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宗薩仁波切:愛情裡充滿的欺騙性

問:仁波切, 您之前說過, 修學佛法並不需要放棄享受。 但是, 為了證悟成佛, 是否所有的欲望都必須拋棄?

答:享樂與欲望不是一回事。

你可以僅僅通過欣賞而享受一件事物, 而並不想佔有它——換句話說, 就是不沉迷於它。 所以是的, 你不必放棄所有的享受;但是所有的欲望, 包括想要獲得解脫的欲望, 最後的確都需要拋棄。

而眼下, 正如寂天菩薩所說, 只有一個欲望、一個無明應該作為工具保留, 這個無明就是認為有證悟這回事。 為什麼我們應該保留它呢?因為我們不想受苦。

佛教的全部路徑, 廣義來講, 就像一道道巧妙的用藥安排。 有一副藥是給普通的行者和菩薩的, 然後當他們變得不那麼普通的時候, 再給他們另外一副藥來忘掉第一副藥。 就這樣, 直到你真的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 給你的藥物都是為了忘掉前面的藥。 但最終, 只要你還需要吃藥,

你就還在生病。 所以理想的狀態是, 你根本不需要吃任何藥。 這也就是為什麼佛的境界被稱為“無學道”。

問:佛說有漏皆苦, 那生命中真正的快樂是什麼?

答:生活中所有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幸福, 甚至擠青春痘也包括在內, 只是一旦做過了頭, 就變成了痛苦。 長青春痘不是好事, 但是擠一擠能帶給你某種快樂和滿足感。 在這個例子中, 沒有人會因為擠青春痘可以體驗那種快樂而喜歡長青春痘。

與此同時, 簡單地說, 我們所認為和談論的所謂“幸福”, 永遠是部分的痛苦。 首先我們需要問, 如果所有情緒都是苦, 那麼生活中真正的幸福是什麼?我們生活中通常所說的幸福, 實際上是非常令人困惑的。 這有點兒像是擠青春痘帶來的滿足,

快樂只依賴於短暫的痛苦的解除, 一旦擠完, 痛苦就會回來。

這也有點兒像是婚姻, 本應對解除孤獨有所助益, 卻也帶來痛苦。 或者, 如果在你面前有很好的食物, 例如精緻的義大利麵條, 美味可口, 但甚至在吃的時候, 你就開始擔心多餘的碳水化合物, 然後關於血壓、胃、六塊腹肌、失去英俊外表等等一大堆憂慮就突然出現了。

所以生活中我們所謂的“幸福”真的是非常不完美的, 並且很快就會發展為痛苦。 然而, 即使在這個不完美的輪回中, 一個人還是可以通過生起滿足感而試著拼湊一點點幸福。 當你滿足的時候, 幾乎不會感到厭倦。 只有當你太過貪心的時候, 才幾乎不可能感到興奮。

問:在愛情與關係中,

自我的功能是什麼?戀愛時, “自我”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答:自我總是扮演最邪惡、最聰明、最有欺騙性、最強大、最有破壞性的角色, 但就愛情和關係而言, 自我在它自己的遊戲中是最成功的, 因為所有人都上了它的當。 區別大便和金子是很容易的, 即便它們都是黃色的, 你會知道該避免什麼、該得到什麼。 但區別銅和金是難的, 因為兩者都是閃亮的, 第一眼看上去它們很類似。

愛情就有點兒像是那樣。 在普通的愛情裡, 看上去有很多的給予、理解、耐心、寬容和空間的營造。 當你愛上一個特定的人, 你甚至不會注意他吃飯時咀嚼的聲音, 那種聲音平時可能讓你厭煩得要死。 戀愛很有欺騙性, 因為它看上去一點兒也不自私,

你甚至可以非常慷慨。 當自我穿上愛情的鎧甲, 這一切讓它變得如此聰明。

習性在愛情和關係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 當然, 我們之前討論過的孤獨, 在自我的遊戲——也就是愛情中, 完全是個容易上當受騙的傻子。

