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內幕!國內摩企投訴零關稅政策,原因或許沒你想像中簡單

近日, 摩托車商會與商務部國際司組織的中國-東盟自貿區(簡稱CAFTA)摩托車關稅問題專題座談會, 引發了不少網友的爭議。

這次會議中,

出席的國內摩企有大長江集團、力帆集團、宗申集團等企業, 他們集體對東盟摩托車零關稅政策提出了申訴。

摩托車商會秘書長張洪波還向國際司詳細介紹了國內摩托車行業的情況、面臨的困難和CAFTA協定對摩托車行業所帶來的嚴重影響。

國際司楊司表示, 會在以後的所有自貿區雙邊、多邊談判特別關注摩托車行業, 並責成國際司與會同志認真研究該協定相關規定和細則, 希望能找到突破口以減少該協定給我摩托車行業帶來的不良影響。

在相關消息出來後, 摩托車商會以及部門摩托車企業的投訴, 遭到了部分大排量摩托車愛好者的反駁。

很多車友認為, 東盟摩托車零關稅, 對摩托車的摩托車市場起到了積極的促進意義,

側面推動了國內摩托車品牌的轉型升級。 關稅的貿易保護, 只會讓國內摩托車企業不思進取。

對於網友一邊倒的聲音, 摩托車商會也聯繫達摩院, 並對商會與商務部的溝通, 東盟摩托車進口零關稅的政策進行了更深層次的解讀。 核心內容如下。

1, 東盟摩托車進口零關稅政策, 雖然能為進口摩托車提供了更加優惠的進貨成本, 但其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

但是, 如果全球知名品牌的摩托車都可以通過零關稅進入國內, 那麼他們就不會在國內設廠生產大排量, 高技術含量的摩托車。 這或許是本田等知名品牌, 一直沒有在國內投產大排量摩托車的原因之一。

全球知名摩托車企業如果一直只是傾銷產品,

而不在國內設廠投產, 將技術、體系帶進來, 那也難以為國內摩托車產業轉型升級帶來更多的幫助。

零關稅政策短期內看似對消費者有益, 長期看也有不少弊端。

2, 我國對東盟摩托車進口實施零關稅政策, 但我國出口到東盟國家的摩托車, 卻無法享受零關稅的待遇。 2017年, 國內的摩托車銷量呈現進一步的下滑, 而出口的增長讓國內摩托車企業看到了新的機會。 貿易講求公平對等。

國內摩托車企業聯合摩托商會向商務部提出申訴, 最核心是想解決出口高關稅問題, 而不是進口零關稅問題。

目前東盟國家的摩托車市場高達1500萬輛, 是僅次於印度的全球第二大市場, 而我國企業在東盟國家的市場銷量僅有100多萬輛。

如果能實現出口零關稅, 那將對我國的摩托車企業帶來巨大的幫助。

3, 目前國內銷售的東盟進口摩托車, 雖然實施零關稅政策, 但其實在國內的售價並不算低, 甚至比歐美國家都要高。

歸根到底, 關稅不是決定進口產品高售價的唯一因素。 市場的規模, 銷售商的利潤也是高售價的核心原因之一。 如果國內的摩托車企業一直無法拿出更好的產品, 那麼進口品牌就可以通過技術壟斷, 一直保持高價格, 無需考慮關稅因素。

達摩院觀點

如今, 東盟進口摩托車的零關稅, 確實給國內的摩托車愛好者帶來了更多"高性價比"的選擇。 至少目前看來, 是這樣。 但如果從推動國內摩托車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 談零關稅政策究竟能帶來多大的影響,

或許就有點遙遠了。

這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國內的市場規模, 企業的全球經營策略, 國內的經商政策等。

不過, 只要有需求, 就會有市場, 參考國內的汽車市場, 雖然汽車進口沒有實施零關稅, 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汽車企業, 將中國市場定位為現階段最核心的市場, 並且投放了大量的新車型。

總而言之, 大城市的禁限摩政策, 或許才是一切的根源吧。 推動解禁摩托車, 革命尚未成功, 摩托車行業上下都需要繼續努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