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聚焦省“兩會”|宛新平:用履職碩果昇華“好人”之“好”

根據安徽省文明辦提供的資訊, 新一屆省人大代表中, 各級好人和道德模範共有19人中, “中國好人”8人。 省政協委員中, “好人”委員有2位, 其中餘竹雲獲得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周東紅榮登中國好人榜。 (中安線上1月25日刊發:21名“好人”代表委員繪成安徽兩會靚麗風景)

21位各級“好人”進入代表委員行列, 選民和界別協商中, 絕非只看中他們的“好人”身份, 更看重的是他們為人民代言的履職能力。 從記者的報導中, 我們可以看到, 他們不僅十分珍惜自身的“好人”榮譽, 更能很快地“華麗轉身”, 適應代表委員的新身份,

積極努力地做好新的工作。

比如, “中國好人”朱曉麗代表結合自身工作, 所提的增加皖北地區民警編制, 不留編, 不空編的建議案, 恰是打造平安安徽的細節落實, 就很有見地。

又比如“安徽好人”董思記代表, 頭年當省人大代表, 一下子就帶來了3份建議案, 而且是從不同角度深入關注教育。 他關於全面推動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教師無校籍改革, 可以說是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以及刹住擇校風的根本性舉措。

從這些進入代表委員行列的“好人”身上, 我們可以看到, “好人”之“好”, 不僅體現在道德層面, 而且也體現在政治意識和大局意識上, 體現在他們較強的參政議政意識和能力上。 兩會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和表達訴求的平臺,

作為代表委員, 必須有較高的道德素質, 這自不待言。 但這還只是做好代表委員的前提條件, 要當好人民的代言人, 還得有較高的履職能力, 有較強的參政議政意識。

兩會不是先進模範的表彰大會, 到這裡來, 不僅要帶來民眾的訴求, 還要代表民眾對政府的工作提出有見地的, 可操作性強的意見和建議, 對政府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還要批評、質詢, 如果沒有相當的能力, 很難盡責履職。

當選省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21位“好人”, 是從全省40萬各級各類好人中脫穎而出的。 如果“好人”也算一個界別的話, 那40萬人中產生21位代表委員, 並不算多。 他們之所以能從40萬人中脫穎而出, 主要靠的不是他們身上的“好人”光環, 而是他們參政議政的能力。

好人之“好”, 就好在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各有側重地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而“民主”作為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兩會最核心的主題。 可以說, 兩會就是民主政治的最大平臺, 兩會中“好人”代表委員的模範履職, 正是在這個大平臺上用自己的行動為社會主義民主的建設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同時也在昇華自己的“好人”之“好”。

努力吧, “好人”代表委員!相信你們一定能用自己模範履職的碩果, 為“好人”增光添彩, 讓“好人”在更寬廣的領域, 向社會展示“好人”之“好”。 (宛新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