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法治影響生活·2017中國法治藍皮書

陝西檢察 2018-01-26 09:16:41

2017年,中國法治足音鏗鏘。 1月19日,由檢察日報社、龍圖集團聯合編制的2017年法治截面史,正式向公眾發佈,這是本報第十三次發佈中國法治藍皮書。

2017中國法治藍皮書·致辭

堅守法治信仰 彙聚磅礴力量

檢察日報社社長 李雪慧

回顧難忘的2017年,這一年,我們共同見證立法、司法、執法、守法的法治歷程,一起感受尊法、學法、用法、護法的法治力量。

2017,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這一年,最大的歷史事件就是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過去的五年,中央密集推出1500多項改革舉措、我國貧困發生率降到4%以下、中國共產黨脫胎換骨、人民軍隊浴火重生、人民群眾獲得感增強、大國外交全面推進等等……十九大報告十個方面的總結,擲地有聲的成績單背後無不以法治為框架、用法治作支撐、由法治來貫穿。

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奮鬥目標如此觸手可及,正是因為這個國家和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堅信法治,更加堅定地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上。

法治信仰指明方向,法治力量衝破藩籬。 2017年,中央成立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加強對法治中國建設的統一領導;通過民法總則,見證百年一遇的法典時刻;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全國推開,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全面鋪開,為公共利益築起法治屏障;國歌法實施,用法律維護國歌尊嚴,讓國歌每一次的奏響都莊嚴神聖、引領方向……一項項改革、一次次修法都最大程度地承載民意、彙聚民心,緊貼“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努力創造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黃金時代。

法治信仰凝聚人心,法治力量守護公正。 2017年,懲治“村霸”不留死角,越洋跨境打擊電信詐騙,嚴懲校園貸還高校一片淨土,一份訴前檢察建議保護兩座古橋……一次次以法之名的戰役中,我們贏得了公平,贏得了正義,更湧現出了許許多多手持法治利劍的英雄模範:駐守在司法最後一道關口的檢察官杜亞起,20多年默默堅守、從蛛絲馬跡中追尋正義,糾正了一批冤假錯案;當選全國道德模範的法律援助律師夫妻陳賢、曹旭,長年堅持在邊疆地區進行法律援助和義務普法,為邊疆百姓辦理案件上百件;善辦新型疑難案件的專家型法官陳昶屹,紮根基層,以工匠精神為群眾解決各類民商事案件近3000件……

法治信仰淨化靈魂,法治力量激濁揚清。 2017,鐵腕反腐聚民心,從嚴治黨在路上。 僅僅十九大之後1個多月,就有3個省部級“老虎”因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審查。 視之為“最大威脅”,下力氣“猛藥去屙”,警示“霸王別姬”,誓言“上不封頂”,強調“沒有休止符”……習近平總書記鏗鏘話語的背後,是中國共產黨向腐敗宣戰的決心。 第一步“不敢腐”,第二步“不能腐”,第三步“不想腐”,這背後的邏輯思路正是實踐著從“打虎”“拍蠅”的震懾,到制度籠子的約束,再到政治文化的改變。

藍圖已繪就,奮鬥正當時。 在帶領億萬人民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中華巨輪中,法治是筋骨,法治是大綱,綱立文順、綱舉目張。 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所指出的,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 必須把党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中國進入了新時代,唯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中流擊水,奮發圖強,才能不斷開創全面依法治國新局面。

2017一如往常漸行漸遠。 也許虐童事件仍讓你痛心,江歌案宣判也止不住你的悲憤,共用單車懸而無解的押金退還問題考驗著你的耐心……但“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

昂首闊步在民族復興新征程上,讓我們堅守法治信仰,彙聚磅礴力量,推動中華巨輪劈波前行!

法治的新時代

龍圖集團總裁 杜洪波

習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這一論斷標誌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重大歷史成就,標誌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這一論斷要貫通於新時代的各個領域、各個層面,法治建設也不例外。

法治新時代要準確把握“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時代人民的需要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從立法層面來看,民法總則的實施,更好地維護了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公民資訊保護的司法解釋有力地保護著公民的資訊安全;從政治治理層面,監察體制改革彰顯了依法懲治腐敗的決心;從法律實施層面看,無論是處罰違規的明星,還是對“紅通”人員的追捕,無不彰顯著公平正義的法律價值。

