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李中賦:提升濟南發展戰略層級 加快老城新區偕河發展

4月11日上午, 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在舜耕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15名政協委員圍繞推動實施省會戰略, 加快濟南“崛起成峰”;提升濟南發展戰略層級, 加快老城新區偕河發展等重大問題, 進行大會發言。

濟南市政協委員、市僑聯主席、黨組書記李中賦作了題為《提升濟南發展戰略層級 加快老城新區偕河發展》的發言。

各位領導、各位委員:

實施北跨戰略、建設黃河新區, 是推進新型城鎮化、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 是優化城市空間佈局、破解城市發展難題的迫切需要, 也是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動能轉換的有效路徑。

近年來, 濟南“東拓、西進”兩翼快速展開, 東西狹長的帶狀發展格局加劇了城市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問題, 大城市病日益凸顯。 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 必須抓住建設國家級新區的機遇, 提升濟南發展戰略層級, 加快老城新區偕河發展。 為此, 提出如下建議。

一、推進濟南----黃三角一體化發展, 提升濟南發展的戰略層級

長期以來, 濟南的發展缺乏國家層面的區域戰略支撐。 當前, 全市上下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發展理念, 生態城市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已建成全國首個水生態文明市, 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特別是申報建設國家級新區, 為濟南融入“一藍”、“一黃”國家發展戰略提供了難得機遇和重要條件。 從地理區位看, 黃河三角洲溯河而上, 就是省會城市群經濟圈。 這一特點為濟南---黃三角一體化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條件。

同時, 推進濟南與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一體化發展, 有利於優勢互補, 實現黃三角和山東中西部區域聯動發展, 增強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力。 建議省、市聯合組建工作班子, 專題研究, 打造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升級版,

融合黃河三角洲和省會城市群經濟圈, 建設黃河生態經濟帶, 突出濟南的核心地位, 把黃河新區建設成黃河生態經濟帶的核心先導區, 提升濟南發展的戰略層級和輻射帶動能力。

二、堅持基礎設施先行, 高起點規劃建設國家級黃河新區

要搶抓機遇,全力做好國家級新區的申報工作,積極爭取省和國家部委的指導支援,力求黃河新區規劃藍圖早日落實。堅持基礎設施先行,高度重視、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快推進跨河交通設施、新區交通路網的規劃建設,同步推進黃河新區電力、供水、燃氣、熱力和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搞好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商業服務、環境保護等服務設施的配套完善,有效承載老城區的部分功能。在黃河沿岸地區規劃建設“北跨”起步區,加快打造北跨發展的橋頭堡。同時,要做好規劃編制的預研工作,深入研究主城區西北側發展空間問題,優化城市功能佈局,為黃河新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三、突出生態文明建設,推進新區產城融合發展

要統籌推進城市規劃、產業佈局和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產業集群化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高新區產業綜合競爭力和經濟社會發展水準。加快推進鵲山龍湖建設,策劃引進建設迪士尼級的大項目,整合山、河、湖、濕地和地熱等自然資源,打造特色鮮明的水主題樂園集群。規劃建設工業設計產業園、現代物流園和環保產業園,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文化創意、康養產業等新業態,加快發展綠色低碳環保產業。推動新材料產業園和濟北經濟開發區等園區提質增效,走生態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培育企業協同發展的產業集群和特色產業鏈。

四、注重老城新區偕河發展,打造市內黃河文化景觀

要從戰略高度認識黃河作為“城中河”的功能定位,在強化生態旅遊、城市交通、水資源調蓄等功能的同時,搞好黃河資源的深度開發和利用。做好黃河堤壩加固與市政道路交通結合的文章,按城市主幹道標準規劃建設黃河兩側堤岸道路,拓展沿黃堤壩的城市交通功能。

注重挖掘黃河文化資源,發掘整理千年古渡口、百年鐵路橋等文化遺存,並納入全市文化建設的總體規劃。策劃建設濟南國際沙雕藝術園,舉辦黃河文化藝術節,打造百里黃河生態文化風貌帶和“城中河”文化景觀,推動老城與新區偕河發展、城市與黃河相映生輝,為歷史文化名城注入新的文化內涵。

要搶抓機遇,全力做好國家級新區的申報工作,積極爭取省和國家部委的指導支援,力求黃河新區規劃藍圖早日落實。堅持基礎設施先行,高度重視、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快推進跨河交通設施、新區交通路網的規劃建設,同步推進黃河新區電力、供水、燃氣、熱力和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搞好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商業服務、環境保護等服務設施的配套完善,有效承載老城區的部分功能。在黃河沿岸地區規劃建設“北跨”起步區,加快打造北跨發展的橋頭堡。同時,要做好規劃編制的預研工作,深入研究主城區西北側發展空間問題,優化城市功能佈局,為黃河新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三、突出生態文明建設,推進新區產城融合發展

要統籌推進城市規劃、產業佈局和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產業集群化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高新區產業綜合競爭力和經濟社會發展水準。加快推進鵲山龍湖建設,策劃引進建設迪士尼級的大項目,整合山、河、湖、濕地和地熱等自然資源,打造特色鮮明的水主題樂園集群。規劃建設工業設計產業園、現代物流園和環保產業園,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文化創意、康養產業等新業態,加快發展綠色低碳環保產業。推動新材料產業園和濟北經濟開發區等園區提質增效,走生態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培育企業協同發展的產業集群和特色產業鏈。

四、注重老城新區偕河發展,打造市內黃河文化景觀

要從戰略高度認識黃河作為“城中河”的功能定位,在強化生態旅遊、城市交通、水資源調蓄等功能的同時,搞好黃河資源的深度開發和利用。做好黃河堤壩加固與市政道路交通結合的文章,按城市主幹道標準規劃建設黃河兩側堤岸道路,拓展沿黃堤壩的城市交通功能。

注重挖掘黃河文化資源,發掘整理千年古渡口、百年鐵路橋等文化遺存,並納入全市文化建設的總體規劃。策劃建設濟南國際沙雕藝術園,舉辦黃河文化藝術節,打造百里黃河生態文化風貌帶和“城中河”文化景觀,推動老城與新區偕河發展、城市與黃河相映生輝,為歷史文化名城注入新的文化內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