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金末名將:完顏陳和尚 大昌原之戰 衛州之戰 倒回谷之戰 鈞州戰敗

完顏陳和尚

完顏陳和尚, 是金代的名將, 漢名完顏彝, 字良佐。 豐州人(今呼和浩特東), 他父親完顏乞哥, 在金章宗泰和年間參與對宋的南征,

有軍功而被授予同知階州軍事的官職, 後來宋朝發起收復階州的戰役, 完顏乞哥戰死嘉陵江。

金宣宗貞祐年間, 蒙古大軍南下, 劫掠豐州, 那時陳和尚二十出頭, 被蒙古大軍俘虜, 蒙古大帥非常喜歡完顏陳和尚, 就把他留在身邊。 這個時候陳和尚的母親還留在豐州, 由陳和尚的堂兄安平都尉完顏斜烈奉養, 完顏斜烈對於自己的嬸母照顧的十分周到。

女真人

陳和尚在蒙古大營留了一年多, 藉口要侍奉母親向蒙古大帥請辭。 蒙古大帥就排了一個士兵以送他回豐州為名, 一路監視他到了豐州。 陳和尚和堂兄斜烈合謀劫殺了監視的士兵, 搶了十幾匹馬, 帶了母親南下歸金, 不料被蒙古大軍發覺, 追趕他們兄弟二人, 兄弟二人護送母親從另外的小路逃脫, 蒙古人沒有追到他們。 在逃亡過程中, 他們不幸丟失了馬匹, 他母親年老不能繼續走路, 陳和尚就和堂兄做了鹿角小車, 兄弟二人一路拖拉, 南渡黃河, 回到金國。 回國後, 金宣宗以此事為奇, 認為兄弟二人忠勇可嘉,

完顏斜烈本來就有世襲官職, 又任命為都統, 陳和尚先任命為護衛, 後來發現他的確有才能, 就授予奉禦的官職。

金朝疆域

不久, 完顏斜烈出任壽縣(安徽), 泗縣(安徽宿州)元帥府事, 就奏請金宣宗讓陳和尚和自己一起赴任。 金宣宗就任命陳和尚為宣差提控,

佩帶金符。

完顏斜烈善於用人, 他在任期間任命太原名士王渥為(經歷)秘書, 王渥、雷淵、李獻是金末三大名儒, 完顏斜烈很重視王渥的才學。 陳和尚本人很聰明, 又愛好文史, 遇到王渥這樣的大儒, 自然虛心求教, 在王渥的指導下, 陳和尚讀了《孝經》, 《論語》, 《春秋》、《左傳》等書, 並且理解的很透徹。 在軍中無事的時候, 他就在床下練習牛毛小字, 一如寒窗苦讀的書生, 性情淡泊無爭。

金末疆域

正大二年, 完顏斜烈卸任元帥之職, 為總領, 改守方城縣(屬河南南陽)。 陳和尚就跟著一起去了, 他哥哥完顏斜烈軍中的事情, 他都會參與和瞭解。 完顏斜烈生病的時候, 陳和尚就代為料理一些事物, 時軍中李太和和方城鎮防軍葛宜翁互相鬥毆, 告到陳和尚那裡。 經過查問, 是葛宜翁理虧在先, 陳和尚就酌情判了葛宜翁鞭笞之刑。

原本這件事情是公正論處, 也無大事。 偏偏葛宜翁是個兇悍暴烈之徒, 素來不吃虧的, 今日受了鞭笞, 咽不下這口氣, 竟然鬱鬱而終了, 臨死之前, 囑咐自己的老婆, 一定要替自己報仇,整死陳和尚。葛宜翁的老婆也是個滾刀肉,不達目的不甘休。她先後到禦史台、尚書省、近侍官員那裡告陳和尚的狀,說陳和尚公報私仇,借鬥毆事件整死了自己的丈夫。並且在龍津橋南堆了一個大柴火堆,揚言不告倒陳和尚,自己也沒有臉活在這個世上,只好自焚來向死去的丈夫謝罪。

於是陳和尚就被捕下獄,在審訊的過程中,台諫官懷疑陳和尚曾經在禁衛工作過,如今又掌握兵權,心生驕縱,任意武斷,違反國法,要判陳和尚死罪。台諫官將結果上報給金哀宗,金哀宗以為證據不總,結論有些草率,就遲遲沒有批復。就這樣,這件事情就一直拖了十八個月,陳和尚就在獄中關了十八個月,這十八個月生死未蔔,一般人都會焦慮不堪,但是陳和尚一直在堅持從容讀書,處之泰然。

