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共用單車事故六成涉未成年人 四成人說“刹不住車”

現在如今, 共用單車越來越得到廣大市民的認可, 走在街頭, 幾乎隨處都可以看見共用單車, 而隨著路面上共用單車的增多, 衍生的後續問題也逐漸凸顯。

配圖

典型案例

上海:男孩騎共用單車被撞身亡 系首例

3月26日, 下午1點15分左右, 在上海天潼路與浙江北路路口, 一輛大客車與一輛共用單車發生碰撞, 騎著共用單車的一名小學生被捲入車底重傷昏迷, 在送往醫院後不治身亡。

據悉, 這是目前發生在上海的首例不滿12歲未成年人使用共用單車致死案例。

廈門:共用單車理賠案 運營方承擔全責

據《廈門日報》報導, 廈門葉女士騎共用單車刹車時, 後刹失靈, 整個人飛了出去, 臉部直接著地, 致鼻骨骨折, 右眼球挫傷。

共用單車公司承認工作失誤導致刹車問題, 對葉女士表示慰問, 並承擔全額理賠醫療費, 這也是廈門首例共用自行車理賠案例。

深圳:三兒童騎共用單車摔傷

據《廣州日報》報導, 1月底, 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小兒骨科收治了3名12歲左右的孩子。 這3名孩子都因為騎共用單車時發生了摔傷, 導致手臂嚴重骨折, 住進了同一間病房。

據平樂骨傷科醫院小兒骨科夏玉禮醫生介紹, 3個孩子在說起摔傷原因時,

都覺得是在刹車時, 感覺車子的刹車只作用到了後輪, 而沒有刹住前輪, 導致車子漂移發生了側摔, 在摔倒的一瞬間他們都慣性地將手撐地。

北京: 稱因刹車失靈致其摔傷 市民起訴共用單車平臺

北京市民馮先生通過手機掃碼使用共用單車, 摔倒受傷自己支付逾2萬元的治療費用。 他認為, 自行車刹車突然失靈導致其摔倒, 平臺方提供的產品存在品質問題, 未盡到保障使用者人身安全的責任。

平臺方則表示, 已為用戶投保附加意外傷害醫療保險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保險公司可以給予不超過1萬元的賠償。

因不滿平臺方的賠付金額和處理態度, 馮先生將其訴至朝陽區人民法院, 目前法院已經立案。

奇葩案例 圖方便 車筐變成兒童座椅

昨日, 在北京世貿天階附近的路邊, 一女子抱著一個約四五歲的孩子走向路邊停放的共用單車, 掃描租車後, 她熟練地將孩子側身往車筐裡一“塞”便上了路。 孩子的兩條腿在車筐邊上擺動, 身體也不時地跟著車身晃動, 女子並沒有絲毫伸手保護的意識。

無獨有偶, 北京東單街頭也發生了類似的一幕:一男子帶著一個小學生模樣的男童租了車, 並將男童放進車筐內。 行駛過程中, 自行車不斷顛簸, 男童的兩條腿幾乎就要捲進車輪, 令人擔心不已。

為啥拿車筐裝孩子?“共用單車都沒有後座和橫樑, 只能讓孩子坐車筐裡了, 好多家長都這樣帶。 ”一位家長說。 自從共用單車出現了帶車筐的車型後,

不少家長就把車筐當作了兒童座椅。

玩浪漫 成人也當“大齡寶寶”

除了用車筐帶孩子的家長, 一些成人竟也用共用單車玩起了“花式”載人:有的人坐在後車輪的擋板上, 有的人扶著騎車人的肩膀站在車軸上, 更有甚者冒充“大齡寶寶”坐進了車筐。 記者就發現, 一成年女子曾坐在共用單車的車筐裡, 一路不時回頭與帶她的男子有說有笑, 車筐被壓得向前傾斜, 行車時“吱吱”作響, 相當危險。

有成人用共用單車玩起“花式”載人

二人的舉動引起路人紛紛側目, 很多人也對這種行為進行了批評。 有人就表示:“車筐帶孩子多危險啊, 真不知道這些父母怎麼想的。 現在還帶上大人了, 想玩浪漫也不能違反交通法規吧?車筐掉了摔了人, 或者碰到車,人還不飛出去?太不文明了,騎車帶人肯定會損壞自行車。”

大資料

事故發生時間及件數

1月份5起;2份月2起

3份月8起;4份月3起

事故發生地點及件事

深圳8起;杭州2起;北京1起;

廣州1起;寧波1起;廈門1起;

上海1起;天津1起;武漢1起;

長沙1起

騎行者年齡

9歲——6%;10歲——17%

11歲——11%;12歲——6%

成年人——38%

騎行者性別件數及占比

女——2起——11%

男——16起——89%

致傷原因

刹車問題——44%;交通事故——28%

腳踏板掉落——6%;摔倒——22%

受傷程度

重傷——6%;肝挫裂傷——6%

車把插入脖頸——6%;死亡——11%

骨折——28%;頭部外傷——11%

擦傷——33%

每次用共用單車前會檢查車況嗎?

