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得語文者得天下?

根據教育部公佈的高中課程和高考改革細節:

中考改革將從2017年試點, 到2020年成型, 而高考改革則早從2014年開始試點, 到2018年大致結束。

“得語文者得天下”, 這並非網路揣測, 而是真實存在的事實:

各地已在相繼增加語文中考總分, 且高達30分;《高考大綱》則更是暗指出語文將成為最易拉開學生檔次的學科。

語文在小中高考中的“強者”趨勢愈加明顯。

改革後, 三門統考課語文、數學、外語, 其中外語可以多次參考, 取最高分計入高考總分, 就高考總分的區分度來講大大降低;

數學在今後的命題中要大幅度降低難度, 區分度也會較大下降;只有語文的廣度、難度提升。

因此, 語文在高考總分中區分度會最大, 最容易拉開學生檔次。

得語文者得天下, 語文在12年的基礎教育中、在中考和高考中第一重要。

未來語文的地位就像原來小升初中奧數的決定性作用一樣, 而比奧數更能一錘定音。

語文的提高需要長期積累, 小學不抓, 中高考就會後悔, 到時候想抓也來不及!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以後, 當爹的數理化再牛也派不上用場了, 想讓子女贏在終點線上, 還得繼續拼媽!你不僅要拿著手工書研究各種布藝紙藝的製作流程, 你還要學會設計給孩子做小畫報, 最重要的——你必須能拽文, 會解字, 擅寫文章!

意味著“文人治國”的時代即將到來了。

但是想讓子女口吐蓮花妙筆生花, 下筆成文出口成章, 自然離不開長期的文學浸潤, 長期的語感培育, 長期的靈感激發。

一、小學語文課堂需強調基礎性

二、初中語文注重學生能力素養的積累

三、高中語文課堂要有三個側重

首先,語文課堂要堅持對學生的思想引領

其次,語文課堂加強對經典名著閱讀指導

最後,語文課堂要重視培養學生基本素養

教育部的明確表示,讓我們看懂語文背後對孩子一生的影響。

現實事實如此,歷史事實更是如此。

1、察舉征辟制

中國有悠久而不間斷的文明史,有遙遙領先其他國家的政治制度史,其中就包含優秀的選才經驗與制度。

科舉制度作為我國古代官方選拔人才的制度,自隋朝誕生以來,人們對其評價毀譽參半。

百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再回首科舉制度時,也許可以更理智地審視這一特殊的考試制度。

2000多年前,為了治理龐大的封建王朝,選拔官員和人才成為歷代中國帝王最操心的一件大事。西漢初年,朝廷選拔人才開始實行察舉、征辟制。

察舉是由州、郡等地方官,在自己轄區內考察、發現統治階級需要的人才,舉薦給中央政府,如漢朝著名的政治家晁錯就是被舉薦為官的。

征辟是由皇帝或地方長官直接進行徵聘。與先秦奴隸主貴族的世卿世祿制相比,漢代的察舉、征辟制是一大進步。

2、九品中正制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曹丕稱帝,正式推行九品中正制,在各州郡設立中正官,負責察訪、評定本地士人,按其德才聲望向吏部推薦為官。

九品中正制和察舉制並沒有本質區別。由於世襲制和舉薦制存在的弊端比較明顯,以至於官場結黨營私、貪污舞弊之風盛行。

東漢末有這樣一首歌謠諷刺察舉制說:

“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

清白,濁如泥,良將,怯如雞。”

說當時推舉出來的秀才不識字,察選出來的孝廉對父親不孝順,被稱為“清白”的人像泥一樣污濁,而出身高門的“良將”卻比雞還膽小。後來察舉制也變得完全不重才學德行,只重家族門第,所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3、世襲繼承制

漢明帝曾怒斥:“今選舉不實,邪佞未去,百姓愁怨,情無可訴。” (《後漢書•明帝紀》)

所以,東漢末年,西元178年,漢明帝著急,覺得這個國家人才匱乏,人才零落,後繼無人,到哪裡去選呢?

因為以前都是世襲繼承制,爺爺是宰相,兒子也差不了哪去,所以漢明帝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開創在老百姓當中選人,用什麼去選?當時沒有數、理、化,寫一篇作文選人。

“仙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

玉尺不可盡,君才無時休。”

這叫玉尺量才,選拔人才和評價詩文的標準。

所以,西元178年,官方記載,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用一篇作文,通過翰墨之工和文章之美在民間選拔人才,堅持了二十幾年,選拔了7個省委書記、5個省長,也就是刺史、太守。

4、科舉考試制

後來一直堅持到西元606年,隋煬帝開科考,科舉考試作為封建國家的“選才大典”,正式把語文當做中國人才選拔的第一學科,也是唯一學科。

現在讀書人最重要的事就是學習知識、學以致用、追名逐利,而在古代讀書人最重要的事就是學習古代文化知識,書亦國華,玩繹方美,一個讀書人沒有受到文化精華的薰陶和濡染何談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

這樣一來,中國文化就延綿不絕地傳承下去。從這個方面講,把語文作為人才選拔的科舉制也在不斷發展和豐富著中國文化,推動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傳承。

