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富源縣召開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2018年第一次聯席會議

1月24日上午, 富源縣召開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2018年第一次聯席會議, 總結回顧2017年工作, 研究探討2018年工作。

會議認為, 2017年全縣河長制工作在縣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

思想統一, 高位推動, 落實迅速, 對表對表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 做到了水利部要求的工作方案到位、組織體系和責任到位、相關制度和政策措施到位、督導檢查和考核評估到位等“四個到位”, 全縣已基本全面建立了河長制。 一是全縣河長制管理體系基本建成。 縣鎮均及時成立了領導機構, 組建了河長制辦公室, 按時出臺了工作意見和實施方案, 制定了河長制會議制度、資訊共用制度、資訊報送制度、工作督察制度、考核問責和激勵制度、驗收制度等六項配套制度。 全縣全面建立了縣、鄉、村三級河長四級治理體系, 設市、縣、鎮、村級河長581名, 負責相應河流、水庫、塘壩、管道的監督管理。 各級河長通過認河、巡河、護河、治河等方式“走馬上任”,
已開展巡河2600餘人次。 二是全縣河長制工作任務加快落實。 完成了全縣5條主要河流、3個中型水庫、1條管道的“一河一策”方案編制;11月底對鄉鎮、街道2017年度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進行了考核驗收;全縣河長制約束機制初步形成, 縣鎮人大、政協等部門均積極開展了對河長制工作的專項視察和調研, 共收集梳理河流各類問題413個;河長制工作宣傳得到加強, 通過電視臺、報刊網路、微媒體等管道共刊發河長制工作宣傳69篇(條), 縣河長辦及時編發簡報16期, 定期向各級河長推送“每週一報”和“每週一學”。 三是全縣河長制基礎工作有序開展。 縣河長辦通過成立3個調研組, 編制完善了全縣河庫渠名錄,
並順利通過了省級河庫渠名錄第一階段匯總覆核;製作安裝市縣級河長公示牌89塊;河長制監測評價體系和資訊系統平臺建設有序推進。 四是河庫渠治理成效逐步凸顯。 開展了沿河違章建築綜合執法行動, 共拆除違規侵佔河道違法建築56幢, 面積4235平方米;進一步加強了對工業點源污染的監管, 共抽查一般企業112次, 重點企業69戶次, 特殊企業36戶次, 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7件, 處罰金174萬元, 辦理重點案件5件, 在全縣形成了有力震懾;對城鄉生活污染進行了有效整治, 實施了治髒、治汙、改廁、改圈等專項行動;開展了 “清潔田園”行動, 回收殘膜1207噸, 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開展了“清潔河流”行動, 共清淤河道24條84.52公里, 清運淤泥、垃圾10萬餘立方米,
全縣河流“水清、河暢”成效逐步呈現。

會議指出, 2017年全縣河長制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認真分析也存在很多不足:一是部分工作開展滯後。 受經濟持續低迷、財政增長乏力等因素影響, 河道水質監測體系、河長制資訊平臺建設, 以及鎮村河長公示牌設置等工作開展相對滯後;二是工作合力尚未形成。 因河長制工作涉及多部門、多行業, 需要大家共同發力, 相互配合, 才能解決問題, 但目前因總體統籌力度不夠, 導致河長制工作合力不足。 三是河道治理任務繁重。 因污染源點多面廣, 治理難度較大, 河流數量眾多, 流域面積廣, 治理起來困難重重, 任務十分繁重。 四是社會參與護河面窄。 部分群眾認識不足,

社會各界參與度不夠, 全縣還沒有形成河長制工作齊抓共管共治共用的社會格局。

針對2018年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會議進行了重點研究,並通過討論確定了工作思路、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

