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海還將建哪些軌交線?春運保障有何妙招?權威答案都在這

上海未來將建幾條地鐵線?9、16號線如何緩解擁擠?BRT工程的進展情況如何?中運量71路公交今年將有哪些優化調整?整治“克隆車”和拒載又將會有哪些新措施?

市交通委副主任楊小溪今天做客“上海發佈”“兩會微訪談”, 一起來看權威答案吧!

交通系統全面動員, 保障市民出行安全便捷

昨夜今晨的大雪給讓申城披上銀裝, 楊小溪說, 交通系統重點關注的是:

①道路保障, 所有的高速路、快速路包括高架進入緊急狀態,

養護搶險隊伍辛勤工作了兩天一夜, 400名武警官兵和500名建設者趕來增援。 楊浦、南浦、徐浦、盧浦大橋從淩晨12點半開始到上午5點10分完成清化任務;各區路政養護工人確保區相關道路的乾淨。

②軌道交通, 在17號線、16號線、11號線, 3、4號線的高架路段, 申通地鐵集團全員上崗, 預案到位, 人工力量到位。 昨天晚上凍了11幅道岔, 全部在頭班車發車之前清理結束, 沒有一輛因為冰雪延誤影響上班通行。

③地面公交和水上輪渡, 輪渡工人備足防滑草墊、麻袋;地面公交15000多台車, 基本實現正常運營, 淩晨4點左右全部出車投入運行。

2035年前, 規劃建設20餘條城際線、25條市區線、近30條局域線

楊小溪說, 根據《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 上海市按照“一張網、多模式、廣覆蓋、高集約”的規劃理念, 規劃在既有軌道交通和常規公交系統基礎上, 構建由鐵路、城市軌道、常規公交和輔助公交等構成的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統, 形成城際線、市區線、局域線等3個層次的軌道交通網絡, 提供因地制宜的公共交通服務。

(點擊可查看大圖)

城際線包括城際鐵路、市域鐵路、軌道快線等線路形式, 規劃21條左右線路, 約1000公里, 服務於主城區與新城及近滬城鎮、新城之間的快速、中長距離聯繫, 並兼顧主要新市鎮。

市區線包括地鐵、輕軌等線路形式, 規劃25條線路, 約1000公里。 地鐵服務高度密集發展的主城區, 滿足大運量、高頻率和高可靠性的公交需求。 輕軌服務於較高程度密集發展的主城區次級客運走廊, 與地鐵共同構成城市軌道網路。

局域線包括現代有軌電車、膠輪系統等線路形式, 作為大容量快速軌道交通的補充和接駁, 或服務局部地區普通客流、中客流走廊, 提升地區公交服務水準。 局域線規劃總里程約1000公里, 規劃在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南匯、金山、城橋、惠南等城鎮圈內部構建以中運量軌道和中運量公交為骨幹的局域公共交通網絡,

並沿主要客流走廊構建跨城鎮圈、主城片區和城鎮圈之間的骨幹線路, 提高主城片區、新城、核心鎮和中心鎮的軌道交通服務水準。

今年將建成這些軌交線路!

今年計畫建成軌交5號線南延伸段, 13號線二期和三期等41公里線路。 此外, 10號線二期已進入裝修安裝階段, 14號、15號、18號線也將全面進入施工階段。

9、16號線如何緩解擁擠?

很多網友關注9號線和16號線的運力問題,楊小溪說,目前軌交客流增長勢頭確實非常迅猛,工作日超過1100萬成為常態,昨天雨雪天氣也達1059萬。目前,9號線工作日客流突破了100萬,高峰時段新城往中心城區方向的客流非常密集。為此,申通地鐵集團將增能提效作為當前一項重點任務,採取增購列車、擴建設施、加密班次等措施提升運送能力。

目前9號線已經配車83輛,是整個網路最高的;高峰時段發車班次達到2分半,16號線也已達到3分半。後續隨著新車逐步到位,還將進一步提高運能。但是,線路的運送能力還是有極限的,未來將通過網路持續建設和優化,系統提升重點區域交通配套服務能力。

各條地鐵空調風量、溫度不均勻、舒適度不夠怎麼辦?

