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火與怒》節選:誰才是吐槽大會的終極BOSS

【2018年剛剛在凜冽的冷空氣裡探出頭來, 美國政壇的火藥桶便被徹底點燃。 一本新書橫空出世, 不但令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前首席戰略師班農反目成仇, 更使白宮不和諧的內幕暴露在世人眼前。 曾為默多克撰寫傳記的美國作家、記者邁克爾·沃爾夫2018年推出新著《火與怒:特朗普的白宮內幕》。

儘管特朗普矢口否認曾給沃爾夫進入白宮收集素材打開方便之門, 並稱該書為“虛構作品”, 但《火與怒》在美國卷起的政治風暴卻是真實可見的, 而且也將給特朗普政府未來運作帶來現實的衝擊。 因此觀察者網選取該書部分章節連載,

以饗讀者。 本文為第三部分。 】

要論製造混亂, 導致白宮無法正常運作, 沒有什麼因素能比得上特朗普本人的舉動。 當上總統後, 他其實並不理解茲事體大的含義。 以往的美國總統大多在政壇摸爬滾打多年, 經歷了從小卒到元首的蛻變, 他們突然享受起帝王般的待遇, 面對隨時起飛的專機和廊下待命的謀士, 心中難免有點惶恐之感。 但對於特朗普而言, 這一切與從前在特朗普大廈的生活並無太大差別, 甚至反而沒那麼闊綽、那麼對胃口。

事實上, 特朗普不但覺得白宮生活令他心煩, 甚至還有些害怕。 每天晚上, 他回到屬於自己的臥室——特朗普是甘迺迪之後第一個與夫人分房睡的總統。 剛開始那段時間,

他要求添置兩台電視總裁傑夫·朱克不忠不義。

雖然朱克曾擔任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的娛樂頻道總監, 但特朗普表示他出品的《飛黃騰達》節目完全是自己的功勞, 而且多虧自己出面朱克才能在CNN謀到職位。 “是的, 是我做的, ”特朗普又開始重複他如何在CNN母公司的高級晚宴上提攜朱克的故事, “也許我真不該幫他, 因為朱克的腦子真不太好使, 但我總忍不住證明自己的社交能力。 ”結果, 朱克卻用“無比噁心”的通俄門和與妓女大玩“黃金浴”的黑材料報答特朗普。

把朱克大大批判一番之後, 總統先生又開始糾結“黃金浴”究竟是什麼玩意兒。 他說這不過是媒體“逼宮”的小把戲, 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得逞。 這群媒體輸掉了選舉,

因而痛恨贏家特朗普, 所以明目張膽傳播徹頭徹尾的謊言, 比如說那一期《時代》週刊的封面人物是史蒂夫·班農, 稱他才是真正的總統。 特朗普厲聲問道:“你覺得史蒂夫·班農能對我有多大影響力?”他重複了一遍問題, 又自己給出了答案:“沒有!完全沒有!”

他還不忘提醒電話線另一端的人, 自己才是有史以來登上《時代》週刊次數最多的人。 在特朗普口中, 女婿庫什納對他的影響力同樣為零, 畢竟年輕人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

特朗普不待對方應答便連珠炮般地說, 媒體不僅傷害了他個人, 也削弱了他談判的能力, 進而傷害了整個國家。 他還提到了《週六夜現場》節目, 批評它自以為幽默, 但其實會傷害所有美國人。 儘管特朗普知道《週六夜現場》這檔節目的看點就是懟自己,

但還是認為它過於尖酸刻薄。 他認為這屬於“假喜劇”。 特朗普回顧歷史發現, 歷任總統從未遭到媒體如此對待, 即便飽受不公待遇的尼克森也沒這麼慘。 “凱莉安(康威)把這些都記錄下來了, 她很客觀公正。 你可以看看。 ”

特朗普說, 自己阻止了年價值7億美元的就業崗位流向墨西哥, 但媒體卻報導他披著浴袍在白宮散步, “但根本沒這回事, 因為我從來不穿浴袍, 我才不會穿浴袍呢, 壓根不是那種人。 ”媒體的作為就是要破壞白宮的威嚴, 而“威嚴是很重要的”。 不過“以前從不給主動我打電話”的默多克, 現在一天到晚給我打電話。 這件事應該傳遞了一些資訊。