富源縣2018年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扎實推進“六大任務”,圍繞“到20l8年底,全縣重要河流水功能區水質達成率達到83%,縣城和集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成率達到95%,地表水優良水體(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達到80%,自然濕地面積保護率達到92%”的目標,堅持問題導向和保治並舉,進一步強化和落實河長制責任體系,進一步完善和健全協調機制,進一步治理突出問題,進一步推進保治措施,逐步實現全縣河流“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總目標。將著重抓好七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長效化推進巡河工作。按照規定的巡河頻次,認真組織各級河長按時開展巡河工作,落實 “管、保、治”職責,因地制宜開展河流綜合治理。二是完成“一河一策”方案編制。按照相關要求,在2018年上半年完成縣級19條河流、17座水庫,12個鄉鎮、街道的“一河一策”方案編制,建立“一河一檔”。三是完成河道水質監測評價體系建設。對各級河長負責的河道和跨行政區河流進行劃界,在主要河流和跨行政區河流合理設置水質監測斷面,按照統一的標準規範開展水質水量監測和評價。四是推進河長制資訊平臺建設。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平臺、統一接入、統一建設、統一維護的原則,對接省市河湖管理資訊平臺,建立全縣河流庫渠管理資訊平臺,為河長制的實施提供資訊化保障。五是加強監督檢查和考核評估。採取分級分類督察的方式,對河長制工作開展情況按時進行督導檢查。六是開展河道治理三個專項行動。由各級河長牽頭、有關部門配合,組織開展河長制工作聯合執法、河道清潔、示範河道創建三個專項行動。七是進一步夯實河長制基礎工作。完成鎮村級河長公示牌設置,進一步覆核完善鎮級河庫渠名錄,加強河長制工作宣傳和河長制工作檔案管理。

會上,還重點討論了《富源縣2018年河庫渠清潔行動方案》和《富源縣全面推行河長制水質監測與考核評估工作方案》,各河長助理還就部門推進河長制工作的情況進行了交流發言。

文圖/ 張加飛

針對2018年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會議進行了重點研究,並通過討論確定了工作思路、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

富源縣2018年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扎實推進“六大任務”,圍繞“到20l8年底,全縣重要河流水功能區水質達成率達到83%,縣城和集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成率達到95%,地表水優良水體(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達到80%,自然濕地面積保護率達到92%”的目標,堅持問題導向和保治並舉,進一步強化和落實河長制責任體系,進一步完善和健全協調機制,進一步治理突出問題,進一步推進保治措施,逐步實現全縣河流“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總目標。將著重抓好七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長效化推進巡河工作。按照規定的巡河頻次,認真組織各級河長按時開展巡河工作,落實 “管、保、治”職責,因地制宜開展河流綜合治理。二是完成“一河一策”方案編制。按照相關要求,在2018年上半年完成縣級19條河流、17座水庫,12個鄉鎮、街道的“一河一策”方案編制,建立“一河一檔”。三是完成河道水質監測評價體系建設。對各級河長負責的河道和跨行政區河流進行劃界,在主要河流和跨行政區河流合理設置水質監測斷面,按照統一的標準規範開展水質水量監測和評價。四是推進河長制資訊平臺建設。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平臺、統一接入、統一建設、統一維護的原則,對接省市河湖管理資訊平臺,建立全縣河流庫渠管理資訊平臺,為河長制的實施提供資訊化保障。五是加強監督檢查和考核評估。採取分級分類督察的方式,對河長制工作開展情況按時進行督導檢查。六是開展河道治理三個專項行動。由各級河長牽頭、有關部門配合,組織開展河長制工作聯合執法、河道清潔、示範河道創建三個專項行動。七是進一步夯實河長制基礎工作。完成鎮村級河長公示牌設置,進一步覆核完善鎮級河庫渠名錄,加強河長制工作宣傳和河長制工作檔案管理。

會上,還重點討論了《富源縣2018年河庫渠清潔行動方案》和《富源縣全面推行河長制水質監測與考核評估工作方案》,各河長助理還就部門推進河長制工作的情況進行了交流發言。

文圖/ 張加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