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韓國人闖入澳網男單四強 8年前打敗他的中國選手發文:我別比了

2018年澳網1/8決賽中, 韓國21歲新星鄭泫3盤零封前世界第一德約科維奇闖入了男單八強, 之後又闖入男單四強, 創造了亞洲奇跡!

在1月26日舉行的半決賽上, 他最終敗給了37歲的瑞士天王費德勒, 止步澳網男單四強。

▲1月22日, 鄭泫在比賽中回球。 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 攝

與此同時, 一位中國業餘教練陳鑫在自己的朋友圈發了一組照片。 那是8年前的一次青少年比賽中, 當時14歲的陳鑫擊敗了同齡的韓國對手鄭泫獲得冠軍, “別人的14歲, 亞洲亞軍;我的14歲, 亞洲冠軍。 別人的現在, 澳網八強, 我的現在, emmmm, 哈哈哈哈哈!啥也不說, 還是別比了。 ”陳鑫如此描述。 如今, 從勝利者到觀眾的陳鑫只能隔著螢幕豔羨曾經手下敗將的成功。

▲陳鑫朋友圈截圖

隨後, 這條朋友圈內容被瘋狂轉載, 並引起不少球迷圍觀熱議。 紅星新聞記者聯繫上了身在北京的陳鑫, 如今他在北京某俱樂部擔任青少年網球陪練。

對於大家的熱議, 他表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線, 每個人也都有自己手頭的事兒要做, 不用那麼好奇別人的想法是什麼, 你樂樂我樂樂眾樂樂的事兒, 以前的事兒不管是光鮮還是黯淡無光, 都是今日能夠回憶的一種東西……”

8年前, 鄭泫是他手下敗將

“當年他身材還比較矮小”

鄭泫與陳鑫兩人的淵源要追溯到2010年的深圳, 在那年的ITF國際網聯青少年亞洲錦標賽中, 陳鑫擊敗鄭泫收穫了比賽冠軍。

▲昔日的陳鑫(右)和鄭泫 圖據陳鑫朋友圈

現在, 擁有16年球齡、4年教齡、持有國家一級教練員證書的陳鑫,

在多年前便放棄了職業化道路, 在北京某網球俱樂部裡做起了青少年網球陪練。 如今, 他昔日的手下敗將已躋身大滿貫四強。

當鄭泫打入澳網四強後, 紅星新聞記者聯繫上了陳鑫, 對於那則朋友圈的合影, 陳鑫坦言, “我只是蹭了點熱度而已。 ”在跟陳鑫談起與鄭泫相識的過往時, 他說, 兩人初次相識是在2009年的青少年大衛斯杯上。 當年陳鑫13歲, 鄭泫12歲。 “當時我就覺得他能力非常出眾, 雖然當年身材還比較矮小, 但他在速度、力量方面的能力絕對名列前茅。 ”

其實鄭泫的先天條件並不出色, 他有眼疾, 雙眼裸視只有0.6, 醫生建議打網球可以鍛煉視力。 陰差陽錯, 卻又歪打正著。 2008年, 鄭泫贏得埃迪荷國際青少年比賽和橘子碗12歲及以下組別的單打冠軍頭銜,

由此打破紀錄, 成為韓國歷史上第一個擁有埃迪荷冠軍頭銜的球員。 2009年3月, IMG網球與鄭泫兄弟簽約, 隨後兄弟倆一起加入了美國IMG學院·尼克波利泰尼網校。

▲1月24日, 鄭泫在比賽中發球。 新華社記者 李鵬 攝

8年後, 兩人走上不同的路

一個成職業選手,一個上學後當陪練

自從那次深圳別過,陳鑫便逐漸淡出了職業網球圈,後去首都體育學院深造,經過八年光陰流轉,現在的陳鑫拿著國家一級教練證,成為了北京某網球俱樂部的青少年網球陪練。

▲陳鑫如今從事青少年網球教學 受訪者供圖

而鄭泫依然執著於在殘酷的職業網球圈裡拼搏。他在美國的尼克波利泰尼網校訓練,這也是日本網球明星錦織圭一直以來練球的地方。據東亞日報報導,現年62歲的前大韓網球協會會長朱元弘可以說是韓國網球界的“點金勝手”,鄭泫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績,朱元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陳鑫與鄭泫,曾有過交集,之後卻奔著不同的方向,漸行漸遠。近些年,陳鑫開始從事起青少年網球訓練的工作,“我轉教練的近幾年也培養出了全國冠軍,還有北京市大大小小賽事的青少年冠軍。”在他看來,這樣的成績還是蠻值得欣慰的。談及鄭泫在職業道路上的神奇表現,對比自己正在做教練的營生,陳鑫不以為然,他坦言:“教練也是一項神聖的職業,我以前的目標也是未來可以當一個很厲害的教練。”

