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長沙胸懷②丨李述初:助力全省鄉村振興,長沙要在精細化上做標杆

編者按

豪情滿懷赴“兩會”, 共建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 作為湖南省會, 長沙在未來如何更好地發揮輻射帶動、示範引領效應, 展現“長沙胸懷, 省會氣派”?在2018年湖南省“兩會”隆重召開之際, 星辰全媒體記者走進代表委員駐地, 邀請代表委員走進星辰演播廳, 請他們講述省會長沙故事, 展示湖南情懷。

人物名片

點擊下圖查看報告視頻↓↓↓

觀點提要

長沙要在鄉村振興領域

打造全省的標杆。

訪談時間

“湖南作為一個農業大省, 從農業大省邁向農業強省, 離不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完善。 ” 湖南省政協委員李述初認為, 湖南目前處於從傳統農業向以精細農業為特色的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時期, 亟待建立健全與之相適應的社會化服務體系。

李述初出生于長沙寧鄉流沙河, 是個“不安分”的農民。 他開過餐館, 挖過河沙, 最後卻選擇與流沙河土花豬結緣, 將產自寧鄉流沙河一帶的“寧鄉豬”做精做細, 打造成豬肉行業的金字招牌, 蜚聲海內外。 因此, 李述初最關注的話題就是鄉村振興。

李述初告訴星辰全媒體記者, 當前湖南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還有待完善, 頂層設計及頂層運營管理滯後, 需要更切實有力的措施;市場化及民間性服務主體整體實力不強,

服務層次與品質有待提升;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薄弱, 不足以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中發揮基礎性作用。 受這些因素影響, 湖南農業發展還難以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需要。

“湖南邁向農業強省, 實施鄉村振興, 最大短板是粗放。 ”李述初對星辰全媒體記者說, 粗放體現在手段上的粗放及農業的標準化滯後。 完善湖南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有助於開啟湖南精細農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新農人時代。 同時, 也有利於精准扶貧的有效實施, 以產業為推手, 讓農戶從“輸血”變為“造血”, 形成長效的精准脫貧機制。

“長沙要在鄉村振興領域打造全省的標杆。 ”李述初認為,

長沙目前已經具備較好的經濟基礎, 有更強的實力, 在全省樹立起精細化農業的標杆。 他建議, 有關部門能加強對全湖南省涉農行業協會、商會等社團組織引導、指導、服務與管理, 促進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與良好運營;同時, 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標準體系建設, 助推全省精細農業發展及農業現代化, 服務全省鄉村振興戰略, 助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由農業大省加速向農業強省邁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