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懂這個道理,難怪你每天只拿三千塊,別人工資高的原因在這裡

曾經有個做業務的姑娘問我公司有沒有文員的空缺, 比如去列印標書, 做個領導助理之類, 做業務壓力有點兒大。 礙于同一公司的同事關係,

加上我負責人資, 並不能完全把話說開, 只能安慰姑娘業務前途遠大。

前幾天看書又看到這個問題, 我們來談談業務怎麼前途遠大吧。

我們來看個小故事。

青蛙開了家公司, 是做各種保險代理銷售的。 青蛙忙不過來, 就讓蝸牛來幫忙。 青蛙的公司做的是保險業務, 業務有很多種形式, 打電話推銷、通過各種關係陌拜等等。 剛開始, 青蛙給了一些資源, 加上蝸牛努力又聰明, 所以蝸牛不久就轉正了。

蜻蜓也來到青蛙的公司工作, 剛開始, 蜻蜓是覺得蝸牛能拿這麼多, 我肯定也可以啊, 幹勁兒十足。 過了兩個月, 蜻蜓的工作有起色了, 但是比蝸牛還是少拿一點, 蜻蜓不大開心。

公司的人越來越多, 業務也越來越好。

有的人來的比蜻蜓還晚, 卻比蜻蜓拿的多。 蜻蜓開始不那麼淡定了。

公司來的人多了, 大家都沒空整理合同, 亂糟糟的, 重要的是還弄丟了幾份客戶資料。 人多了, 大家也提了更多待遇, 什麼社保公積金啊都要交, 怎麼辦呢, 公司缺文員啊。

蜻蜓看到了這個機會, 想要轉文員。 文員多輕鬆啊, 活兒少, 不用整天飛來飛去的。

蜻蜓要不要轉呢?她在猶豫。

蝸牛的工作成績非常優秀, 大家都佩服他, 加上他又會來事, 能顧全大局, 不小心眼兒, 不久公司擴張, 青蛙就讓蝸牛帶了五個人的小團隊, 蝸牛的工資也了一番。

蜻蜓呢, 因為覺得做業務太辛苦, 還是轉內勤啦。 做著每天固定的那點兒工作, 拿著每月的二兩銀子。

過年了, 青蛙要給公司的人調薪, 蝸牛因為帶團隊優秀, 加上工作業績突出, 公司不光獎勵了每月兩千銀子的調薪。 蝸牛手下的小蝸牛工資也開始往上漲, 最少的也是每月五百個銅錢。

蜻蜓聽到調薪的資訊很開心——總要馬上輪到了吧, 她心裡這麼想。 盼了一周也沒聽到消息。

她不開心了。 去找老闆青蛙談判。

為什麼我來這麼久了, 比我晚來的都漲工資了, 我沒有漲呢?

青蛙, 漲得都是業務啊。 業務為公司掙了多少錢, 漲工資給獎金都是應該的。 你的工資還是他們掙的呢, 你的職位就是給他們服務才有的, 沒有他們掙錢, 公司哪裡有錢養著你?

蜻蜓不開心了。 我也做了很多工作啊, 我也沒有少幹活兒啊。 青蛙:你做的哪些工作是掙錢的?你為公司創造利潤了嗎?

蜻蜓無語。

再過了一年, 蝸牛的工資又漲了一輪, 因為物價上升的厲害, 老闆青蛙給蜻蜓批了每月200個銅板的物價補貼。 蜻蜓不大開心, 想換工作, 發現同類型的崗位, 薪酬都差不多, 地方還很偏僻。

又過了一年, 蝸牛晉升了總監, 還給配了一台車, 他再也不用害羞自己爬的慢了。 蜻蜓也終於做了主管, 有了一個兵, 工資給漲了500個銅盤, 跟蝸牛晉升加的5000兩銀子相比, 只是十分之一。 蝸牛的第一批兵已經有人做主管了, 這些主管的兵平均每月的工資都要比蜻蜓高一大截。

看完這個故事, 你明白了嗎。 蜻蜓如果繼續做業務,哪怕爬的慢,也有可能會成為蝸牛的小主管,機會和銀子都少不了。做內勤晉升機會少,工資也長得慢。

仔細想想就沒什麼好奇怪的,蝸牛的做是業務,屬於一線部門,是公司的盈利部門。公司有了漲薪預算,會優先考慮一線部門。同是業務部門也是一個公司擴張最快的部門,擴張意味著人員的增加,意味管理層職位的產生,主管、經理、總監、總裁。

從人力資源角度來講,一個公司的職能部門——不管是財務、人資,還是內勤和行政——是根據業務部門的人員配比來的。一個公司發展穩定了只有五十人,老闆不會配五個內勤,一個都嫌多,有的直接讓出納兼著。

那麼職能部門的職位晉升呢?很明顯,是受公司業務發展的水準限制的。通常,因為職能部門的壓力小,工作確定性較多,大家認為比較穩定,所以想找這類工作的人很多,因而競爭壓力並不小。

再往深了說,薪酬方面,有的公司會有陽光普照,全員調薪,調的都差不多。這種通常是因為物價水準上升,員工生存成本提高,公司為了避免人員流失的做法。

有的公司是有側重的調薪。公司在做年度預算的時候,會把下一年的漲薪考慮進去。這塊蛋糕多給了職能部門,業務部門就要罵娘的,老闆怎麼會看不見呢?他會優先考慮誰,不用我說了吧。

看完這篇,有同樣困惑的你知道怎麼做了嗎?不管什麼行業,越靠近公司盈利,越靠近核心部門,距離升職加薪就越近。當年的那個姑娘,我真的沒有敷衍你,業務確實錢途遠大。

真羡慕你們,這麼年輕就能看到這篇文章,如果我早五年看清這個道理該多好。_(:з」∠)_

蜻蜓如果繼續做業務,哪怕爬的慢,也有可能會成為蝸牛的小主管,機會和銀子都少不了。做內勤晉升機會少,工資也長得慢。

仔細想想就沒什麼好奇怪的,蝸牛的做是業務,屬於一線部門,是公司的盈利部門。公司有了漲薪預算,會優先考慮一線部門。同是業務部門也是一個公司擴張最快的部門,擴張意味著人員的增加,意味管理層職位的產生,主管、經理、總監、總裁。

從人力資源角度來講,一個公司的職能部門——不管是財務、人資,還是內勤和行政——是根據業務部門的人員配比來的。一個公司發展穩定了只有五十人,老闆不會配五個內勤,一個都嫌多,有的直接讓出納兼著。

那麼職能部門的職位晉升呢?很明顯,是受公司業務發展的水準限制的。通常,因為職能部門的壓力小,工作確定性較多,大家認為比較穩定,所以想找這類工作的人很多,因而競爭壓力並不小。

再往深了說,薪酬方面,有的公司會有陽光普照,全員調薪,調的都差不多。這種通常是因為物價水準上升,員工生存成本提高,公司為了避免人員流失的做法。

有的公司是有側重的調薪。公司在做年度預算的時候,會把下一年的漲薪考慮進去。這塊蛋糕多給了職能部門,業務部門就要罵娘的,老闆怎麼會看不見呢?他會優先考慮誰,不用我說了吧。

看完這篇,有同樣困惑的你知道怎麼做了嗎?不管什麼行業,越靠近公司盈利,越靠近核心部門,距離升職加薪就越近。當年的那個姑娘,我真的沒有敷衍你,業務確實錢途遠大。

真羡慕你們,這麼年輕就能看到這篇文章,如果我早五年看清這個道理該多好。_(:з」∠)_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