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八大方面68項!通州2017摺子工程正式印發!

共八大方面68項!先看看都有什麼!

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

(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

(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與上年持平

(三)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長12%左右

(四)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7%左右

(五)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長8%左右

(六)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左右

(七)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完成市里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

(八)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排放完成市里下達的任務,削減揮發性有機物10%

突出服務大局, 狠抓功能配套提升

(九)集全區之力全方位做好服務保障配套工作, 配合市行政辦公區順利實現2017年年底前部分市級行政機關掛牌遷入的目標

(十)加快商務中心區配套設施建設, 力促重點組團項目全面實現開工, 實現一批專案竣工交付使用

(十一)加快環球主題公園專案建設

(十二)統籌安排文化旅遊區安置房開工、入住進度

(十三)高標準實施“廣渠路東延”、通燕高速兩條“景觀大道”及長安街延長線(二期)提升工程, 扎實做好綠化美化、綜合整治等工作

(十四)加快推進通惠北路北延、宋梁路北延等一批道路建設

(十五)實施行政辦公區、文化旅遊區路網改造提升工程

(十六)啟動6條微循環道路建設、5條街巷改造和10個重點交通堵點改造

(十七)啟動城區範圍內道路交通設施標準化改造

(十八)啟動建設一批公共停車場

(十九)新增公共租賃自行車1萬輛

(二十)加快推進廣渠路東延供水管線、鄉鎮集中水廠及供水管網等重點工程, 確保城區供水安全係數不低於1.2

(二十一)加快推進行政辦公區“1+3”變電站、“煤改電”“1+4”變電站及商務中心區、文化旅遊區等一批輸變電工程建設

(二十二)全力配合推進行政辦公區、文化旅遊區等高壓線路遷改工作

(二十三)加快建設行政辦公區“0.9公里充電圈”、北京城市副中心“2公里充電圈”。 推進商務中心區能源中心、河東5號調峰熱源廠工程建設, 保障北京城市副中心能源供給

突出綜合治理, 狠抓生態環境建設

(二十四)加快實施煤改清潔能源工程, 全面完成農村地區的煤改電、煤改氣工程, 確保2017年底實現全區無煤化目標

(二十五)全國第三次農業普查

(二十六)建立健全包含大氣、水、土壤、雜訊、輻射等在內的多領域環境品質監測系統

(二十七)加快水系治理和水利工程建設,完成城北、兩河等6個片區水環境治理工程80%以上的建設任務

(二十八)完成34條段黑臭水體治理

(二十九)實現通惠河、蕭太后河等重點河段水清岸綠

(三十)加快實施防洪河道整治及中小河道治理工程

(三十一)加快綠化美化力度,推進9條道路綠化景觀提升工程,啟動7個城市公園建設,推動漷縣中心公園等郊野公園建設

(三十二)實施環城生態景觀帶和環區界生態過渡帶建設

(三十三)加快潮白河森林生態景觀帶等7個森林濕地和生態綠道建設

(三十四)將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理念與園林綠化充分融合

突出城市管理,狠抓“創城”工作

(三十五)充分利用網格化管理平臺,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準

(三十六)探索實施外埠車輛和大貨車限行措施,增設違法停車監控系統,完成智慧停車誘導系統一期和城區交通拖車平臺系統建設,分層次推進行車、停車秩序專項治理,提升交通智慧疏導水準

(三十七)加大問責力度,繼續嚴厲打擊違法用地、違法建設

(三十八)大力整治“住改商”、“開牆打洞”等行為

(三十九)落實人口綜合調控改革試點方案

(四十)加快重點區域環境提升工作

(四十一)大力推行垃圾分類,確保再生能源發電廠、有機質資源生態處理站投入運行

(四十二)堅持以最高標準、最佳狀態迎接中央測評組綜合測評,全面爭創全國文明城區

(四十三)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突出完善提升,狠抓社會服務功能建設

(四十四)加快北京五中通州校區、楊莊小學等一批學校新建、改擴建工程

(四十五)在全國範圍引進名教師、名校長,與北師大高精尖創新中心等專業機構合作實施“雙師工程”,開辦“教師工作室”,全面推進“外教進課堂”

(四十六)加快四大區域醫療中心工程進度,推進婦幼保健院開工建設

(四十七)啟動一批鄉鎮衛生院新建和改擴建工程

(四十八)大力提升醫療衛生服務品質,積極申請創建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

(四十九)堅持科技強區和人才強區,啟動中國北京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區籌建工作

(五十)加強文化軟硬體建設,啟動區文化中心二期工程,加快“三廟一塔”景區保護與利用

(五十一)繼續高水準舉辦運河藝術節等品牌文化活動

(五十二)加快區體育場改造和綜合體育設施建設,開展運河綠道騎游周、萬人徒步大會等群眾性體育活動

(五十三)開展122部老舊電梯隱患排查整治

突出民生保障,狠抓城鄉統籌發展

(五十四)新增就業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

(五十五)推進“新農合”向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平穩過渡,開展異地醫院劃卡結算試點

(五十六)確保區養老院建成投入使用,建設20個社區養老服務驛站

(五十七)大力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建設社區綜合服務平臺,做強社區多元治理體系的支撐力量

(五十八)解決“無物業社區”環衛問題

(五十九)加快推進新建和規範提升社區商業網點建設

(六十)強力穩定房地產市場,嚴格控制房價,提高公租房的使用效率和後期管理

(六十一)繼續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政策傾斜和財政傾斜,深入推進台湖鎮、潞城鎮、於家務鄉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提升鄉鎮中心區帶動農村地區發展、促進富餘勞動力就業、保障群眾生產生活的能力

