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常州口岸不斷提升通關效率 深入“放管服” 釋放外貿潛能

今天(1月26日)是國際海關日, 今年的主題是為經濟發展提供安全的商業環境。 近年來, 常州口岸持續不斷提升通關效率, 助推常州外貿實現跨越式發展。 2017年常州港進出境外貿集裝箱首次突破10萬標箱, 同比增長16%。

智能監管 通關效率再提升

在常州港的貨物查驗現場, 一輛裝載著農業用聚乙烯製品的貨車, 駛入查驗通道, 借助H986集裝箱查驗系統, 已經不需要再進行開箱查驗。

上海欣海保管有限公司常州業務部負責人張國琴告訴記者:“ 原先從查驗到放行, 最快要一個多小時, 但是H986讓查驗到放行, 只要十分鐘就可以了。 ”

這種非侵入式查驗, 能夠為企業節省查驗掏箱、理貨、包裝等費用。 對查驗沒有問題的貨物, 免除吊裝移位倉儲費用, 去年常州海關累計為184家企業免收這項費用17.1萬元。

在報關大廳, 前來辦理業務的人員現在也大幅減少, 全程無紙化通關, 將現場辦理事項逐步轉移到了線上。

在推動國際貿易“單一視窗”標準版試點的同時, 常州海關還積極推動跨部門一次性聯合檢查和監管結果互認, 採用多環節合一、扁平化的口岸管理新模式, 逐項清理各類通關“堵點”。

常州海關監管科副科長蔣林表示,

將常州港錄安洲碼頭納入南京關區監管場所自律改革試點範圍, 將企業卡口交由碼頭自管, 以前是開放到晚上八點, 現在交給企業24小時開放。

2017年, 常州海關轄區通關口岸平均出口時間為3小時, 同比壓縮18%。

打造通關社區 提升外貿營商環境

為提升常州的外貿營商環境,

除了常州海關, 出入境檢驗檢疫、邊檢、港口等部門, 也在深入推動“放管服”, 打造通關社區。

在華潤包裝材料有限公司, 工人們正在裝箱一批聚酯切片, 集裝箱將通過常州港, 直接運往日本。 去年企業產品出口量達到40萬噸, 其中有32萬噸通過常州口岸出口。

2017年5月, 常州港開闢首條日本直達航線, 全年日本線作業32艘次, 作業量達到3279標箱。 其他航線主要是通過內支線方式, 將常州集裝箱裝載駁船到上海港、太倉港中轉至世界各地。

2017年, 常州港共完成集裝箱輸送量25.4萬標箱, 同比2016年增長17.54%。 今年, 常州將繼續提升經濟國際化水準, 大力發展跨境電商、進口交易中心等外貿新業態。

常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常州綜合保稅區辦事處主任姚永華表示,

所有的進出口80%以上的產品都實行“審單放行”, 假如選定的產品走審單規則的話, 基本上實行了“零小時”通關。

2017年全年, 常州口岸累計監管跨境電商進出口商品貨值超過1400萬元, 同比增長3.83倍, 位列全省第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