楊小溪說:上海以前老的地鐵設計標準比較低,沒有制暖功能,通風量也較小,在人多擁擠情況下乘客體驗較差。但隨著服務標準的不斷提升,新購的車輛在環境控制方面做了很多改進。列車空調採取自動控制方式,根據車外環境溫度計算出合適的車廂目標溫度,根據目前情況,一般14度以下將系統會自動啟動取暖、26度以上將開始製冷,在風量等方面也進行了加大,並在夏冬兩季還會採取自動調整和人工精調相結合的措施。

對於月臺方面,市衛計委、市交通委和申通地鐵集團專門對地鐵車站的空調環境標準進行了研究,在通風量、溫度和微生物控制等方面更加細化要求,進一步改善地下空間環境,提高乘客出行的滿意度。

奉賢、閔行市民請注意,你們關心的BRT工程進展情況在裡!

楊小溪說:奉賢快速公交項目一期(南橋—沈杜公路)已於2017年底基本完成土建工程,預計今年試運營。為了維護BRT行車秩序,確保行車安全,提高通行效率和承運能力,市交通委與市公安局正在商討相關道路專用路權管理措施,近日將向社會正式發佈。

今年將調整中運量71路周邊配套換乘線路

楊小溪說,與中運量公交71路無縫銜接(同月臺換乘)的兩條配套接駁支線——71路支線1(原1250路)、71路支線2(原1251路)已於2017年12月28日正式開通運營,既方便了天山路、仙霞路沿線新村居民出行至市中心區域,同時又極大便利了老年及特殊乘客同站零距離換乘。

本著進一步實現71路運營效率最大化的原則,將在2017年線路優化的基礎上,對銜接愛博家園與徐涇地區至71路換乘的客流需求進行調研,方案一旦成熟將納入2018年線路計畫中予以操作實施。

今年春運,上海將這樣加強保障!

針對2018年春運本市相關單位如何加強運力保障的問題,楊小溪說:據預測,今年春運期間,本市省際旅客到發總量將達到4601萬人次,預計發送總量將達2518.2萬人次。春節前一周將為客流發送高峰期,節後第6天至第9天為客流到達高峰期。

為確保春運工作平穩有序推進,全市各相關單位正完善聯動工作機制。鐵路、公路、民航、水路等各系統系統根據前期的客流預測和氣候特點,合理安排運能,制定周密的客運計畫,各項運力儲備均已相應到位。春運期間,各系統還將努力挖潛增能,積極應對突發大客流等情況,並對突發自然災害做好充分準備,盡最大限度保證運能供應。

春運專線、“雙頭班地鐵”、應急計程車……上海為春運準備好了

楊小溪說,為保障春運,上海的市域交通系統做足準備:專門開設了春運專線,組織了3000輛應急計程車,客流高峰期軌道交通將採取重點車站“延時加開”、“雙頭班車”方案,確保公共交通在車站、碼頭、機場等重點交通樞紐以及大型活動場所的銜接疏運。

同時,加強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堅決做好安全防範;做好氣象條件影響航班運營的應對措施;同時,鐵路和公路系統增開售票視窗,延長售票時間,充分運用網路等手段,積極在客運場站碼頭開闢務工人員在內的購票乘車綠色通道,為老年乘車的購票提供便利,提供醫療服務點、手機加油站等人性化服務。

今年將繼續重點整治“克隆車”和拒載

楊小溪說,去年運用“大資料"排查鎖定的手段對“克隆車”進行精准打擊,同時統一“亮燈”抓“克隆車”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前兩天交通和公安部門還聯手取締了一個“克隆車”制假窩點。

下一步,會繼續梳理市民投訴舉報資訊、並依託公安街面監控資訊排查,來精准定位抓“克隆車”,並會在重點區域繼續開展“亮燈” 執法,查處“克隆車”。同時對出租行業一些頑症保持高壓態勢,如拒載、繞道、多收費等,一方面進一步加大日常檢查頻次和力度,市民的舉報,只要查實就堅決進行整治。

上海市交通委宣教中心

9、16號線如何緩解擁擠?

很多網友關注9號線和16號線的運力問題,楊小溪說,目前軌交客流增長勢頭確實非常迅猛,工作日超過1100萬成為常態,昨天雨雪天氣也達1059萬。目前,9號線工作日客流突破了100萬,高峰時段新城往中心城區方向的客流非常密集。為此,申通地鐵集團將增能提效作為當前一項重點任務,採取增購列車、擴建設施、加密班次等措施提升運送能力。

目前9號線已經配車83輛,是整個網路最高的;高峰時段發車班次達到2分半,16號線也已達到3分半。後續隨著新車逐步到位,還將進一步提高運能。但是,線路的運送能力還是有極限的,未來將通過網路持續建設和優化,系統提升重點區域交通配套服務能力。

各條地鐵空調風量、溫度不均勻、舒適度不夠怎麼辦?