法治新時代要著力應對“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

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主要體現為發展品質不高,創新能力不強,生態環境保護不夠,民生保障仍有短板,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面臨不少難題,社會文明水準尚需提高。2017年,政府嚴防炒房炒地、重拳治理網路亂象、立法明確公益訴訟並得以實施、全力治理假藥廣告以及明晰社保基金權責利等措施,對於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法治新時代要警惕法律自身“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

法律自身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表現在:地方立法存在亂象,損害了法治的統一性;立法內容存在滯後,跟不上社會發展步伐;法律實施的標準不夠統一,削弱著法律的權威。201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加大執法檢查、對地方立法推進合憲性審查、於歡案的改判、整飭幼托亂象以及積極回應人工智慧的挑戰等做法,有利於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統一法律適用標準,一定程度上解決法律與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不同步現象。

總之,把握住新時代的主要社會矛盾,就把握了法治建設的基礎和邏輯起點,也有利於完善法律體系,統一法律標準,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人物篇

他們影響2017

孫憲忠:民法總則的推動者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對於這部民法總則,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孫憲忠貢獻頗多,他連續多年在全國兩會上提出關於編纂民法典的議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提出的民法典“兩步走”策略,正與孫憲忠提出的議案相吻合。

孫國華:首位走進中南海講授法治課的法學家

2017年4月14日,93歲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孫國華逝世。孫國華是第一個走上中南海講臺的法學教授。1986年7月,他被請進中南海,給胡耀邦等中央領導人上了集體學法的第一課,也成為中央領導集體學習的開端,到2002年十六大之後,正式形成了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制度。

杜亞起:駐守在司法最後一道關口的檢察官

于英生、譚新善、陳滿……近年來,一個個蒙冤昭雪的名字背後,都有杜亞起這位20多年來執著於從蛛絲馬跡中追尋正義的檢察官的身影。作為最高人民檢察院刑事申訴廳的檢察官,杜亞起身負審查刑事申訴案件的重任,在他的努力下,糾正了許多不易察覺的冤假錯案。

趙薇:因違規投資被處罰的明星

2017年11月9日,證監會依法對龍薇傳媒以及黃有龍、趙薇等作出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此前,明星趙薇控股的龍薇傳媒以空殼公司收購上市公司,且貿然予以公告,對市場和投資者產生了嚴重誤導。

陳賢、曹旭:當選全國道德模範的法援律師夫妻

2017年11月17日,來自安徽的律師夫婦陳賢、曹旭因長年堅持法律援助和義務普法行為,被評為“全國道德模範”。陳賢先後輾轉西藏、內蒙古、新疆等條件艱苦的邊疆地區進行法律援助。在陳賢的感召下,丈夫曹旭也追隨加入,成為一對“夫妻志願者”。

北雁雲依:因取名不合法而落戶被拒的女孩

2017年11月底,最高人民法院發佈指導性案例,“‘北雁雲依’訴派出所公安行政登記案”入選。2009年,濟南市民呂某給女兒起名“北雁雲依”,在辦理戶口時被派出所拒絕。呂某以女兒名義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後法院審理認為,“北雁雲依”父母這種僅憑個人喜好創設姓氏的做法會造成對文化傳統和倫理觀念的衝擊,因此駁回其訴訟請求。

孟慶甜:中國版“安珀警報”系統的維護者

公安部刑事偵查局打拐辦副主任孟慶甜所負責的公安部“團圓”系統獲評央視“2017年度法治人物”年度最具網路影響力獎項。截至2017年9月1日,“團圓”系統累計發送1918名兒童走失資訊,找回失蹤兒童1847名。

陳昶屹:善辦新型疑難案件的專家型法官

北京市海澱區法院中關村法庭副庭長陳昶屹獲評央視“2017年度法治人物”。10年法官經歷,陳昶屹共審結各類案件2900餘件,包括北京大學訴鄒恒甫名譽侵權案、蔡繼明訴百度名譽侵權案等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疑難複雜案件。

法小淘:國內首款智慧分析案情的法律機器人

2017年被媒體稱為“科技司法元年”。無訟公司開發的法律機器人“法小淘”被譽為“國內首款法律機器人”。“法小淘”會向用戶提供法律上的答疑解惑,根據使用者的具體問題,進行初步的智慧案情分析,然後通過案例、名片等資料進行匹配,推薦合適的訴訟法院、專業律師等。

守護者計畫:利用最新網路技術配合警方打擊犯罪的公益團隊

騰訊公司創立的“守護者計畫”公益團隊獲得央視“2017年度法治人物”稱號。“守護者計畫”利用大資料技術,對電信網路詐騙進行資料收集以及配合案件調查,2017年協助各地員警機關,破獲新型網路違法犯罪案件近150起,抓獲犯罪人員約3500人,涉案金額近35億元。

