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語|呼喚現實題材創作 為新時代謳歌

□李春雷

新時代, 新課題。 身為一名紀實文學作家, 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由“高原”到“高峰”, 真正譜寫新時代之“新史記”, 我深感責任重大。

“要繁榮文藝創作, 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相統一, 加強現實題材創作, 不斷推出謳歌党、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黨的十九大報告為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創作指明了方向。 生活是文藝創作的不竭源泉, 只有深入生活、紮根人民, 才能進行無愧於時代的文藝創作。 在創作實踐中, 我深深體會到:走出方寸空間, 走進更廣闊、更基層的現場, 扎實採訪, 精心創作,

才是產生精品力作的關鍵。

面對新時代的新課題, 作家要勇於承擔時代使命, 聆聽時代聲音。 紀實文學作品更應該反映人民生活, 滲透人民精神, 表現人民情感中美好的東西, 讓讀者在審美的愉悅和感動中, 能領悟什麼, 明白什麼, 進而選擇什麼, 堅定什麼。

2017年上半年, 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向新時期黨員幹部的楷模廖俊波學習。 受有關部門委託, 我深入到福建省南平市的幾個縣, 深入採訪挖掘英雄事蹟, 創作了報告文學《初心》。 作品在《人民日報》發表後,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進行了報導, 並被新華社播發, 被全國數十家報刊、數百家網站轉載, 在全國產生良好反響。

紀實文學創作不是缺少題材, 而是缺少發現、缺少表現。

走進人民五彩斑斕的生活, 處處是題材, 如何去選擇符合社會文明發展方向, 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審美要求, 符合市場元素的創作物件, 這不僅需要作家的慧眼發現, 更需要作家去精心表現。

2017年, 習近平總書記就塞罕壩機械林場建設者感人事蹟做出重要指示, 稱其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範例”。 我第一時間趕往現場, 搜集大量第一手資料。 但是, 這個題材創作難度極大, 一是時間跨度大, 前後達五十多年;二是缺少中心人物, 是一個群體典型。 面對這些難題, 如何寫出精品值得深思。

經過反復思考, 我終於對這個題材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實際上, 群體典型比個人典型意義更大。 因為群體是風尚, 是風向, 是方向。 人類文明的更高境界是生態文明,

塞罕壩人在默默無聞中堅守奉獻, 自覺踐行著這個偉大主題, 他們那麼真實、自然, 令人震撼, 讓人敬佩。

目前, 我正在著手創作一部反映塞罕壩精神的長篇紀實文學, 想全力將其打造成精品。 文藝精品創作任重而道遠。 廣大文藝工作者要用一雙善於發現的慧眼, 發現時代英雄;站在藝術的高度, 表現時代英雄, 講好中國故事, 推出精品力作, 為繁榮新時代社會主義文藝春天, 奉上各自的青枝綠葉或姹紫嫣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