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省“兩會”新聞中心舉辦第二場集體採訪,四位代表談履職話民生

點擊上方藍字“安徽發佈”關注我們

1月22日晚, 安徽省“兩會”新聞中心舉辦第二場集體採訪活動, 省人大代表王越、武志強、李桃春、陶洪現場接受媒體記者的集中採訪。

談履職感受、說民生話題。 面對記者的長槍短炮, 四位省人大代表, 直面問題, 真誠回答, 展現出新時代人大代表的履職風采。

安徽省人大代表、安徽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總經理 王越:

中國電信將出“實招”助力安徽智慧經濟建設

王越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 我省要大力培育大資料、雲計算、移動傳播等數字經濟產業集群, 以及構建大資料交易平臺和開展‘智慧+’應用試點示範。 ”省人大代表王越說。

那麼, 中國電信在安徽發展智慧經濟的進程中, 將扮演怎樣的角色呢?王越表示, 中國電信安徽公司作為省內規模最大、資源最豐富、服務最廣泛的通信企業, 在智慧經濟建設中將扮演主力軍的作用。 近年來中國電信安徽公司累計投入400億元建成“全光網省”, 4G網路也實現全覆蓋。

王越介紹, 下一階段, 中國電信在助力安徽智慧經濟建設方面有著許多的計畫。 未來五年, 就合肥電信而言, 還要投資數十億, 不但要打造有線+無線的高速精品網路,

還要在雲計算資源池、大資料分析平臺等領域加大投入, 同時, 利用新興技術, 協同“智慧城市”建設。 此外, 還將細分行業領域, 提供智慧解決方案。 目前中國電信安徽公司已整合上下游軟硬體企業超300家, 形成“互聯網+”生態圈, 能夠為政府、金融、教育、醫療、旅遊、農業等各行各業提供“互聯網+”的全業務平臺的建設能力。

安徽省人大代表、碭山縣碭城鎮南城社區黨總支書 武志強:

搭建社區基礎平臺 大力發展社區慈善事業

武志強

社區作為居民自治組織和和諧社會建設的基石, 發揮著聯繫黨委政府和群眾的橋樑紐帶作用。 未來社區如何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中有更大作為?

省人大代表武志強表示, 首先要搭建好社區的基礎平臺, 也就是要加強社區居委會體系建設, 健全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群眾自治組織為主體、社會各方廣泛參與的新型社區管理服務機制。

同時, 要建設好社區隊伍。 社區工作隨著由管理向服務的轉變, 越來越多的專業化人才充實到社區管理服務中來,

為社區開展好各項為民服務工作奠定了基礎。

“重建社區居民的主體責任也同樣關鍵。 ”武志強說, 社區是居民的社區, 參與社區治理是居民的基本責任。 通過搭建居民需求表達平臺, 細心培育居民的參與意識。 以焦點問題為突破口, 用榜樣的力量感動和帶動廣大居民, 自覺參與社區治理, 逐步形成居民自主意識, 激發社區自我發展的內生力量, 實現社區有效治理。

此外, 還要發揮好公共服務的作用, 努力提升社區服務水準, 確保讓居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最後, 要保障兜底好社會救助。 要大力發展社區慈善事業, 搭建社區居民自助互助平臺, 增強社區扶貧濟困作用。

安徽省人大代表、無為縣農業委員會副主任李桃春:

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

李桃春

李桃春,無為縣農業委員會副主任,也是連任四屆的老代表,談及履職15年的經歷,她感受頗深。

"作為新時代的人大代表,更應該時刻警醒,不能僅僅把代表當成榮譽,而是要當成使命和責任"。李桃春說,人大代表擔負著全省七千萬人民的重托,提出的各類意見和建議,對政府有著極其重要的參謀意義。不能甘於平庸,要積極作為,積極將群眾的呼聲傳達到兩會上。

如何當一名稱職的人大代表,李桃春用15年代表經歷總結出以下兩點:關注社會民生,不斷拓展參政議政的深度、廣度和力度,積極深入基層調研,傾聽群眾呼聲,讓建議和議案粘上“泥土的芬芳”。