這通電話持續了26分鐘。

白宮幕僚長若是能力不強, 就無法在政府內部形成上下有序的結構, 只能成為眾人爭相巴結的對象。 白宮工作由任務導向型變為回饋導向型——任何事情只要能吸引上司的注意, 下屬就趨之若鶩。 為了爭奪特朗普王座背後的實權, 普利巴斯、班農和庫什納彼此勾心鬥角, 而白宮副幕僚長凱蒂·沃爾什不幸成為了這場爭鬥的焦點。

沃爾什來自共和黨全國委員會, 她似乎代表著共和黨的某種理想形象:乾淨俐落、活潑敏銳、井然有序、雷厲風行。 她為人正直、不苟言笑, 把工作才幹和組織能力擺在比意識形態更重要的位置上, 可以說是專業政客的典範。 沃爾什迅速意識到, “三位管事先生”各有一套討總統喜歡的辦法。 班農善於策劃“X你大爺”式的蠻橫攻勢;普利巴斯能得到國會領袖的恭維;庫什納則不乏商界精英的認可。 特朗普希望把這些特質集于總統一身,他既要打破舊制度,又要國會追著自己求籤字,還想獲得紐約大人物們的愛戴。他無法理解自己為什麼不能三者兼得。

從特朗普競選團隊踏入白宮的那刻起,沃爾什就發現整個團隊從管理特朗普變成了被特朗普管理。儘管特朗普提出了幾代人從未見識的、最離經叛道的言論,但對於如何將尖刻言論變成現實政策他毫無概念。

向特朗普提意見是件技術活,這是特朗普的核心問題,涉及其執政的方方面面:他處理資訊的方式與眾不同,他不讀檔,連掃都懶得掃一眼,有些人認為他其實算半個文盲。他非常相信自己的專業知識,哪怕根本牛頭不對馬嘴,也不願依靠他人。他時常感到十分自信,但也同樣經常感到無能為力,為了掩飾不安全感只好憑本能怒噴一通,哪怕內心再糊塗也要裝得仿佛有明確、強大的直覺做引導。沃爾什說,揣摩上意“就跟猜小孩的心思一樣。”

執政一年,特朗普送走了哪些“戰友”?

截至簽發移民行政令之後的第二個週末,特朗普手下的三大謀士已經開始公開衝突了。這導致沃爾什每天都面臨不可完成的任務:無論三個人中的任何一個對她下達命令,她很快就會從另兩個人那裡得到相反的指示。

“我只好凡事都按表面意思去理解,”她說,“我按日程上的既定事項召集通聯辦開會,圍繞它們來策劃新聞發佈會……然後庫什納就問我:‘你為什麼這麼做?’我回答說:‘因為三天前,你、普利巴斯和班農一起開過會,你對此表示同意。’他又說:‘但那並不意味著我希望把它搬上正式日程……’其實他們誰說什麼幾乎都不重要,比如庫什納同意做某件事,然後這事遭到破壞最後流產了,庫什納就會跑去跟總統說,那都是普利巴斯和班農的主意。”

班農、普利巴斯和庫什納每天都在跟彼此打仗,而特朗普本人則進一步加劇了他們之間的衝突。特朗普吃完晚飯到了打電話的時候,他往往會對所有團隊成員的缺點評頭論足一番。在他口中,班農內心對自己不忠(更別提他看上去像坨屎);普利巴斯過於柔弱(更別提他那侏儒般的小身板了);庫什納只知跪舔;肖恩·斯派塞是個傻子(長得也是一副衰樣);康威是個只會哭鬧的孩子;庫什納和伊萬卡壓根就不應該來華盛頓。

經歷了特朗普上任後的頭一個月,沃爾什對白宮內幕感到無法置信甚至害怕,開始考慮辭職。打那時起,沃爾什仿佛開始了倒計時,每過一天距離她忍耐的極限就更近一步。這個心氣甚高的專業主義政客實在無法理解,白宮為何會走到目前這個上級無所適從、下級勾心鬥角的混亂地步。三月初,也就是在她離職前不久,她當面要庫什納澄清“總統希望抓哪三件事,白宮優先考慮的前三個事項是什麼?”