在陳鑫眼裡,以前在網球賽場上所發生過的事,“不管是鮮亮麗還是黯淡,都可成為回憶的養料。”他說,“過去的決定可能會影響以後的發展,但這都不用執著於過去。未來的路還很長,人生就是在不斷挑戰,這條路不行就換條路走。”

陳鑫性格獨立,有自己的想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線”

當看到陳鑫發出那條朋友圈後,網友們大多都在為兩人8年後不同的人生境遇唏噓不已。

對於陳鑫和鄭泫的故事,央視網球評論員許暘點評犀利,“這樣的故事我聽到過太多。包括前世界第一的休伊特在少年時也來過中國,也輸給過我們同齡的孩子,但勵志的結果卻總是別人的。現在,陳鑫在北京當陪打教球,而那些贏過休伊特的人也早已成為凡人,無人知曉。”

在擊敗杉德葛籣進入半決賽後,鄭泫賽後發表的演講看似平常,但傳遞出的信心和勇氣,值得我們深思:“這是我第一次參加世界級比賽,我試著保持專注享受比賽,這是今天的關鍵。無論接下來面對誰,我都會全力以赴。比賽還沒有結束,希望大家可以一直支持我,我會拿金牌的,謝謝大家。”

對陳鑫和鄭泫這兩位中韓網球運動員如今不同的人生模式,很多爭論已上升到了兩國間網球培訓體系的探討。當記者問及陳鑫對這些討論的看法時,他表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線,每個人也都有自己手頭的事兒要做,不用那麼好奇別人的想法是什麼。”

▲陳鑫近照 受訪者供圖

“我既不是專家,也不是名人,只是一個小老百姓,我也就不評論誰好與不好了,各自安好才是最好的。成功的人我們點贊,沒成功的人我們忽略掉就行,畢竟站在頂尖的人是少數。”陳鑫的回答,充滿與世無爭的態度。說起自己的性格,陳鑫表示,“我從小就不在爸媽身邊,都是跟教練在一起,是教練把我帶大的。所以,我的性格一直比較獨立”。

我們如何能出一個“鄭泫”?

陳鑫:迎難而上,萬一實現了呢

日本有錦織圭,現在韓國又出了鄭泫。不過,在去年的美網賽場上,中國浙江小將吳易昺在青年組賽一併斬獲男雙、男單兩項桂冠的傳奇經歷,也讓中國男網這塊貧瘠的土地看到了新的希望。但體壇+的報導中提到,付饒博士提醒:“中國男子網球畢竟缺乏歷史、傳承和底蘊,而日本和韓國早已具備打入過前100甚至前50位的經驗,後人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跳躍。”

▲1月24日,鄭泫在比賽中回球。 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 攝

從運動員轉成教練員後,陳鑫對於網球的發展有了更多不同的認識,“我從小就從事這個行業,在我看來無論是網球還是其他項目,個人的力量都是渺小的。幹什麼事都會遇到困難,但總要有人去迎難而上。有的人上去了,但多數人會下來,這很正常。”

在他看來,運動員最可怕的就是一開始便陷入“比較”的行列,“我們可以統計資料分析資料,然後再去借鑒改進。”現在,正在陳鑫手下參訓的隊員裡有很多都還在職業賽場上,“他們都很努力,我也希望他們能為國爭光,為自己爭光。但要做好確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不過值得他們去堅持,萬一就實現了呢?”