金哀宗完顏守緒

正大三年,完顏斜烈病癒,金哀宗下詔讓完顏斜烈帶兵守西部邊陲,召見斜烈的時候,金哀宗見完顏斜烈瘦的厲害,就問:你是不是還是在擔心方城縣的那件事啊?不要擔心,你放心去守西邊,我現在就赦免你弟弟。但是台諫官一直堅持原判,金哀宗也沒有能赦免陳和尚。沒多久,完顏斜烈去世了。金哀宗覺得的自己對不起完顏斜烈,就乾綱獨斷,堅持赦免了陳和尚,他對陳和尚說:有司上奏說你因私忿殺人,我一直沒有准奏。你哥哥一死,我失去了一員大將,我之前答應你哥哥要赦免你,今天我違背了國法赦免你,天下之人必然議論我。你一定要發憤圖強,早立功名,為國家做出貢獻,方不負我今天赦免。陳和尚且泣且拜,悲不能言,周圍的人都感動地落下熱淚。皇帝准他以白衣的身份統領紫薇軍。第二年又轉任忠孝軍提控。忠孝軍是由戰俘組成的軍隊,有女真人、回紇人、乃蠻人、羌人、吐谷渾人、契丹人,最多的還是被俘、避罪來附的漢人。忠孝軍組成成分複雜,成員性情彪悍,很難管理,最初的首領是石抹燕山奴、蒲察定住,後為完顏陳和尚。陳和尚接管以後,治理有方,大小官兵皆服管教,軍隊紀律嚴明,不再到處惹是生非,每到一處秋毫無犯。但是一到了戰場上,將士衝鋒陷陣,就如疾風驟雨,各軍皆倚重忠孝軍。

蒙古人

正大五年,蒙古軍入侵大昌原(甘肅寧縣),總元帥平章政事-完顏合達問:誰可為前鋒?陳和尚應聲而出,他這時已經沐浴更衣,決心死戰,披甲上馬,頭也不回,徑直出征。這一天,完顏陳和尚以四百騎兵破蒙古軍八千人。金國三軍的士氣一下被調動起來了,踴躍參戰。這時自忠孝軍建立以來第一次大捷,皇帝親手寫詔書褒獎,授定遠大將軍職及平涼府判官職,世襲罔替。

正大七年,蒙古真定(河北正定)萬戶--史天澤率領河北的蒙軍和漢軍圍攻衛州(河南汲縣),陳和尚隨平章政事完顏合達,副樞密使移刺蒲阿救援,他率忠孝軍為先鋒,擊敗蒙古軍,解衛州圍。

正大八年(1231年),蒙古速不台部攻陝西,兵圍潼關。陳和尚率忠孝軍前往救援,大敗蒙古軍,追至倒回穀(今陝西藍田東南)。史稱倒回穀之勝。

陳和尚被赦免後,短短的四五年間,屢立軍功,從一個階下囚升到了禦侮中郎將。

元朝疆域

副樞密使---移刺蒲阿雖為金軍統帥,但為人輕浮不持重,沒有大略。經常令士兵夜馳兩百里,去附近的蒙古劫掠一些人口、牲畜,搞得士兵疲累,而得到的東西很少。軍中的人都敢怒不敢言。陳和尚與同僚議論:副樞密使身為大將軍,整天幹些劫掠的事情,今天搶三百頭牲口,明天搶一兩千隻牛羊,士兵累死多少卻不放在心上。國家積蓄多年的兵力,都要壞在這個人手裡了。

這個話就被告密到移剌蒲阿跟前去了。有一天,移剌蒲阿請將士喝酒,酒斟到陳和尚面前,移剌蒲阿就問:聽說你小子在背後說我壞話,還說國家的兵力會壞在我手裡?有沒有這事啊?陳和尚把斟的酒從容飲盡,然後回答:有!

