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深晚推薦|緊急轉發:不要再傷害它們了,發現捕鳥器請馬上舉報

《捕鳥夾造孽 黑臉琵鷺一死兩傷》追蹤:香港相關機構正關注追蹤被捕夾夾傷的黑臉琵鷺, 一旦找到將進行救治。

1 月 23 日, 全球黑臉琵鷺同步調查工作結束後的第二天,

香港愛鳥人士在米埔 22 號基圍打撈起一隻黑臉琵鷺亞成鳥屍體。 由於在水中浸泡時間過長, 這只亞成鳥的喙部已經變色, 慘烈的情狀令所有愛鳥人士心痛不已。

▲ 2018 年 1 月 23 日在香港米埔 22 號基圍被發現的黑臉琵鷺亞成鳥,

因被踩盤夾子夾傷已經死亡。 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供圖

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導賞員 "Walter"在實施排查捕夾工作。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供圖

受傷黑臉琵鷺生還希望渺茫

近日, 深港愛鳥人士不斷爆料, 捕鳥夾、捕獸器等 " 兇器 " 頻頻出現在深港候鳥覓食之地, 已有多隻包括黑臉琵鷺在內的珍稀候鳥不幸成為受害者。 儘快排查出這些 " 兇器 " 的所在位置, 避免對越冬候鳥造成更多傷害成為必要之舉。

▲被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者拆除的踩盤夾子, 此次傷害黑臉琵鷺的就是這種捕鳥夾。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供圖

▲踩盤夾子

▲鋒利的踩盤夾子。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供圖

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濕地專案負責人文賢繼博士告訴記者, 目前在保護區的監察範圍內並未發現捕獸器, 受傷雀鳥有可能是在保護區附近的濕地被夾傷, 繼而飛往米埔。

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和漁農自然護理署正在加緊巡視, 尋求為受傷候鳥救治的機會。 文賢繼特別呼籲深圳一側的市民多加留意, 與香港有關方面保持緊密聯繫。 香港觀鳥會已發出公告, 如目睹有人設置捕獸器或有雀鳥 / 動物被捕獸器所傷, 在安全情況下請記錄現場環境、詳細位置 / 地點、時間, 並儘快向漁農自然護理署舉報。

不過, 文賢繼也向記者透露, 根據另外兩隻黑臉琵鷺受傷時間和受傷情況判斷, 生還的希望非常渺茫。

野生動物保護專家為救助行動支招

昨天, 記者專訪了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科學考察委員會副主任周海翔。 周海翔長年執行野生動物救助工作, 也已經關注到此次黑臉琵鷺被捕鳥器夾傷事件。

周海翔建議,在搜尋受傷候鳥的同時,首先應該動員公眾在以往黑臉琵鷺覓食地尋找踩盤夾子(即夾傷黑臉琵鷺的捕鳥器)。周海翔介紹說,這種夾子在市場上比較常見,通常會下在近岸、魚塘、稻田水深一尺左右的地方,旁邊會有小木樁或其他可以拴細鐵絲及繩子的物體,盜獵嫌疑人往往會在一早一晚佈設這種夾子,最好能在他們佈設夾子的時候在遠處拍下證據。在重點調查區域類似的木頭樁都要檢查。另外,在救助受傷候鳥時,如果候鳥的狀態尚好,可以將人員分成多組,在候鳥可能飛行的路線上逐段驅趕,讓候鳥體力耗盡飛不起來再抓捕。這種方式對候鳥不會造成大的傷害,只要體力恢復就可以正常放飛。如果等到候鳥因為長時間無法進食自己飛不起來了再去抓,將很難救治成功。

黑臉琵鷺受傷並非孤例

候鳥被稱為 " 海上的精靈 ",瀕危的珍稀候鳥黑臉琵鷺更是因其姿態優雅,被稱為 " 黑面天使 " 或 " 黑面舞者 "。然而讓人難以相信的是,最近發生的事件並非個例,珍稀候鳥正面臨著來自人為傷害的巨大威脅。