▲陳鑫近照 受訪者供圖

紅星新聞記者丨張涵

一個成職業選手,一個上學後當陪練

自從那次深圳別過,陳鑫便逐漸淡出了職業網球圈,後去首都體育學院深造,經過八年光陰流轉,現在的陳鑫拿著國家一級教練證,成為了北京某網球俱樂部的青少年網球陪練。

▲陳鑫如今從事青少年網球教學 受訪者供圖

而鄭泫依然執著於在殘酷的職業網球圈裡拼搏。他在美國的尼克波利泰尼網校訓練,這也是日本網球明星錦織圭一直以來練球的地方。據東亞日報報導,現年62歲的前大韓網球協會會長朱元弘可以說是韓國網球界的“點金勝手”,鄭泫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績,朱元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陳鑫與鄭泫,曾有過交集,之後卻奔著不同的方向,漸行漸遠。近些年,陳鑫開始從事起青少年網球訓練的工作,“我轉教練的近幾年也培養出了全國冠軍,還有北京市大大小小賽事的青少年冠軍。”在他看來,這樣的成績還是蠻值得欣慰的。談及鄭泫在職業道路上的神奇表現,對比自己正在做教練的營生,陳鑫不以為然,他坦言:“教練也是一項神聖的職業,我以前的目標也是未來可以當一個很厲害的教練。”

在陳鑫眼裡,以前在網球賽場上所發生過的事,“不管是鮮亮麗還是黯淡,都可成為回憶的養料。”他說,“過去的決定可能會影響以後的發展,但這都不用執著於過去。未來的路還很長,人生就是在不斷挑戰,這條路不行就換條路走。”

陳鑫性格獨立,有自己的想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線”

當看到陳鑫發出那條朋友圈後,網友們大多都在為兩人8年後不同的人生境遇唏噓不已。

對於陳鑫和鄭泫的故事,央視網球評論員許暘點評犀利,“這樣的故事我聽到過太多。包括前世界第一的休伊特在少年時也來過中國,也輸給過我們同齡的孩子,但勵志的結果卻總是別人的。現在,陳鑫在北京當陪打教球,而那些贏過休伊特的人也早已成為凡人,無人知曉。”

在擊敗杉德葛籣進入半決賽後,鄭泫賽後發表的演講看似平常,但傳遞出的信心和勇氣,值得我們深思:“這是我第一次參加世界級比賽,我試著保持專注享受比賽,這是今天的關鍵。無論接下來面對誰,我都會全力以赴。比賽還沒有結束,希望大家可以一直支持我,我會拿金牌的,謝謝大家。”

對陳鑫和鄭泫這兩位中韓網球運動員如今不同的人生模式,很多爭論已上升到了兩國間網球培訓體系的探討。當記者問及陳鑫對這些討論的看法時,他表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線,每個人也都有自己手頭的事兒要做,不用那麼好奇別人的想法是什麼。”

▲陳鑫近照 受訪者供圖

“我既不是專家,也不是名人,只是一個小老百姓,我也就不評論誰好與不好了,各自安好才是最好的。成功的人我們點贊,沒成功的人我們忽略掉就行,畢竟站在頂尖的人是少數。”陳鑫的回答,充滿與世無爭的態度。說起自己的性格,陳鑫表示,“我從小就不在爸媽身邊,都是跟教練在一起,是教練把我帶大的。所以,我的性格一直比較獨立”。

我們如何能出一個“鄭泫”?

陳鑫:迎難而上,萬一實現了呢

日本有錦織圭,現在韓國又出了鄭泫。不過,在去年的美網賽場上,中國浙江小將吳易昺在青年組賽一併斬獲男雙、男單兩項桂冠的傳奇經歷,也讓中國男網這塊貧瘠的土地看到了新的希望。但體壇+的報導中提到,付饒博士提醒:“中國男子網球畢竟缺乏歷史、傳承和底蘊,而日本和韓國早已具備打入過前100甚至前50位的經驗,後人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跳躍。”

▲1月24日,鄭泫在比賽中回球。 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 攝

從運動員轉成教練員後,陳鑫對於網球的發展有了更多不同的認識,“我從小就從事這個行業,在我看來無論是網球還是其他項目,個人的力量都是渺小的。幹什麼事都會遇到困難,但總要有人去迎難而上。有的人上去了,但多數人會下來,這很正常。”

在他看來,運動員最可怕的就是一開始便陷入“比較”的行列,“我們可以統計資料分析資料,然後再去借鑒改進。”現在,正在陳鑫手下參訓的隊員裡有很多都還在職業賽場上,“他們都很努力,我也希望他們能為國爭光,為自己爭光。但要做好確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不過值得他們去堅持,萬一就實現了呢?”

▲陳鑫近照 受訪者供圖

紅星新聞記者丨張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