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實習中後期,這些事要考慮

從2017到2018年, 原來我的臨床實習生活已經接近尾聲了。

我問我自己:你的實習怎麼樣了?

是啊, 廣大的護生們, 實習生活怎麼樣了?有沒有想過, 中後期的實習該如何應對?

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討。

對實習前中期的反省

1、反思自己的不足

上周我外科出科, 總帶教監考我霧化吸入。 後面給我點評時, 說我無菌意識觀念仍需要提高。 確實是, 我忽略了鋪好無菌盤之後要建立無菌區域。 每一次考核都會暴露自身存在的問題, 下一個輪回中, 努力改進。

還有一天, 有位患者做術前的血型鑒定, 我幫她找血管, 一紮, 一拍,

一摸, 慘了, 亞歷山大, 好想打退堂鼓。 後來老師告訴我對於難抽血的患者要多看幾個部位, 左右手, 手背甚至是手臂部位的血管。 其實就是血管的一個評估與選擇, 這說明自己在往後的實習生活中要更注重這個問題, 好好去感受血管的彈性吧。

與病人交流這方面做得如何?我們, 是為他們而存在的, 他們就像一面鏡子, 隨時都可以映射著我們。 回想自己實習過程是否會得到患者的肯定?如果有,是在什麼情況下。 如果患者對自己有意見, 那又是什麼情況下發生的?

2、翻看自己的實習鑒定手冊

手冊裡每輪轉一個科室都會有帶教老師的評語, 老師會告訴我們好的點以及我們實習過程中需要繼續改進的點。 體檢中心實習,

帶教老師告訴我, 要對自己自信;大內科實習, 帶教老師告訴我要找到自己的工作方法;大外科的帶教老師告訴我, 理論與操作要更好的結合。 手術室的帶教老師告訴我, 無菌觀念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老師們的良言, 都是我們進步的方向。 帶著這些建議到下一個科室, 再好好磨刀。

實習鑒定手冊上除了老師的評語, 還有往後實習的要求, 要注意什麼。 還要看一看之前的科室實習還有什麼任務沒有完成的。 好好整理自己接下來的思路。

3、總結一下自己論文的進展情況

無論是要做綜述還是做調查類的的畢業論文, 都要好好整理了。 尋思如何做一個好的綜述, 平時查閱文獻的時候遇到好的綜述可以收藏, 好好參考一下模式,

平時也要注意收藏一下跟自己論文有關的文章, 到時候可以好好借鑒參考一下文章內容。 尋思如何對自己論文資料的整理等等。

對實習中後期的規劃

1、帶著自己的總結進入到下一輪的實習

爭取操作機會去完善自己的不足, 給自己進入下一輪科室的學習前做一個清單, 之後實習重點要注意的問題, 下班回去的路上可以好好想一想, 或者回去用筆好好寫一下總結。 同時準備好相應科室對應的複習資料, 方便自己實習下班後查閱相關知識, 及時補充知識盲點。

2、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式

首先是不可避免的夜班問題, APN的工作時間容易讓我們生活節奏混亂, 一個夜班, 可能兩天都緩不過。 建立應對這種情況的休息安排,

養成應對夜班規律的休息習慣。 我自己上夜班的時候, 會在下午五六點後回科室休息至晚上九點半, 然後整理好開始上夜班, 夜班結束後就在科室休息至大中午, 下午又滿血復活了。 (每個人習慣不一樣, 最好是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活習慣。 )

3、摸索好與病人的相處模式

很多時候, 我們焦慮的來源都是患者, 對我們不滿意, 有意見。 建立好信任度, 給予患者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 我喜歡巡視病人, 聽病人傾訴, 每每這個時候, 就是我們建立好關係的時候。 我會告訴阿姨、叔叔們一些檢查結果的意義, 收費問題的處理, 還有飲食以及功能鍛煉上的一些指導。 因為這樣, 患者們都比較喜歡我, 有很多操作都同意讓我做。

實習中後期, 實習的同時還要面臨著找工作, 對自己今後工作的一個定位就顯得特別重要了。 想要在一個怎樣的科室環境中工作, 想定位大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 自己比較感興趣的科室是什麼?

內科的護長告訴我, 實習時候的狀態很多時候就是我們以後工作的狀態。 我想自己有一個好狀態, 你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