以小米核心業務手機為例來說, 也是小米讓人哭笑不得的"創新"的重災區:小米4發佈的時候, 雷軍用"奧氏體鋼"概念向消費者隆重介紹這款年度國產旗艦, 成為業內經久不衰的笑話;到了2017年, 小米提出"全面屏"概念則是把供應商的成果直接變成了自己的科技創新……

就智慧家居產品而言, 小米曾經邀請300多名記者出席一款智慧電飯煲的發佈會, 所謂智慧就是用戶可以用手機跟蹤生米從泡水、中溫吸水到大火煮沸的全過程。

這樣的創新既不能解決行業痛點, 也不是真正的變革, 其產品不過是增加聯網功能的傳統設備。

可見, 雖然小米在推行家庭IoT戰略的時候發佈了不少產品, 但是這些產品同樣沒有多少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新。 小米在智慧家居產品方面的創新只不過是抓住了目前國內市場這類產品的空白進行行銷而已, 再加上小米後來又推出毛巾、沙發等生活用品, 其離創新之路似乎已經越來越遠。

小米一味的貪大求全導致資源分散、創新缺失, 為了市場份額而市場份額, 導致產品不斷被質疑。 其主流的手機業務在經歷2016年的低谷之後儘管有所反彈, 但也是靠低端機紅米系列衝量。

即使如此, 國內市場互聯網手機銷量冠軍的寶座卻依然拱手讓給了華為旗下的榮耀:據賽諾發佈的2017年1-12月互聯網手機銷量排行, 小米再次敗給榮耀。

與小米做法相比, 其他手機品牌在"真"創新上從來不打馬虎眼, 而是將其放在企業發展的重要位置。 比如蘋果的人工智慧語音交互助手Siri, 真創新和真技術加持, 讓這個應用一面世就風靡全球。 OPPO早在功能機時代, 就已經意識到拍照的重要性, 多年以來一直專注於對拍照技術的鑽研。 把小米趕下互聯網手機冠軍位置的榮耀, 在創新方面更加好不含糊, 榮耀在2014年就通過榮耀6Plus將雙攝技術變成了現實, 2017年年底發佈的榮耀V10所配備的AI技術更是讓產品體驗實現了再升級。

創新雖然很難, 卻是企業發展中無法捨棄的重要一環, 想要在市場中站穩腳跟, 就一定要杜絕"偽創新"的存在, 保持初心才是企業成長之本。 小米式創新, 小米式行銷, 希望不會讓他們在幾年後成為今天依然盤桓在跌停板上的樂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