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張昌爾在宣恩調研時強調以綠色生態理念推進農村垃圾處理

在高羅鎮板寮村察看村容村貌

察看垃圾分類處理情況

瞭解企業生產狀況

與村民座談

本網訊省政協“加強和改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月度協商座談會即將召開。 4月10日, 省政協主席張昌爾在州委書記、州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建明的陪同下來到宣恩進行會前調研,

強調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美麗鄉村”建設重要指示, 深刻認識推進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對建設生態文明、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可持續發展、提高農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意義,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 堅持綠色生態理念, 突出規劃引領, 加強設施建設, 創新處理模式, 完善建管機制, 努力實現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為我省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張昌爾一行首先來到沙道溝鎮兩河口村彭家寨, 花木扶疏、綠樹成蔭、溪水潺潺, 古老的石板路縱橫錯落有致, 綠樹紅花相依相偎, 吊腳樓乾淨整潔……彭家寨保存了恩施州土家族地區最完整的吊腳樓群,

是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張昌爾仔細察看吊腳樓群周邊垃圾清運和汙水處理情況, 他強調吊腳樓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富, 一定要規劃好、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 要堅持農村生活垃圾和汙水處理“兩治並進”, 通盤考慮, 統籌規劃, 加大投入, 同步建設。

在高羅鎮板寮村, 青山連綿, 蒼翠欲滴;碧空如洗, 河水清澈, 在白柚樹掩映中, 村道潔淨如新、房前屋後環境乾淨整潔, 隨處可見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宣傳欄、漫畫牆、提示牌。 張昌爾駐足在一家“清潔戶”門前, 仔細詢問板寮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石明應“清潔戶”的評選程式, 詳細瞭解農村生活垃圾保潔、收集、運輸、處理等環節。

石明應介紹道, 板寮村積極引導村民結合實際制定完善的村規民約,

分“最清潔”、“清潔”和“不清潔”三個等次, 定期開展環境衛生評比。 對評定為“最清潔”、“清潔”的村民, 給予一定獎勵;對評定為“不清潔”的村民, 不得納入“十星級文明戶”、“出彩高羅人”等候選人, 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 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張昌爾聽後表示, 垃圾分類是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鏈條的第一環, 十分重要。 要加強宣傳引導, 完善激勵機制, 激發農民積極性, 充分發揮農民在農村生活垃圾處理中的主體作用, 探索村民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長效機制;要將農村環境衛生與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文明創建活動緊密結合起來, 加大農村生活垃圾綜合治理力度, 使農村面貌朝著衛生、文明、舒適、優美的方向發展。

在椒園生態產業園湖北方圓綠色再生資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張昌爾與公司負責人親切交談。

“公司主要回收什麼東西?”

“主要回收廢舊塑膠、廢舊農用薄膜編織袋、廢玻璃等可迴圈利用的物資,經過清洗、破碎、熔斷和造粒,重新成為一粒粒芝麻大小的塑膠粒。”

“會不會產生污染?”

“由於全程使用物理手段,沒添加任何化學物質,所以不會有任何二次污染產生,我們還通過了恩施州環境保護局的‘環境評價一級資質’。”

在一問一答間,張昌爾瞭解了企業的建設規模、生產銷售、發展規劃、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等情況。張昌爾對企業迴圈利用廢舊資源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他說,廢舊資源回收加工再利用是變廢為寶,為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做出了貢獻,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打造垃圾分類、收集、轉運的完整鏈條,充分發揮企業在農村生活垃圾處理中的引領帶動作用。

近年來,我縣緊緊圍繞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要求,將農村環境衛生治理作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集中整改的六大民生問題之一,出臺《關於整治農村環境衛生的實施方案》,落實管理機制、投入機制、引導機制、督辦機制,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保障體系;在管理方式上探索形成示範,在環境衛生治理上探索形成示範,在市場化運作上探索試點示範,著力提升農村環境治理水準;實施“集鎮建管”工程、打造規範特色集鎮,實施“環境提升”工程、打造宜居新農村,實施“服務提升”工程、建設新型農村社區,農村環境面貌逐步改善。目前,全縣省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達到6個,省級“宜居村莊”達到7個。

省政協秘書長翟天山,省住建廳副廳長金濤參加調研。州政協主席劉建平,州政協副主席向宏貴,縣委副書記、縣長習覃,縣政協主席黃同元,副縣長向重臣,沙道溝鎮、高羅鎮、宣恩工業園區管委會、縣政府辦主要負責人陪同調研。

在椒園生態產業園湖北方圓綠色再生資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張昌爾與公司負責人親切交談。

“公司主要回收什麼東西?”

“主要回收廢舊塑膠、廢舊農用薄膜編織袋、廢玻璃等可迴圈利用的物資,經過清洗、破碎、熔斷和造粒,重新成為一粒粒芝麻大小的塑膠粒。”

“會不會產生污染?”

“由於全程使用物理手段,沒添加任何化學物質,所以不會有任何二次污染產生,我們還通過了恩施州環境保護局的‘環境評價一級資質’。”

在一問一答間,張昌爾瞭解了企業的建設規模、生產銷售、發展規劃、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等情況。張昌爾對企業迴圈利用廢舊資源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他說,廢舊資源回收加工再利用是變廢為寶,為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做出了貢獻,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打造垃圾分類、收集、轉運的完整鏈條,充分發揮企業在農村生活垃圾處理中的引領帶動作用。

近年來,我縣緊緊圍繞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要求,將農村環境衛生治理作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集中整改的六大民生問題之一,出臺《關於整治農村環境衛生的實施方案》,落實管理機制、投入機制、引導機制、督辦機制,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保障體系;在管理方式上探索形成示範,在環境衛生治理上探索形成示範,在市場化運作上探索試點示範,著力提升農村環境治理水準;實施“集鎮建管”工程、打造規範特色集鎮,實施“環境提升”工程、打造宜居新農村,實施“服務提升”工程、建設新型農村社區,農村環境面貌逐步改善。目前,全縣省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達到6個,省級“宜居村莊”達到7個。

省政協秘書長翟天山,省住建廳副廳長金濤參加調研。州政協主席劉建平,州政協副主席向宏貴,縣委副書記、縣長習覃,縣政協主席黃同元,副縣長向重臣,沙道溝鎮、高羅鎮、宣恩工業園區管委會、縣政府辦主要負責人陪同調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