後來到了明代,以八股為主,即“八股取士”,寫八股文。它逐步成為一種僵化模式,特別是到晚清成為嚴重束縛知識份子的枷鎖,人們教育、讀書的目的只是為了做官,光宗耀祖。

所有與科舉無關的知識都被視為“形下之器”,是君子所不肖的“奇技淫巧”,導致官本位思想盛行,暴露出種種弊端。

吳敬梓所寫的《儒林外史》諷刺了科舉制度,成為不朽名著。科舉制度於1905年廢除,因此1904年的科舉考試被認定為中國最後一次科舉考試,那次恩科殿試因是慈禧太后70壽辰而增開的一科。這次考試金榜題名的有兩個廣東人,一個是榜眼朱汝珍,一個探花商衍鎏。

從西元606年到1904年這漫長的1300年時間,通過一篇文章選拔國家人才產生出700多名狀元、近11萬名進士、數百萬名舉人,至於秀才就更不計其數了。隋唐以後,幾乎每一位知識份子都與語文有著不解之緣和密切關係,從未參加過語文考試的是極少數。

中國歷史上,善於安邦治國的名臣、名相,有傑出貢獻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外交家、軍事家等大都出自狀元、進士和舉人,這批人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千年輝煌。

這個歷史告訴我們,語文選拔人才絕對沒有錯。

5、教育部改革

讓我們把眼光從歷史的漫漫長河中收回到現在,我們來看最近教育部在幹什麼,我們在恢復這些東西。

1904年以後,我們片面地把中國的落後歸結為製造業的落後,其實我們仔細想起來,1300年的時間除了有130多年我們被欺負以外,剩下的將近一千多年的時間是我們欺負別人,宋朝的經濟比現在美國在全球的經濟占比還要高。

我最近跟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合作研究,南宋、北宋時期那些高考的作文狀元,他們最後治理國家和他在寫作中表現了細緻的關係。

1904年以後我們開始了中國的製造業復興,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於是我們現在中國的高考是這樣的,700分,數學150分、英語150分、語文150分,也就是說在700分的高考當中,語文占比只有27.5%,我們看看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差的,是語文在中國歷史上選拔人才地位最差的週期。

從去年開始我們開始改革了,看中國歷史就知道,再看看西方的世界頂尖級大學選拔人才有三個學科,哈佛、劍橋、牛津,包括斯坦福,什麼大學選拔人才這三各學科特別重要:

1、閱讀與聽力;2、數學;3、寫作。

也就是說,語文在人才選拔上在西方占比是66%,最近我們國家也在幹這件事,從去年開始,高考政策出臺,把語文通過一步、兩步、三步走,逐步也提到和西方相同的地位,所以最近教育部在101中學、11中學做試點,在高中開設寫作學課,北師大也參與這個活動,現在缺的是寫作老師和寫作教材。

也就是說從今年開始,北京的高考,語文180分、數學150分、英語100分,逐步調到閱讀150分、作文150分、數學150分。

從這個情況來看,從去年開始到現在鋪天蓋地的“得語文者得高考”、“得語文者得天下”的說法,並非揣測,而是堪為圭臬的確鑿之言。

語文終將走上國家人才選拔最重要的寶座。

當語文這個灰姑娘走進皇家宮殿時,如果我們沒有漂亮的水晶鞋,沒有美麗的長裙,我們能在語文王國裡被王子發現嗎?

首先,語文課堂要堅持對學生的思想引領

其次,語文課堂加強對經典名著閱讀指導

最後,語文課堂要重視培養學生基本素養

教育部的明確表示,讓我們看懂語文背後對孩子一生的影響。

現實事實如此,歷史事實更是如此。

1、察舉征辟制

中國有悠久而不間斷的文明史,有遙遙領先其他國家的政治制度史,其中就包含優秀的選才經驗與制度。

科舉制度作為我國古代官方選拔人才的制度,自隋朝誕生以來,人們對其評價毀譽參半。

百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再回首科舉制度時,也許可以更理智地審視這一特殊的考試制度。

2000多年前,為了治理龐大的封建王朝,選拔官員和人才成為歷代中國帝王最操心的一件大事。西漢初年,朝廷選拔人才開始實行察舉、征辟制。

察舉是由州、郡等地方官,在自己轄區內考察、發現統治階級需要的人才,舉薦給中央政府,如漢朝著名的政治家晁錯就是被舉薦為官的。

征辟是由皇帝或地方長官直接進行徵聘。與先秦奴隸主貴族的世卿世祿制相比,漢代的察舉、征辟制是一大進步。

2、九品中正制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曹丕稱帝,正式推行九品中正制,在各州郡設立中正官,負責察訪、評定本地士人,按其德才聲望向吏部推薦為官。

九品中正制和察舉制並沒有本質區別。由於世襲制和舉薦制存在的弊端比較明顯,以至於官場結黨營私、貪污舞弊之風盛行。

東漢末有這樣一首歌謠諷刺察舉制說:

“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

清白,濁如泥,良將,怯如雞。”

說當時推舉出來的秀才不識字,察選出來的孝廉對父親不孝順,被稱為“清白”的人像泥一樣污濁,而出身高門的“良將”卻比雞還膽小。後來察舉制也變得完全不重才學德行,只重家族門第,所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3、世襲繼承制

漢明帝曾怒斥:“今選舉不實,邪佞未去,百姓愁怨,情無可訴。” (《後漢書•明帝紀》)

所以,東漢末年,西元178年,漢明帝著急,覺得這個國家人才匱乏,人才零落,後繼無人,到哪裡去選呢?