移剌蒲阿本來想將他一軍,看到他如此從容不迫,反而無話可說,只好說場面話:我如果有錯,你就應當當面說明白,不要在背後議論我。

有人把這些話告訴蒲阿,一天,蒲阿設宴集請眾將喝酒,酒斟到陳和尚時,蒲阿問: “你曾議論我,又說國家兵力定被我損失殆盡,真有這事嗎?”陳和尚飲畢,不慌不忙地說:“有。”蒲阿見他面無懼色,只得作罷,說了一句體面話:“我有錯,你應該當面爭辯,不要背後議論。”

天興元年,完顏合達和移剌蒲阿在鄧州要和蒙古進行決戰。但是蒙古拖雷避開金軍主力,直取金國都城開封,蒙古軍隊採取遊擊術,不斷消耗金軍主力。在鈞州(河南禹縣),金軍又遭逢大雪,為蒙古軍伏擊,傷亡慘重,後蒙古人又運用欲擒故縱之術,將金軍主力全殲。移剌蒲阿被俘,完顏合達和陳和尚率殘部入鈞州。後鈞州城破,陳和尚巷戰被俘。

被俘後,陳和尚對蒙軍士兵說:我是金國大將,我有話要和你們元帥說。蒙古士兵用騎兵夾之,帶到行帳前。

蒙古大將問他姓名,他說:我是忠孝軍總領陳和尚,大昌原之勝的是我,衛州之勝的是我,倒回穀之勝的也是我。如果我死在亂軍中,人會說我有負國家,今天我過來說的明明白白再死,好叫天下人瞭解我。蒙古人想勸降陳和尚,陳和尚不投降。最後蒙古人砍了他的腳,打斷了他的腿,用刀子豁開了他的嘴,一直豁到耳朵,陳和尚噴血呼叫,直到死去也沒有投降。時年41歲。蒙古大將佩服他的忠義,用馬奶撒地禱告:好男子,他日再生,當令我得之。

同年六月,金哀宗下詔追封完顏陳和尚為鎮南軍節度使,為他建廟,刻石、立碑紀念的忠義。

一定要替自己報仇,整死陳和尚。葛宜翁的老婆也是個滾刀肉,不達目的不甘休。她先後到禦史台、尚書省、近侍官員那裡告陳和尚的狀,說陳和尚公報私仇,借鬥毆事件整死了自己的丈夫。並且在龍津橋南堆了一個大柴火堆,揚言不告倒陳和尚,自己也沒有臉活在這個世上,只好自焚來向死去的丈夫謝罪。

於是陳和尚就被捕下獄,在審訊的過程中,台諫官懷疑陳和尚曾經在禁衛工作過,如今又掌握兵權,心生驕縱,任意武斷,違反國法,要判陳和尚死罪。台諫官將結果上報給金哀宗,金哀宗以為證據不總,結論有些草率,就遲遲沒有批復。就這樣,這件事情就一直拖了十八個月,陳和尚就在獄中關了十八個月,這十八個月生死未蔔,一般人都會焦慮不堪,但是陳和尚一直在堅持從容讀書,處之泰然。

金哀宗完顏守緒

正大三年,完顏斜烈病癒,金哀宗下詔讓完顏斜烈帶兵守西部邊陲,召見斜烈的時候,金哀宗見完顏斜烈瘦的厲害,就問:你是不是還是在擔心方城縣的那件事啊?不要擔心,你放心去守西邊,我現在就赦免你弟弟。但是台諫官一直堅持原判,金哀宗也沒有能赦免陳和尚。沒多久,完顏斜烈去世了。金哀宗覺得的自己對不起完顏斜烈,就乾綱獨斷,堅持赦免了陳和尚,他對陳和尚說:有司上奏說你因私忿殺人,我一直沒有准奏。你哥哥一死,我失去了一員大將,我之前答應你哥哥要赦免你,今天我違背了國法赦免你,天下之人必然議論我。你一定要發憤圖強,早立功名,為國家做出貢獻,方不負我今天赦免。陳和尚且泣且拜,悲不能言,周圍的人都感動地落下熱淚。皇帝准他以白衣的身份統領紫薇軍。第二年又轉任忠孝軍提控。忠孝軍是由戰俘組成的軍隊,有女真人、回紇人、乃蠻人、羌人、吐谷渾人、契丹人,最多的還是被俘、避罪來附的漢人。忠孝軍組成成分複雜,成員性情彪悍,很難管理,最初的首領是石抹燕山奴、蒲察定住,後為完顏陳和尚。陳和尚接管以後,治理有方,大小官兵皆服管教,軍隊紀律嚴明,不再到處惹是生非,每到一處秋毫無犯。但是一到了戰場上,將士衝鋒陷陣,就如疾風驟雨,各軍皆倚重忠孝軍。