充足的調研之後,撰寫建議階段,一定要“走心”。李桃春介紹說,如果建議寫得好,會給人以力量感,引發共鳴,同時也會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程度。“我對待每個建議的態度,就如我高考答題一樣認真,每一個段落,甚至每一個詞語,都會反復斟酌,每一個資料,反復核對,力求準確反映出訴求。”

安徽省人大代表、淮北市實驗高級中學教師 陶洪:

辦好優質教育讓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

陶洪

陶洪是淮北市實驗高級一名中學教師,30年中學教學生涯,讓他深刻感受到安徽這些年來教育領域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

“我是土生土長的淮北人,小時候小學,條件很差,土桌子、土檯子,趴著一群土孩子。”陶洪這兩年走訪了皖北很多基層學校發現,即便是最偏遠的學校,硬體設施都很完善。

素質教育與高考並不矛盾,對於老百姓最關心素質教育問題,陶洪稱,高考改革、教育方式的改革,兩者關係越來越和諧。以淮北市為例,推廣陪伴教育方式,孩子進入班級開始,學校選派一名任課老師作為其人生導師,學生在成長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可以通過老師得到解決,同時,老師也增加了對學生的責任感,這種方式,對孩子今後人生成長有重要作用。

陶洪說,我們也應該看到,教育的發展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之間的矛盾,老百姓需要更加優質的教育,目前仍有許多不足之處需要改進,希望能夠加大推動普惠教育力度,讓每個孩子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

“他們拉著行李箱,不是去旅遊,而是去上學”,對於社會上中小學生負擔過重問題,陶洪深感痛心,他認為,教育改革這些年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也應該看到改革不夠徹底的問題,與實際教育需求仍有較大差距,這仍然是需要繼續解決的問題。(記者 黃娜娜 汪喬 顧繼月 許夢宇)

往期精彩回顧

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

李桃春

李桃春,無為縣農業委員會副主任,也是連任四屆的老代表,談及履職15年的經歷,她感受頗深。

"作為新時代的人大代表,更應該時刻警醒,不能僅僅把代表當成榮譽,而是要當成使命和責任"。李桃春說,人大代表擔負著全省七千萬人民的重托,提出的各類意見和建議,對政府有著極其重要的參謀意義。不能甘於平庸,要積極作為,積極將群眾的呼聲傳達到兩會上。

如何當一名稱職的人大代表,李桃春用15年代表經歷總結出以下兩點:關注社會民生,不斷拓展參政議政的深度、廣度和力度,積極深入基層調研,傾聽群眾呼聲,讓建議和議案粘上“泥土的芬芳”。

充足的調研之後,撰寫建議階段,一定要“走心”。李桃春介紹說,如果建議寫得好,會給人以力量感,引發共鳴,同時也會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程度。“我對待每個建議的態度,就如我高考答題一樣認真,每一個段落,甚至每一個詞語,都會反復斟酌,每一個資料,反復核對,力求準確反映出訴求。”

安徽省人大代表、淮北市實驗高級中學教師 陶洪:

辦好優質教育讓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

陶洪

陶洪是淮北市實驗高級一名中學教師,30年中學教學生涯,讓他深刻感受到安徽這些年來教育領域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

“我是土生土長的淮北人,小時候小學,條件很差,土桌子、土檯子,趴著一群土孩子。”陶洪這兩年走訪了皖北很多基層學校發現,即便是最偏遠的學校,硬體設施都很完善。

素質教育與高考並不矛盾,對於老百姓最關心素質教育問題,陶洪稱,高考改革、教育方式的改革,兩者關係越來越和諧。以淮北市為例,推廣陪伴教育方式,孩子進入班級開始,學校選派一名任課老師作為其人生導師,學生在成長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可以通過老師得到解決,同時,老師也增加了對學生的責任感,這種方式,對孩子今後人生成長有重要作用。

陶洪說,我們也應該看到,教育的發展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之間的矛盾,老百姓需要更加優質的教育,目前仍有許多不足之處需要改進,希望能夠加大推動普惠教育力度,讓每個孩子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

“他們拉著行李箱,不是去旅遊,而是去上學”,對於社會上中小學生負擔過重問題,陶洪深感痛心,他認為,教育改革這些年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也應該看到改革不夠徹底的問題,與實際教育需求仍有較大差距,這仍然是需要繼續解決的問題。(記者 黃娜娜 汪喬 顧繼月 許夢宇)

往期精彩回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