(六十二)加快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改革,啟動農村資源、資產,扶持高端農業發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突出系統集成,狠抓規劃成果對接

(六十三)加快完成規劃編制後續工作及9個鄉鎮鎮域規劃研究工作。做好各專項規劃與總規及各專項規劃之間的相互對接,消除各種不協調現象,切實做到“多規合一”、“多圖合一”,提升有機性和整體性

(六十四)搭建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管理三位一體工作平臺,實行“一張圖管理”。建立城市空間發展精准決策模型,研究制定規劃落實方案,進一步規範規劃審批程式,增強規劃的嚴肅性和約束管控力

突出篤行求效,狠抓政府系統自身建設

(六十五)不斷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嚴格落實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確保依法行政

(六十六)創新統籌調度機制,確保各項工程和重點任務高標準、高品質、高效率推進

(六十七)深入落實“一會三函”等“放管服”改革

(六十八)扎實推動行政體制改革試點,不斷提高服務發展、服務大局的能力

(二十五)全國第三次農業普查

(二十六)建立健全包含大氣、水、土壤、雜訊、輻射等在內的多領域環境品質監測系統

(二十七)加快水系治理和水利工程建設,完成城北、兩河等6個片區水環境治理工程80%以上的建設任務

(二十八)完成34條段黑臭水體治理

(二十九)實現通惠河、蕭太后河等重點河段水清岸綠

(三十)加快實施防洪河道整治及中小河道治理工程

(三十一)加快綠化美化力度,推進9條道路綠化景觀提升工程,啟動7個城市公園建設,推動漷縣中心公園等郊野公園建設

(三十二)實施環城生態景觀帶和環區界生態過渡帶建設

(三十三)加快潮白河森林生態景觀帶等7個森林濕地和生態綠道建設

(三十四)將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理念與園林綠化充分融合

突出城市管理,狠抓“創城”工作

(三十五)充分利用網格化管理平臺,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準

(三十六)探索實施外埠車輛和大貨車限行措施,增設違法停車監控系統,完成智慧停車誘導系統一期和城區交通拖車平臺系統建設,分層次推進行車、停車秩序專項治理,提升交通智慧疏導水準

(三十七)加大問責力度,繼續嚴厲打擊違法用地、違法建設

(三十八)大力整治“住改商”、“開牆打洞”等行為

(三十九)落實人口綜合調控改革試點方案

(四十)加快重點區域環境提升工作

(四十一)大力推行垃圾分類,確保再生能源發電廠、有機質資源生態處理站投入運行

(四十二)堅持以最高標準、最佳狀態迎接中央測評組綜合測評,全面爭創全國文明城區

(四十三)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突出完善提升,狠抓社會服務功能建設

(四十四)加快北京五中通州校區、楊莊小學等一批學校新建、改擴建工程

(四十五)在全國範圍引進名教師、名校長,與北師大高精尖創新中心等專業機構合作實施“雙師工程”,開辦“教師工作室”,全面推進“外教進課堂”

(四十六)加快四大區域醫療中心工程進度,推進婦幼保健院開工建設

(四十七)啟動一批鄉鎮衛生院新建和改擴建工程

(四十八)大力提升醫療衛生服務品質,積極申請創建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

(四十九)堅持科技強區和人才強區,啟動中國北京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區籌建工作

(五十)加強文化軟硬體建設,啟動區文化中心二期工程,加快“三廟一塔”景區保護與利用

(五十一)繼續高水準舉辦運河藝術節等品牌文化活動

(五十二)加快區體育場改造和綜合體育設施建設,開展運河綠道騎游周、萬人徒步大會等群眾性體育活動

(五十三)開展122部老舊電梯隱患排查整治

突出民生保障,狠抓城鄉統籌發展

(五十四)新增就業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

(五十五)推進“新農合”向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平穩過渡,開展異地醫院劃卡結算試點

(五十六)確保區養老院建成投入使用,建設20個社區養老服務驛站

(五十七)大力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建設社區綜合服務平臺,做強社區多元治理體系的支撐力量

(五十八)解決“無物業社區”環衛問題

(五十九)加快推進新建和規範提升社區商業網點建設

(六十)強力穩定房地產市場,嚴格控制房價,提高公租房的使用效率和後期管理

(六十一)繼續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政策傾斜和財政傾斜,深入推進台湖鎮、潞城鎮、於家務鄉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提升鄉鎮中心區帶動農村地區發展、促進富餘勞動力就業、保障群眾生產生活的能力

(六十二)加快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改革,啟動農村資源、資產,扶持高端農業發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突出系統集成,狠抓規劃成果對接

(六十三)加快完成規劃編制後續工作及9個鄉鎮鎮域規劃研究工作。做好各專項規劃與總規及各專項規劃之間的相互對接,消除各種不協調現象,切實做到“多規合一”、“多圖合一”,提升有機性和整體性

(六十四)搭建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管理三位一體工作平臺,實行“一張圖管理”。建立城市空間發展精准決策模型,研究制定規劃落實方案,進一步規範規劃審批程式,增強規劃的嚴肅性和約束管控力

突出篤行求效,狠抓政府系統自身建設

(六十五)不斷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嚴格落實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確保依法行政

(六十六)創新統籌調度機制,確保各項工程和重點任務高標準、高品質、高效率推進

(六十七)深入落實“一會三函”等“放管服”改革

(六十八)扎實推動行政體制改革試點,不斷提高服務發展、服務大局的能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