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南宋初, 江西南安府太守杜寶有個名叫杜麗娘的獨生女兒。 為了讓杜麗娘知書達理, 杜寶請來迂腐的老學究陳最良教杜麗娘讀書。

一天, 杜麗娘讀《詩經》中《周南·關雎》而傷春, 她的丫鬟春香偷偷來到後花園, 見一片春光爛漫, 杜麗娘不禁昏昏欲睡。 睡夢中, 杜麗娘看到一個風流倜儻的書生手持一枝垂柳向自己走來, 在牡丹亭中, 落英繽紛, 他們二人纏纏綿綿……可是, 好夢被母親的一聲呼喚打斷了, 從夢中醒來的杜麗娘平添了一樁心事, 她開始茶飯不思, 日漸消瘦, 最後竟香消玉殞。

杜麗娘在臨死前, 曾求母親將她埋葬在後花園的梅樹下, 又叮囑春香用紫檀盒將自己的畫像放在後花園湖山石下珍藏。 後來, 杜寶收到聖旨鎮守淮揚。 他將杜麗娘葬于梅樹下, 又為後花園取名“梅花庵觀”, 托石道姑代為看管, 陳最良照應, 便匆匆赴任去了。

三年後, 嶺南貧寒書生柳夢梅進京趕考,

路過南安府時, 因為生病而暫住在梅花庵觀。 一天, 柳夢梅到後花園散心, 在湖山石下發現了杜麗娘的畫像, 原來, 柳夢梅之前也經常夢見一位佳人站立在花園的梅樹下, 說他倆有著夙世因緣。 柳夢梅仔細端詳, 發展畫中女子正是他夢裡的人。

杜麗娘的魂魄來到了後花園, 看到柳夢梅對她念念不忘, 便向柳夢梅訴說了自己的遭遇, 柳夢梅對她更加敬重。 第二天, 柳夢梅遵照杜麗娘的託付, 在石道姑的幫助下, 掘墓開棺, 杜麗娘竟起死回生, 兩人便大膽地結為了夫妻, 前往臨安。

柳夢梅在臨安考完試後, 受杜麗娘之托, 打探未見面的岳父岳母, 並送家信報還魂喜訊, 結果卻被杜寶囚禁。 原來陳最良見杜麗娘的墳墓被發掘, 就向杜寶告發了柳夢梅盜墓之罪。 放榜後, 柳夢梅考中了狀元, 免于一死, 但因為沒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杜寶堅決不承認女兒的婚事, 強迫他倆分開。 這場糾紛鬧到了皇上面前, 皇上被他們的愛情所感動, 最終, 杜麗娘和柳夢梅二人奉旨成婚。

《牡丹亭》取材於明人的話本《杜麗娘暮色還魂記》, 因此又稱《還魂記》, 它是我國戲曲史上浪漫主義的傑出代表作。 作者以大膽的誇張和想像, 講述了杜麗娘因情死、為愛生的傳奇故事, 抨擊了封建禮教對女性的摧殘, 肯定人的自由和人的情感, 呼喚個性解放、反對封建制度。 這在當時, 有著非常重大的進步意義, 也是《牡丹亭》優於其他才子佳人故事的根本原因所在。 明代呂天成贊之為“驚心動魄, 且巧妙迭出, 無境不新, 真堪千古矣。 ”

【名著佳句】

1、忙處拋人閑處住。 百計思量, 沒個為歡處。 白日消磨腸斷句, 世間只有情難訴。 玉茗堂前朝複暮, 紅燭迎人, 俊得江山助。 但是相思莫相負, 牡丹亭上三生路。

2、原來姹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桓。 良辰美景奈何天, 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 雲霞翠軒。 雨絲風片, 煙波畫船。 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3、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 死者可以生。 生而不可與死, 死而不可複生者, 皆非情之至也。

4、偶然間心似繾, 梅樹邊。 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 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待打拼香魂一片,月陰雨梅天,守的個梅根相見。

5、恰三春好處無人見,不提防沉魚落雁鳥驚喧,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

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待打拼香魂一片,月陰雨梅天,守的個梅根相見。

5、恰三春好處無人見,不提防沉魚落雁鳥驚喧,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