楊小溪說:上海以前老的地鐵設計標準比較低,沒有制暖功能,通風量也較小,在人多擁擠情況下乘客體驗較差。但隨著服務標準的不斷提升,新購的車輛在環境控制方面做了很多改進。列車空調採取自動控制方式,根據車外環境溫度計算出合適的車廂目標溫度,根據目前情況,一般14度以下將系統會自動啟動取暖、26度以上將開始製冷,在風量等方面也進行了加大,並在夏冬兩季還會採取自動調整和人工精調相結合的措施。

對於月臺方面,市衛計委、市交通委和申通地鐵集團專門對地鐵車站的空調環境標準進行了研究,在通風量、溫度和微生物控制等方面更加細化要求,進一步改善地下空間環境,提高乘客出行的滿意度。

奉賢、閔行市民請注意,你們關心的BRT工程進展情況在裡!

楊小溪說:奉賢快速公交項目一期(南橋—沈杜公路)已於2017年底基本完成土建工程,預計今年試運營。為了維護BRT行車秩序,確保行車安全,提高通行效率和承運能力,市交通委與市公安局正在商討相關道路專用路權管理措施,近日將向社會正式發佈。

今年將調整中運量71路周邊配套換乘線路

楊小溪說,與中運量公交71路無縫銜接(同月臺換乘)的兩條配套接駁支線——71路支線1(原1250路)、71路支線2(原1251路)已於2017年12月28日正式開通運營,既方便了天山路、仙霞路沿線新村居民出行至市中心區域,同時又極大便利了老年及特殊乘客同站零距離換乘。

本著進一步實現71路運營效率最大化的原則,將在2017年線路優化的基礎上,對銜接愛博家園與徐涇地區至71路換乘的客流需求進行調研,方案一旦成熟將納入2018年線路計畫中予以操作實施。

今年春運,上海將這樣加強保障!

針對2018年春運本市相關單位如何加強運力保障的問題,楊小溪說:據預測,今年春運期間,本市省際旅客到發總量將達到4601萬人次,預計發送總量將達2518.2萬人次。春節前一周將為客流發送高峰期,節後第6天至第9天為客流到達高峰期。

為確保春運工作平穩有序推進,全市各相關單位正完善聯動工作機制。鐵路、公路、民航、水路等各系統系統根據前期的客流預測和氣候特點,合理安排運能,制定周密的客運計畫,各項運力儲備均已相應到位。春運期間,各系統還將努力挖潛增能,積極應對突發大客流等情況,並對突發自然災害做好充分準備,盡最大限度保證運能供應。

春運專線、“雙頭班地鐵”、應急計程車……上海為春運準備好了

楊小溪說,為保障春運,上海的市域交通系統做足準備:專門開設了春運專線,組織了3000輛應急計程車,客流高峰期軌道交通將採取重點車站“延時加開”、“雙頭班車”方案,確保公共交通在車站、碼頭、機場等重點交通樞紐以及大型活動場所的銜接疏運。

同時,加強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堅決做好安全防範;做好氣象條件影響航班運營的應對措施;同時,鐵路和公路系統增開售票視窗,延長售票時間,充分運用網路等手段,積極在客運場站碼頭開闢務工人員在內的購票乘車綠色通道,為老年乘車的購票提供便利,提供醫療服務點、手機加油站等人性化服務。

今年將繼續重點整治“克隆車”和拒載

楊小溪說,去年運用“大資料"排查鎖定的手段對“克隆車”進行精准打擊,同時統一“亮燈”抓“克隆車”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前兩天交通和公安部門還聯手取締了一個“克隆車”制假窩點。

下一步,會繼續梳理市民投訴舉報資訊、並依託公安街面監控資訊排查,來精准定位抓“克隆車”,並會在重點區域繼續開展“亮燈” 執法,查處“克隆車”。同時對出租行業一些頑症保持高壓態勢,如拒載、繞道、多收費等,一方面進一步加大日常檢查頻次和力度,市民的舉報,只要查實就堅決進行整治。

上海市交通委宣教中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