從不檢查——15%

只看車輪是否有氣——43%

會試一下刹車——32%

會仔細檢查——10%

你認為“共用單車頻發意外,且多為未成年人”的原因是什麼?

家長對未成年人的監護不力——67%

共用單車品質堪憂,運營商未盡維護檢修義務——59%

共用單車密碼固定,易被未成年人破解,平臺管理存缺陷——78%

你認為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應規範保險責任——58%

運營商應升級技術——71%

應設置程式確定使用者年齡——54%

應加強對車體品質的維護檢修——40%

政府部門介入監管——48%

相關部門履行監管責任——56%

看法 車鎖有“設計缺陷” 平臺應擔責

北京市華泰律師事務所拜北斗律師接受採訪時表示,針對近期出現的兒童騎行共用單車出現的安全問題,無論是在家長監護下引發的安全事故,還是兒童“偷騎”造成的意外傷害,平臺公司方均不承擔任何連帶責任。

但拜北斗強調,如因共用單車車鎖本身“設計缺陷”出現的意外故障而引發的意外情況,平臺方則需承擔相應責任。

更新處罰規定 追究監護人責任

西北大學經管學院副教授郭亞軍認為,共用單車運營企業應該規範實名制註冊,杜絕12周歲以下兒童註冊使用。而最根本的杜絕辦法是相關部門更新處罰規定,加大處罰力度,並追究相關監護人責任。他還認為,各學校也應該普及這方面的教育,宣導未成年人在騎行方面的法律意識。

易觀互聯網出行資深分析師張旭表示,從監管層面來看,共用單車市場中出現的兒童安全問題,實際上屬於在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實施條例規定自行車騎行者年齡的限定內,應該由交警等執法部門來進行執行;從公司層面來看,共用單車本身並非為兒童設計。所以在這類問題的問責上,應該是由交警等執法部門履行相關監管責任。

小夥伴們有什麼想法都來說說吧

或者碰到車,人還不飛出去?太不文明了,騎車帶人肯定會損壞自行車。”

大資料

事故發生時間及件數

1月份5起;2份月2起

3份月8起;4份月3起

事故發生地點及件事

深圳8起;杭州2起;北京1起;

廣州1起;寧波1起;廈門1起;

上海1起;天津1起;武漢1起;

長沙1起

騎行者年齡

9歲——6%;10歲——17%

11歲——11%;12歲——6%

成年人——38%

騎行者性別件數及占比

女——2起——11%

男——16起——89%

致傷原因

刹車問題——44%;交通事故——28%

腳踏板掉落——6%;摔倒——22%

受傷程度

重傷——6%;肝挫裂傷——6%

車把插入脖頸——6%;死亡——11%

骨折——28%;頭部外傷——11%

擦傷——33%

每次用共用單車前會檢查車況嗎?

從不檢查——15%

只看車輪是否有氣——43%

會試一下刹車——32%

會仔細檢查——10%

你認為“共用單車頻發意外,且多為未成年人”的原因是什麼?

家長對未成年人的監護不力——67%

共用單車品質堪憂,運營商未盡維護檢修義務——59%

共用單車密碼固定,易被未成年人破解,平臺管理存缺陷——78%

你認為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應規範保險責任——58%

運營商應升級技術——71%

應設置程式確定使用者年齡——54%

應加強對車體品質的維護檢修——40%

政府部門介入監管——48%

相關部門履行監管責任——56%

看法 車鎖有“設計缺陷” 平臺應擔責

北京市華泰律師事務所拜北斗律師接受採訪時表示,針對近期出現的兒童騎行共用單車出現的安全問題,無論是在家長監護下引發的安全事故,還是兒童“偷騎”造成的意外傷害,平臺公司方均不承擔任何連帶責任。

但拜北斗強調,如因共用單車車鎖本身“設計缺陷”出現的意外故障而引發的意外情況,平臺方則需承擔相應責任。

更新處罰規定 追究監護人責任

西北大學經管學院副教授郭亞軍認為,共用單車運營企業應該規範實名制註冊,杜絕12周歲以下兒童註冊使用。而最根本的杜絕辦法是相關部門更新處罰規定,加大處罰力度,並追究相關監護人責任。他還認為,各學校也應該普及這方面的教育,宣導未成年人在騎行方面的法律意識。

易觀互聯網出行資深分析師張旭表示,從監管層面來看,共用單車市場中出現的兒童安全問題,實際上屬於在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實施條例規定自行車騎行者年齡的限定內,應該由交警等執法部門來進行執行;從公司層面來看,共用單車本身並非為兒童設計。所以在這類問題的問責上,應該是由交警等執法部門履行相關監管責任。

小夥伴們有什麼想法都來說說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