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湛江市旅遊局全體幹部瞻仰黃學增故居,重溫入黨誓詞

1月24日, 湛江市旅遊局全體幹部在黨組書記 、局長彭暉同志的帶領下來到遂溪縣樂民鎮敦文村, 瞻仰黃學增故居, 重溫入黨誓詞, 並對黃學增紀念館下步打造紅色旅遊景點提出寶貴意見。

黃學增, 作為大革命時期廣東四大農運領袖之一、廣東西江武裝起義的組織者、瓊崖工農紅軍的創始人, 為中國共產黨初期的發展壯大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29歲時被敵人逮捕後英勇不屈、慷慨赴義。 他的英勇事蹟和愛國愛黨精神, 至今依然鼓舞著每一位共產黨員。 市旅遊局全體幹部在黃學增紀念亭佇立學習先烈事蹟, 集體向黃學增銅像默哀致敬。

↑ 黃學增烈士紀念亭→ 黨史教育基地

↑ 講解員講述黃學增生平事蹟

↑ 瞻仰黃學增雕像→ 學習黃學增事蹟

隨後, 湛江市旅遊局第一黨支部書記、副局長張紅斌同志領誓, 市旅遊局全體幹部面對鮮紅黨旗, 舉起右手、緊握拳頭, 重溫入黨誓詞。

(湛江市旅遊局第一黨支部書記、副局長張紅斌同志領誓)

湛江市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彭暉同志指出,大力發展紅色旅遊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體現,黃學增紀念館紅色文化底蘊深厚,發展紅色旅遊大有可為。同時,也傳達了市委、市政府擬將黃學增故居打造成紅色旅遊基地的指示精神。當前要深挖掘紅色文化內涵,加快紅色村鎮建設。一是要加強融合發展,結合新農村建設;二是要加強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遊客的吃、住、遊體驗;三是結合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黨團學習教育,打造常學常新的理想信念教育課堂,推進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大眾化、常態化;四是加快創A步伐,提升旅遊專案的品質和服務能力。

(湛江市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彭暉同志上黨課)

隨後

市旅遊局全體幹部

先後到了樂民所城、河頭雙村和嶺北調豐村調研

樂 / 民 / 文 / 明 / 書 / 院

“斯地景勝,有文明之祥”,這是北宋文學家蘇東坡在遂溪縣樂民城留下的優美詞句。後人為了紀念東坡公,在樂民城,也就是現在的樂民鎮,修建了文明書院,文明書院之名由此而來。書院周圍風景秀麗,前面有幾棵高大的古榕,綠葉遮天,如龍盤傘蓋,後面則是修竹滴翠,四季常青。

▲ 市旅遊局一行來到樂民所城

河 / 頭 / 雙 / 村

河頭雙村地處河頭鎮西北部,東為田西林隊,西與樂民鎮相隔,南北分別為本鎮山域、田西兩村相鄰。村內有許多歷史文物,如古民居、還硯亭、東坡樓、蘇東坡贈送寶硯,還有600畝原始生態森林,均為市博物館一級保護文物。

▲ 漢石渠閣瓦硯

▼河頭雙村歷史文物

▲ 市旅遊局一行來到河頭雙村

嶺 / 北 / 調 / 豐 / 村

嶺北鎮的調豐村是湛江市“八大古村”之一,還被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在這裡,雷州半島的歷史沉澱和現代文化可見一斑。這裡歷史文物豐富,現保存有:千年官道、東坡石井、景蘭閣、古民宅群、外翰第(北京大屋)等一大批文物。

▲ 市旅遊局一行來到嶺北調豐村

(湛江市旅遊局第一黨支部書記、副局長張紅斌同志領誓)

湛江市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彭暉同志指出,大力發展紅色旅遊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體現,黃學增紀念館紅色文化底蘊深厚,發展紅色旅遊大有可為。同時,也傳達了市委、市政府擬將黃學增故居打造成紅色旅遊基地的指示精神。當前要深挖掘紅色文化內涵,加快紅色村鎮建設。一是要加強融合發展,結合新農村建設;二是要加強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遊客的吃、住、遊體驗;三是結合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黨團學習教育,打造常學常新的理想信念教育課堂,推進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大眾化、常態化;四是加快創A步伐,提升旅遊專案的品質和服務能力。

(湛江市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彭暉同志上黨課)

隨後

市旅遊局全體幹部

先後到了樂民所城、河頭雙村和嶺北調豐村調研

樂 / 民 / 文 / 明 / 書 / 院

“斯地景勝,有文明之祥”,這是北宋文學家蘇東坡在遂溪縣樂民城留下的優美詞句。後人為了紀念東坡公,在樂民城,也就是現在的樂民鎮,修建了文明書院,文明書院之名由此而來。書院周圍風景秀麗,前面有幾棵高大的古榕,綠葉遮天,如龍盤傘蓋,後面則是修竹滴翠,四季常青。

▲ 市旅遊局一行來到樂民所城

河 / 頭 / 雙 / 村

河頭雙村地處河頭鎮西北部,東為田西林隊,西與樂民鎮相隔,南北分別為本鎮山域、田西兩村相鄰。村內有許多歷史文物,如古民居、還硯亭、東坡樓、蘇東坡贈送寶硯,還有600畝原始生態森林,均為市博物館一級保護文物。

▲ 漢石渠閣瓦硯

▼河頭雙村歷史文物

▲ 市旅遊局一行來到河頭雙村

嶺 / 北 / 調 / 豐 / 村

嶺北鎮的調豐村是湛江市“八大古村”之一,還被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在這裡,雷州半島的歷史沉澱和現代文化可見一斑。這裡歷史文物豐富,現保存有:千年官道、東坡石井、景蘭閣、古民宅群、外翰第(北京大屋)等一大批文物。

▲ 市旅遊局一行來到嶺北調豐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