記者昨天查閱相關資料發現,2007 年,福建莆田觀鳥會會員發現一隻飛抵莆田興化灣的黑臉琵鷺莫名受傷,拒絕進食;2011 年,有鳥友在閩江河口濕地發現一隻斷腿黑臉琵鷺,用單腿支撐身體覓食,專家認為可能是被捕鳥夾夾傷;2016 年 3 月,珠海發現被捕鳥夾夾住的黑臉琵鷺,這只被捕鳥夾拖住的黑臉琵鷺爪部明顯腫脹,起飛艱難,步履沉重。而就在前幾日,香港鳥友又發現三隻被捕鳥夾夾住的黑臉琵鷺,其中一隻亞成鳥已經死亡。

眾所周知,深圳與香港處於國際候鳥重要通道上,每年在深港遷徙停留或越冬的鳥類數以十萬計,是國際候鳥遷徙路上的 " 加油站 " 和 " 越冬地 "。深圳灣更是黑臉琵鷺的三大越冬地之一,在這裡出現的捕鳥器如果不能被及時清除,將成為威脅黑臉琵鷺安全的一大隱患。

深港兩地法律堅決嚴懲捕殺候鳥行為

記者在採訪中獲悉,2014 年 5 月,深圳發佈了《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禁止獵捕陸生野生動物的通告》。該通告於 2014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到 2019 年 6 月 30 日截止,有效期 5 年。在此期間,全市範圍內禁止使用任何工具獵捕陸生野生動物。自通告發佈以來,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切實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打擊非法獵捕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及時清除捕鳥網,在候鳥主要棲息地豎立禁獵通告警示牌,並且與民間組織進行合作,邀請他們協助巡查候鳥通道,發現有非法捕鳥的情況及時向市森林公安機關進行舉報,防止野生鳥類進一步受到傷害。

文賢繼昨天在接受深晚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香港法例第 169 章《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虐待動物即屬違法;第 170 章《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任何人除按照特別許可證行事外,不得狩獵、損害或故意干擾任何野生雀鳥,也不得管有任何狩獵器具,或製造陷阱作狩獵任何野生雀鳥之用。任何人違反條例的規定,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港幣 10 萬元及監禁 1 年。

【網友評論】

網友 " 豔 ":看著這些珍稀動物鳥兒背負著沉重的鐐銬艱難地飛行太痛心了!呼籲更多的人加入保護深圳灣候鳥的隊伍中!

網友 "iuyf7":天哪!喪心病狂啊這些人!

網友 " 饒峻源 ":但願這些遠方來客得到善待。

網友 " 過河新兵 ":看到如此悲催的照片,從心裡產生對這些設置捕鳥夾的人的痛恨,呼籲大家一起譴責這種殘忍的行為!

網友 " 李雲帆 -sailing":請去尋找受傷黑臉琵鷺的夥伴們務必攜帶手套和口罩,一旦發現,需要及時報知當地野保單位去救治。儘量避免直接接觸。

網友 " 茶王哥 ":看得我都想去紅樹林呆上兩天,希望能幫上忙。

如在深圳區域內發現受傷候鳥,可立即聯繫如下單位:

深圳市城管局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電話:0755-23737770

紅樹林基金會 電話:0755-83626185

深圳觀鳥會 電話:0755-83904494

如在香港區域內發現受傷候鳥,可立即聯繫如下單位

漁農自然護理署辦事處 電話:00852-24714411

WWF 米埔辦公室 電話:00852-24716212

深圳晚報記者 李晶川 實習生 趙靖含 編輯 陳小龍

周海翔建議,在搜尋受傷候鳥的同時,首先應該動員公眾在以往黑臉琵鷺覓食地尋找踩盤夾子(即夾傷黑臉琵鷺的捕鳥器)。周海翔介紹說,這種夾子在市場上比較常見,通常會下在近岸、魚塘、稻田水深一尺左右的地方,旁邊會有小木樁或其他可以拴細鐵絲及繩子的物體,盜獵嫌疑人往往會在一早一晚佈設這種夾子,最好能在他們佈設夾子的時候在遠處拍下證據。在重點調查區域類似的木頭樁都要檢查。另外,在救助受傷候鳥時,如果候鳥的狀態尚好,可以將人員分成多組,在候鳥可能飛行的路線上逐段驅趕,讓候鳥體力耗盡飛不起來再抓捕。這種方式對候鳥不會造成大的傷害,只要體力恢復就可以正常放飛。如果等到候鳥因為長時間無法進食自己飛不起來了再去抓,將很難救治成功。

