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糖尿病的病根到底是什麼,終於有醫生出來說話了

右上角立即關注, 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 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糖尿病"這三個字給人的第一印象大概是:一種尿液中有糖的病。 這樣理解並沒有錯, 但糖尿病的核心問題其實是血液中糖的含量過高。 腎臟就像家中的下水道, 血液中的廢物在這裡過濾出來, 就成為了尿液。 身體健康的時候, 腎臟會留住葡萄糖, 不讓它進入尿液, 所以健康人的尿液中是不含糖的。 而糖尿病患者因為血糖濃度過高, 腎臟"心有餘而力不足", 便有"挽留不住"的糖分進入尿液。 "糖尿病"因尿液中異常含糖得名, 但真正的問題其實是血糖過多。

高血糖狀態從很多方面損害我們的身體, 引起諸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等病變。

為了防止血糖含量過高, 我們胰腺內的"胰島β細胞"會分泌胰島素到血液裡, 胰島素的使命就是用上全部招數來降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之所以失去控制,

問題出在胰島素。 當胰島的β細胞出現病變, 分泌的胰島素太少, 不足以對抗血糖的升高, 便發生了1型糖尿病。 當身體對胰島素變得不敏感, 胰島素對抗血糖的招數就不好使了, 血糖同樣升高, 這樣就發生了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尤其愛光顧吃得多運動少的胖子們,

這是因為, 肥胖一方面會導致身體對胰島素變得不敏感, 另一方面又會損傷合成胰島素的胰島β細胞。 正因為對胰島素不敏感, 胖人需要更高水準的胰島素來降低血糖, 這就使得胰島β細胞不堪重負。 暴飲暴食一餐之後, 餐後血糖陡然上升, 使得本來就已經負擔過重的胰島β細胞進一步受損。 而運動則相反, 可以增加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有利於胰島素奪回對血糖的控制權。 俗話說"三分天註定, 七分靠打拼", 雖然糖尿病有著先天因素, 但是後天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醫生們都提倡糖尿病患者作息規律, 控制飲食。

肥胖導致胰島細胞負擔過重, 儘管細胞不一定死亡, 但合成能力衰竭卻是事實。 儘管科學家一直在"讓胰島β細胞復活"的道路上奔走, 但至今仍沒有確切的方法來實現這一點。 因此, 現有的醫療手段尚沒有辦法從根本上治癒糖尿病, 患者只能從吃藥和改善生活習慣兩方面去控制血糖,

防止高血糖狀態帶來的嚴重後果。

雖然胰島素的改變難以逆轉, 但是只要努力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 患者基本上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甚至能達到人群的平均壽命。 所以, 糖尿病的治療在任何時間都必須強調"堅持"二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