這是任何人都能想到的最基本的問題——任何一名合格的總統候選人在進入賓夕法尼亞大道1600號(白宮)之前,早就想好了答案。然而此時距特朗普就職已經過去了六周,庫什納還是根本給不出答案。

“是啊,”他對沃爾什說,“這事兒我們恐怕得談談了。”

(本文節選自《火與怒:特朗普的白宮內幕》,觀察者網張成譯,楊晗軼校。該書內容來自作者邁克爾·沃爾夫在一年半的時間內與特朗普、白宮高級官員和相關知情人士的200餘次對話和採訪,記錄了特朗普政府從2016年大選日到2017年10月的歷程。沃爾夫稱,經特朗普個人首肯,他把白宮西翼的一張沙發變成了自己的固定工位,白宮未對其存在進行官方干預。)

特朗普希望把這些特質集于總統一身,他既要打破舊制度,又要國會追著自己求籤字,還想獲得紐約大人物們的愛戴。他無法理解自己為什麼不能三者兼得。

從特朗普競選團隊踏入白宮的那刻起,沃爾什就發現整個團隊從管理特朗普變成了被特朗普管理。儘管特朗普提出了幾代人從未見識的、最離經叛道的言論,但對於如何將尖刻言論變成現實政策他毫無概念。

向特朗普提意見是件技術活,這是特朗普的核心問題,涉及其執政的方方面面:他處理資訊的方式與眾不同,他不讀檔,連掃都懶得掃一眼,有些人認為他其實算半個文盲。他非常相信自己的專業知識,哪怕根本牛頭不對馬嘴,也不願依靠他人。他時常感到十分自信,但也同樣經常感到無能為力,為了掩飾不安全感只好憑本能怒噴一通,哪怕內心再糊塗也要裝得仿佛有明確、強大的直覺做引導。沃爾什說,揣摩上意“就跟猜小孩的心思一樣。”

執政一年,特朗普送走了哪些“戰友”?

截至簽發移民行政令之後的第二個週末,特朗普手下的三大謀士已經開始公開衝突了。這導致沃爾什每天都面臨不可完成的任務:無論三個人中的任何一個對她下達命令,她很快就會從另兩個人那裡得到相反的指示。

“我只好凡事都按表面意思去理解,”她說,“我按日程上的既定事項召集通聯辦開會,圍繞它們來策劃新聞發佈會……然後庫什納就問我:‘你為什麼這麼做?’我回答說:‘因為三天前,你、普利巴斯和班農一起開過會,你對此表示同意。’他又說:‘但那並不意味著我希望把它搬上正式日程……’其實他們誰說什麼幾乎都不重要,比如庫什納同意做某件事,然後這事遭到破壞最後流產了,庫什納就會跑去跟總統說,那都是普利巴斯和班農的主意。”

班農、普利巴斯和庫什納每天都在跟彼此打仗,而特朗普本人則進一步加劇了他們之間的衝突。特朗普吃完晚飯到了打電話的時候,他往往會對所有團隊成員的缺點評頭論足一番。在他口中,班農內心對自己不忠(更別提他看上去像坨屎);普利巴斯過於柔弱(更別提他那侏儒般的小身板了);庫什納只知跪舔;肖恩·斯派塞是個傻子(長得也是一副衰樣);康威是個只會哭鬧的孩子;庫什納和伊萬卡壓根就不應該來華盛頓。

經歷了特朗普上任後的頭一個月,沃爾什對白宮內幕感到無法置信甚至害怕,開始考慮辭職。打那時起,沃爾什仿佛開始了倒計時,每過一天距離她忍耐的極限就更近一步。這個心氣甚高的專業主義政客實在無法理解,白宮為何會走到目前這個上級無所適從、下級勾心鬥角的混亂地步。三月初,也就是在她離職前不久,她當面要庫什納澄清“總統希望抓哪三件事,白宮優先考慮的前三個事項是什麼?”

這是任何人都能想到的最基本的問題——任何一名合格的總統候選人在進入賓夕法尼亞大道1600號(白宮)之前,早就想好了答案。然而此時距特朗普就職已經過去了六周,庫什納還是根本給不出答案。

“是啊,”他對沃爾什說,“這事兒我們恐怕得談談了。”

(本文節選自《火與怒:特朗普的白宮內幕》,觀察者網張成譯,楊晗軼校。該書內容來自作者邁克爾·沃爾夫在一年半的時間內與特朗普、白宮高級官員和相關知情人士的200餘次對話和採訪,記錄了特朗普政府從2016年大選日到2017年10月的歷程。沃爾夫稱,經特朗普個人首肯,他把白宮西翼的一張沙發變成了自己的固定工位,白宮未對其存在進行官方干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