黑臉琵鷺受傷並非孤例

候鳥被稱為 " 海上的精靈 ",瀕危的珍稀候鳥黑臉琵鷺更是因其姿態優雅,被稱為 " 黑面天使 " 或 " 黑面舞者 "。然而讓人難以相信的是,最近發生的事件並非個例,珍稀候鳥正面臨著來自人為傷害的巨大威脅。

記者昨天查閱相關資料發現,2007 年,福建莆田觀鳥會會員發現一隻飛抵莆田興化灣的黑臉琵鷺莫名受傷,拒絕進食;2011 年,有鳥友在閩江河口濕地發現一隻斷腿黑臉琵鷺,用單腿支撐身體覓食,專家認為可能是被捕鳥夾夾傷;2016 年 3 月,珠海發現被捕鳥夾夾住的黑臉琵鷺,這只被捕鳥夾拖住的黑臉琵鷺爪部明顯腫脹,起飛艱難,步履沉重。而就在前幾日,香港鳥友又發現三隻被捕鳥夾夾住的黑臉琵鷺,其中一隻亞成鳥已經死亡。

眾所周知,深圳與香港處於國際候鳥重要通道上,每年在深港遷徙停留或越冬的鳥類數以十萬計,是國際候鳥遷徙路上的 " 加油站 " 和 " 越冬地 "。深圳灣更是黑臉琵鷺的三大越冬地之一,在這裡出現的捕鳥器如果不能被及時清除,將成為威脅黑臉琵鷺安全的一大隱患。

深港兩地法律堅決嚴懲捕殺候鳥行為

記者在採訪中獲悉,2014 年 5 月,深圳發佈了《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禁止獵捕陸生野生動物的通告》。該通告於 2014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到 2019 年 6 月 30 日截止,有效期 5 年。在此期間,全市範圍內禁止使用任何工具獵捕陸生野生動物。自通告發佈以來,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切實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打擊非法獵捕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及時清除捕鳥網,在候鳥主要棲息地豎立禁獵通告警示牌,並且與民間組織進行合作,邀請他們協助巡查候鳥通道,發現有非法捕鳥的情況及時向市森林公安機關進行舉報,防止野生鳥類進一步受到傷害。

文賢繼昨天在接受深晚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香港法例第 169 章《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虐待動物即屬違法;第 170 章《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任何人除按照特別許可證行事外,不得狩獵、損害或故意干擾任何野生雀鳥,也不得管有任何狩獵器具,或製造陷阱作狩獵任何野生雀鳥之用。任何人違反條例的規定,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港幣 10 萬元及監禁 1 年。

【網友評論】

網友 " 豔 ":看著這些珍稀動物鳥兒背負著沉重的鐐銬艱難地飛行太痛心了!呼籲更多的人加入保護深圳灣候鳥的隊伍中!

網友 "iuyf7":天哪!喪心病狂啊這些人!

網友 " 饒峻源 ":但願這些遠方來客得到善待。

網友 " 過河新兵 ":看到如此悲催的照片,從心裡產生對這些設置捕鳥夾的人的痛恨,呼籲大家一起譴責這種殘忍的行為!

網友 " 李雲帆 -sailing":請去尋找受傷黑臉琵鷺的夥伴們務必攜帶手套和口罩,一旦發現,需要及時報知當地野保單位去救治。儘量避免直接接觸。

網友 " 茶王哥 ":看得我都想去紅樹林呆上兩天,希望能幫上忙。

如在深圳區域內發現受傷候鳥,可立即聯繫如下單位:

深圳市城管局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電話:0755-23737770

紅樹林基金會 電話:0755-83626185

深圳觀鳥會 電話:0755-83904494

如在香港區域內發現受傷候鳥,可立即聯繫如下單位

漁農自然護理署辦事處 電話:00852-24714411

WWF 米埔辦公室 電話:00852-24716212

深圳晚報記者 李晶川 實習生 趙靖含 編輯 陳小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