因為以前都是世襲繼承制,爺爺是宰相,兒子也差不了哪去,所以漢明帝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開創在老百姓當中選人,用什麼去選?當時沒有數、理、化,寫一篇作文選人。

“仙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

玉尺不可盡,君才無時休。”

這叫玉尺量才,選拔人才和評價詩文的標準。

所以,西元178年,官方記載,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用一篇作文,通過翰墨之工和文章之美在民間選拔人才,堅持了二十幾年,選拔了7個省委書記、5個省長,也就是刺史、太守。

4、科舉考試制

後來一直堅持到西元606年,隋煬帝開科考,科舉考試作為封建國家的“選才大典”,正式把語文當做中國人才選拔的第一學科,也是唯一學科。

現在讀書人最重要的事就是學習知識、學以致用、追名逐利,而在古代讀書人最重要的事就是學習古代文化知識,書亦國華,玩繹方美,一個讀書人沒有受到文化精華的薰陶和濡染何談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

這樣一來,中國文化就延綿不絕地傳承下去。從這個方面講,把語文作為人才選拔的科舉制也在不斷發展和豐富著中國文化,推動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傳承。

後來到了明代,以八股為主,即“八股取士”,寫八股文。它逐步成為一種僵化模式,特別是到晚清成為嚴重束縛知識份子的枷鎖,人們教育、讀書的目的只是為了做官,光宗耀祖。

所有與科舉無關的知識都被視為“形下之器”,是君子所不肖的“奇技淫巧”,導致官本位思想盛行,暴露出種種弊端。

吳敬梓所寫的《儒林外史》諷刺了科舉制度,成為不朽名著。科舉制度於1905年廢除,因此1904年的科舉考試被認定為中國最後一次科舉考試,那次恩科殿試因是慈禧太后70壽辰而增開的一科。這次考試金榜題名的有兩個廣東人,一個是榜眼朱汝珍,一個探花商衍鎏。

從西元606年到1904年這漫長的1300年時間,通過一篇文章選拔國家人才產生出700多名狀元、近11萬名進士、數百萬名舉人,至於秀才就更不計其數了。隋唐以後,幾乎每一位知識份子都與語文有著不解之緣和密切關係,從未參加過語文考試的是極少數。

中國歷史上,善於安邦治國的名臣、名相,有傑出貢獻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外交家、軍事家等大都出自狀元、進士和舉人,這批人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千年輝煌。

這個歷史告訴我們,語文選拔人才絕對沒有錯。

5、教育部改革

讓我們把眼光從歷史的漫漫長河中收回到現在,我們來看最近教育部在幹什麼,我們在恢復這些東西。

1904年以後,我們片面地把中國的落後歸結為製造業的落後,其實我們仔細想起來,1300年的時間除了有130多年我們被欺負以外,剩下的將近一千多年的時間是我們欺負別人,宋朝的經濟比現在美國在全球的經濟占比還要高。

我最近跟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合作研究,南宋、北宋時期那些高考的作文狀元,他們最後治理國家和他在寫作中表現了細緻的關係。

1904年以後我們開始了中國的製造業復興,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於是我們現在中國的高考是這樣的,700分,數學150分、英語150分、語文150分,也就是說在700分的高考當中,語文占比只有27.5%,我們看看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差的,是語文在中國歷史上選拔人才地位最差的週期。

從去年開始我們開始改革了,看中國歷史就知道,再看看西方的世界頂尖級大學選拔人才有三個學科,哈佛、劍橋、牛津,包括斯坦福,什麼大學選拔人才這三各學科特別重要:

1、閱讀與聽力;2、數學;3、寫作。

也就是說,語文在人才選拔上在西方占比是66%,最近我們國家也在幹這件事,從去年開始,高考政策出臺,把語文通過一步、兩步、三步走,逐步也提到和西方相同的地位,所以最近教育部在101中學、11中學做試點,在高中開設寫作學課,北師大也參與這個活動,現在缺的是寫作老師和寫作教材。

也就是說從今年開始,北京的高考,語文180分、數學150分、英語100分,逐步調到閱讀150分、作文150分、數學150分。

從這個情況來看,從去年開始到現在鋪天蓋地的“得語文者得高考”、“得語文者得天下”的說法,並非揣測,而是堪為圭臬的確鑿之言。

語文終將走上國家人才選拔最重要的寶座。

當語文這個灰姑娘走進皇家宮殿時,如果我們沒有漂亮的水晶鞋,沒有美麗的長裙,我們能在語文王國裡被王子發現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