但是說了這麼多, 我並不是想要拆散人和人之間真誠的紐帶, 在男孩和女孩之間、女孩和女孩之間、男孩和男孩之間、丈夫和妻子之間、母親和孩子之間。

乍看上去,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 或許是普通的愛當中最不自私的形式。 但這也是值得分析的, 因為很多時候, 孩子是我們的財產和玩具, 這是非常自私的。 這就是為什麼, 從本質上來說, 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是複雜的。 家庭給予孩子很多, 但是沒有人喜歡被當成財產一樣地對待。 孩子們的天線總是會微妙地捕捉到父母無意識發出的信號。

所以這很複雜,表現得慷慨、大方和不自私給我們帶來如此多的利益,以至於我們通常害怕公開表達我們的自私。假如我向我所愛的女孩子表白——“我愛你,因為你擁有很多我想要的或者想用的東西,並且我也願意給你你想要的,希望作為回報,你也能給我這個或者那個。”如果你對一個人這樣說,他或她一定會很生氣。但如果我們真的做到了這一點,那你會擁有一段真正好的關係。

問:正確的態度可以改善關係嗎?如果可以,我們在戀愛和婚姻中應該培養什麼樣的態度呢?

答:正確的態度來自正確的見解。而正見,本質上,應該建立在接受真理而不是否定真理的基礎上。例如,如果佛教關於一切都是無常的見地深植於你的頭腦,那麼你會對這段關係中的每一時刻都倍加珍愛。這樣的理解有助於滋養適當的關係。

時代也已經改變了。很明顯,現代婚姻的整個制度、目的及其作用方式,即便和數十年前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執著於數十年或數百年前那種被認為是完美婚姻的幻想,而且以為那樣的婚姻在今天這個時代也能發生,會導致很多的不幸。如果一對夫妻之間有適當的一致認同和理解,婚姻可以非常奏效,並且能幫助其他很多人。

如果你是一個佛教徒,特別是如果你追隨大乘的修行之道,那麼你也可以過一種能夠利益很多人的家庭生活。你可以至少從利益自己的孩子開始,給孩子們正確的影響和教育,這樣他們長大後可以利益很多人。所以婚姻也可以是一種有益的工具或者媒介。

孩子們的天線總是會微妙地捕捉到父母無意識發出的信號。

所以這很複雜,表現得慷慨、大方和不自私給我們帶來如此多的利益,以至於我們通常害怕公開表達我們的自私。假如我向我所愛的女孩子表白——“我愛你,因為你擁有很多我想要的或者想用的東西,並且我也願意給你你想要的,希望作為回報,你也能給我這個或者那個。”如果你對一個人這樣說,他或她一定會很生氣。但如果我們真的做到了這一點,那你會擁有一段真正好的關係。

問:正確的態度可以改善關係嗎?如果可以,我們在戀愛和婚姻中應該培養什麼樣的態度呢?

答:正確的態度來自正確的見解。而正見,本質上,應該建立在接受真理而不是否定真理的基礎上。例如,如果佛教關於一切都是無常的見地深植於你的頭腦,那麼你會對這段關係中的每一時刻都倍加珍愛。這樣的理解有助於滋養適當的關係。

時代也已經改變了。很明顯,現代婚姻的整個制度、目的及其作用方式,即便和數十年前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執著於數十年或數百年前那種被認為是完美婚姻的幻想,而且以為那樣的婚姻在今天這個時代也能發生,會導致很多的不幸。如果一對夫妻之間有適當的一致認同和理解,婚姻可以非常奏效,並且能幫助其他很多人。

如果你是一個佛教徒,特別是如果你追隨大乘的修行之道,那麼你也可以過一種能夠利益很多人的家庭生活。你可以至少從利益自己的孩子開始,給孩子們正確的影響和教育,這樣他們長大後可以利益很多人。所以婚姻也可以是一種有益的工具或者媒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