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解密中國最新電子戰飛機:作戰半徑覆蓋沒得說

解放軍電子戰型轟-6G近日高調公開亮相引發輿論關注。 中國軍事專家稱, 轟-6G攜帶大型干擾吊艙執行專職電子戰任務有自身優勢, 尤其是在海上、遠距離作戰時, 它將是一把鋒利的“剪刀”, 有效剪斷一些地區性武裝的防空雷達網。

北京時間2018年1月20日, 中國央視新聞的一檔名為《軍情時間到》的節目介紹討論了電子戰飛機的話題。 該節目稱, 這款有十餘年機齡的解放軍海軍轟-6G飛機是擔當“電子戰支援者”的角色。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1月24日刊文指出, 從央視報導看, 轟-6G攜帶的吊艙尺寸較大, 應該不是戰鬥機廣泛使用的自衛型電子吊艙。 用轟炸機攜帶電子戰吊艙擔負專職電子戰任務並不常見。 一名中國軍事專家解讀, 從理論上講, 殲-15和殲轟-7都有能力攜帶這種大型電子戰吊艙, 扮演類似美軍“咆哮者”的電子戰任務, 此次選擇轟-6G平臺主要是基於該機航程遠、航時長的優勢。

這位專家指出, 由於這兩個大型吊艙尺寸大、重量也不小, 如果用殲轟-7“飛豹”戰機攜帶, 該戰機作戰半徑比較有限.

專家稱, 目前尚不清楚, 轟-6G攜帶的電子戰吊艙與殲轟-7攜帶的是否是同一型號, 轟-6G應該可以攜帶功率更大的電子戰吊艙。 而單架轟-6G如果攜帶多個吊艙, 可同時覆蓋更寬的頻帶範圍, 干擾更多雷達。

此外, 與運-8相比, 轟-6G航速更快, 更容易與戰機編隊使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