張曉斌(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市場研究所所長)點評人物篇

哪怕微小,也能推動

法治是抽象的,同時也是具體的。法治的目標很崇高,但是法治建設、法治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建成要靠具體的個人來參與、推動和完成,所以我們看到了法學專家孫國華、孫憲忠,檢察官杜亞起,法官陳昶屹,律師夫婦陳賢、曹旭,他們利用自己的專長,通過自己的努力,推動了中國法治建設向前發展。

法治建設成就被每個人分享,同時每個人對法治的忽視或者違反,其成本也要由其來承擔。我們看到了明星趙薇因違規投資被處罰,看到了自創姓氏沒有使孩子獲得戶口的孩子家長敗訴。這些事件讓我們體會到對規則的尊重和對公序良俗的認可。

每個人都在受法治之惠,每個人的行為也受到法治影響。一個人的跳動是否可能改變地球的運動?答案是,你只要連續跳動,次數足夠多,都可能改變。同理,如果所有組織和個人都本著這樣的精神做每一件事情,不忘初心,哪怕力量微小,都能對國家的法治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2017中國法治藍皮書·寄語

河南大學教授、著名作家 肖開愚

●法眼靜觀文化。法眼是批評家的眼光,對文化當然應該靜觀,因為文化是生活當中慢慢出現的。

中國現代文學館研究部主任、著名作家 李洱

●在經濟社會,馴服洪水猛獸,是我們始終要做的事情。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 喬新生

●2017年我們制定了一系列反腐倡廉領域的規則,我想在今後的五年,甚至十年都可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張建偉

●法律應該是一個國家或者社會人民智慧的結果。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黃卉

●我們所說的法治時代,一定說的是好法時代,比如用陽光財政處理我們的國家帳本問題。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市場研究所所長 張曉斌

●法治的目標很崇高,但是法治建設、法治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建成要靠具體的個人來參與、推動和完成。

新時代人民的需要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從立法層面來看,民法總則的實施,更好地維護了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公民資訊保護的司法解釋有力地保護著公民的資訊安全;從政治治理層面,監察體制改革彰顯了依法懲治腐敗的決心;從法律實施層面看,無論是處罰違規的明星,還是對“紅通”人員的追捕,無不彰顯著公平正義的法律價值。

法治新時代要著力應對“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

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主要體現為發展品質不高,創新能力不強,生態環境保護不夠,民生保障仍有短板,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面臨不少難題,社會文明水準尚需提高。2017年,政府嚴防炒房炒地、重拳治理網路亂象、立法明確公益訴訟並得以實施、全力治理假藥廣告以及明晰社保基金權責利等措施,對於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法治新時代要警惕法律自身“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

法律自身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表現在:地方立法存在亂象,損害了法治的統一性;立法內容存在滯後,跟不上社會發展步伐;法律實施的標準不夠統一,削弱著法律的權威。201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加大執法檢查、對地方立法推進合憲性審查、於歡案的改判、整飭幼托亂象以及積極回應人工智慧的挑戰等做法,有利於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統一法律適用標準,一定程度上解決法律與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不同步現象。

總之,把握住新時代的主要社會矛盾,就把握了法治建設的基礎和邏輯起點,也有利於完善法律體系,統一法律標準,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人物篇

他們影響2017

孫憲忠:民法總則的推動者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對於這部民法總則,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孫憲忠貢獻頗多,他連續多年在全國兩會上提出關於編纂民法典的議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提出的民法典“兩步走”策略,正與孫憲忠提出的議案相吻合。

孫國華:首位走進中南海講授法治課的法學家

2017年4月14日,93歲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孫國華逝世。孫國華是第一個走上中南海講臺的法學教授。1986年7月,他被請進中南海,給胡耀邦等中央領導人上了集體學法的第一課,也成為中央領導集體學習的開端,到2002年十六大之後,正式形成了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制度。

杜亞起:駐守在司法最後一道關口的檢察官

于英生、譚新善、陳滿……近年來,一個個蒙冤昭雪的名字背後,都有杜亞起這位20多年來執著於從蛛絲馬跡中追尋正義的檢察官的身影。作為最高人民檢察院刑事申訴廳的檢察官,杜亞起身負審查刑事申訴案件的重任,在他的努力下,糾正了許多不易察覺的冤假錯案。