蒙古人

正大五年,蒙古軍入侵大昌原(甘肅寧縣),總元帥平章政事-完顏合達問:誰可為前鋒?陳和尚應聲而出,他這時已經沐浴更衣,決心死戰,披甲上馬,頭也不回,徑直出征。這一天,完顏陳和尚以四百騎兵破蒙古軍八千人。金國三軍的士氣一下被調動起來了,踴躍參戰。這時自忠孝軍建立以來第一次大捷,皇帝親手寫詔書褒獎,授定遠大將軍職及平涼府判官職,世襲罔替。

正大七年,蒙古真定(河北正定)萬戶--史天澤率領河北的蒙軍和漢軍圍攻衛州(河南汲縣),陳和尚隨平章政事完顏合達,副樞密使移刺蒲阿救援,他率忠孝軍為先鋒,擊敗蒙古軍,解衛州圍。

正大八年(1231年),蒙古速不台部攻陝西,兵圍潼關。陳和尚率忠孝軍前往救援,大敗蒙古軍,追至倒回穀(今陝西藍田東南)。史稱倒回穀之勝。

陳和尚被赦免後,短短的四五年間,屢立軍功,從一個階下囚升到了禦侮中郎將。

元朝疆域

副樞密使---移刺蒲阿雖為金軍統帥,但為人輕浮不持重,沒有大略。經常令士兵夜馳兩百里,去附近的蒙古劫掠一些人口、牲畜,搞得士兵疲累,而得到的東西很少。軍中的人都敢怒不敢言。陳和尚與同僚議論:副樞密使身為大將軍,整天幹些劫掠的事情,今天搶三百頭牲口,明天搶一兩千隻牛羊,士兵累死多少卻不放在心上。國家積蓄多年的兵力,都要壞在這個人手裡了。

這個話就被告密到移剌蒲阿跟前去了。有一天,移剌蒲阿請將士喝酒,酒斟到陳和尚面前,移剌蒲阿就問:聽說你小子在背後說我壞話,還說國家的兵力會壞在我手裡?有沒有這事啊?陳和尚把斟的酒從容飲盡,然後回答:有!

移剌蒲阿本來想將他一軍,看到他如此從容不迫,反而無話可說,只好說場面話:我如果有錯,你就應當當面說明白,不要在背後議論我。

有人把這些話告訴蒲阿,一天,蒲阿設宴集請眾將喝酒,酒斟到陳和尚時,蒲阿問: “你曾議論我,又說國家兵力定被我損失殆盡,真有這事嗎?”陳和尚飲畢,不慌不忙地說:“有。”蒲阿見他面無懼色,只得作罷,說了一句體面話:“我有錯,你應該當面爭辯,不要背後議論。”

天興元年,完顏合達和移剌蒲阿在鄧州要和蒙古進行決戰。但是蒙古拖雷避開金軍主力,直取金國都城開封,蒙古軍隊採取遊擊術,不斷消耗金軍主力。在鈞州(河南禹縣),金軍又遭逢大雪,為蒙古軍伏擊,傷亡慘重,後蒙古人又運用欲擒故縱之術,將金軍主力全殲。移剌蒲阿被俘,完顏合達和陳和尚率殘部入鈞州。後鈞州城破,陳和尚巷戰被俘。

被俘後,陳和尚對蒙軍士兵說:我是金國大將,我有話要和你們元帥說。蒙古士兵用騎兵夾之,帶到行帳前。

蒙古大將問他姓名,他說:我是忠孝軍總領陳和尚,大昌原之勝的是我,衛州之勝的是我,倒回穀之勝的也是我。如果我死在亂軍中,人會說我有負國家,今天我過來說的明明白白再死,好叫天下人瞭解我。蒙古人想勸降陳和尚,陳和尚不投降。最後蒙古人砍了他的腳,打斷了他的腿,用刀子豁開了他的嘴,一直豁到耳朵,陳和尚噴血呼叫,直到死去也沒有投降。時年41歲。蒙古大將佩服他的忠義,用馬奶撒地禱告:好男子,他日再生,當令我得之。

同年六月,金哀宗下詔追封完顏陳和尚為鎮南軍節度使,為他建廟,刻石、立碑紀念的忠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