趙薇:因違規投資被處罰的明星

2017年11月9日,證監會依法對龍薇傳媒以及黃有龍、趙薇等作出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此前,明星趙薇控股的龍薇傳媒以空殼公司收購上市公司,且貿然予以公告,對市場和投資者產生了嚴重誤導。

陳賢、曹旭:當選全國道德模範的法援律師夫妻

2017年11月17日,來自安徽的律師夫婦陳賢、曹旭因長年堅持法律援助和義務普法行為,被評為“全國道德模範”。陳賢先後輾轉西藏、內蒙古、新疆等條件艱苦的邊疆地區進行法律援助。在陳賢的感召下,丈夫曹旭也追隨加入,成為一對“夫妻志願者”。

北雁雲依:因取名不合法而落戶被拒的女孩

2017年11月底,最高人民法院發佈指導性案例,“‘北雁雲依’訴派出所公安行政登記案”入選。2009年,濟南市民呂某給女兒起名“北雁雲依”,在辦理戶口時被派出所拒絕。呂某以女兒名義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後法院審理認為,“北雁雲依”父母這種僅憑個人喜好創設姓氏的做法會造成對文化傳統和倫理觀念的衝擊,因此駁回其訴訟請求。

孟慶甜:中國版“安珀警報”系統的維護者

公安部刑事偵查局打拐辦副主任孟慶甜所負責的公安部“團圓”系統獲評央視“2017年度法治人物”年度最具網路影響力獎項。截至2017年9月1日,“團圓”系統累計發送1918名兒童走失資訊,找回失蹤兒童1847名。

陳昶屹:善辦新型疑難案件的專家型法官

北京市海澱區法院中關村法庭副庭長陳昶屹獲評央視“2017年度法治人物”。10年法官經歷,陳昶屹共審結各類案件2900餘件,包括北京大學訴鄒恒甫名譽侵權案、蔡繼明訴百度名譽侵權案等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疑難複雜案件。

法小淘:國內首款智慧分析案情的法律機器人

2017年被媒體稱為“科技司法元年”。無訟公司開發的法律機器人“法小淘”被譽為“國內首款法律機器人”。“法小淘”會向用戶提供法律上的答疑解惑,根據使用者的具體問題,進行初步的智慧案情分析,然後通過案例、名片等資料進行匹配,推薦合適的訴訟法院、專業律師等。

守護者計畫:利用最新網路技術配合警方打擊犯罪的公益團隊

騰訊公司創立的“守護者計畫”公益團隊獲得央視“2017年度法治人物”稱號。“守護者計畫”利用大資料技術,對電信網路詐騙進行資料收集以及配合案件調查,2017年協助各地員警機關,破獲新型網路違法犯罪案件近150起,抓獲犯罪人員約3500人,涉案金額近35億元。

張曉斌(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市場研究所所長)點評人物篇

哪怕微小,也能推動

法治是抽象的,同時也是具體的。法治的目標很崇高,但是法治建設、法治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建成要靠具體的個人來參與、推動和完成,所以我們看到了法學專家孫國華、孫憲忠,檢察官杜亞起,法官陳昶屹,律師夫婦陳賢、曹旭,他們利用自己的專長,通過自己的努力,推動了中國法治建設向前發展。

法治建設成就被每個人分享,同時每個人對法治的忽視或者違反,其成本也要由其來承擔。我們看到了明星趙薇因違規投資被處罰,看到了自創姓氏沒有使孩子獲得戶口的孩子家長敗訴。這些事件讓我們體會到對規則的尊重和對公序良俗的認可。

每個人都在受法治之惠,每個人的行為也受到法治影響。一個人的跳動是否可能改變地球的運動?答案是,你只要連續跳動,次數足夠多,都可能改變。同理,如果所有組織和個人都本著這樣的精神做每一件事情,不忘初心,哪怕力量微小,都能對國家的法治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2017中國法治藍皮書·寄語

河南大學教授、著名作家 肖開愚

●法眼靜觀文化。法眼是批評家的眼光,對文化當然應該靜觀,因為文化是生活當中慢慢出現的。

中國現代文學館研究部主任、著名作家 李洱

●在經濟社會,馴服洪水猛獸,是我們始終要做的事情。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 喬新生

●2017年我們制定了一系列反腐倡廉領域的規則,我想在今後的五年,甚至十年都可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張建偉

●法律應該是一個國家或者社會人民智慧的結果。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黃卉

●我們所說的法治時代,一定說的是好法時代,比如用陽光財政處理我們的國家帳本問題。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市場研究所所長 張曉斌

●法治的目標很崇高,但是法治建設、法治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建成要靠具體的個人來參與、推動和完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