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他們真的低欲望、性冷淡嗎?一隻青蛙映射出中國青年的茫然!

繼對《王者榮耀》“開炮”後, 媒體又把矛頭指向了另一款手機遊戲《旅行青蛙》。 這款來自日本的手機遊戲如今在中國大肆流行, 文章對此風頗有微詞, 認為這款“簡單到沒有互動的遊戲”有鼓勵年輕人“自閉”和鼓吹“佛系”消極生活觀的傾向。

有媒體更以“性冷淡”標籤該遊戲, 擔心時下年輕人喪失物欲和成功欲, 不結婚不生育, 淪為“社會負擔”。

單就遊戲本身而言, 《旅行青蛙》的遊戲方式確實簡單:玩家只需要為青蛙準備好旅行所需的食品和道具, 這“孩子”就會隨機展開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在旅行過程中, “青蛙兒子”會時不時給家裡寄相片, 好讓玩家知道它路在何方。 雖然青蛙的旅行路線基本都屬“國內遊”, 但這款遊戲卻沖出了日本, 空降到中國, 成為如今最火的手機遊戲。

這只青蛙並不依賴飼主而活著。 事實上, 它有很強的自主性:什麼時候讀書, 什麼時候旅行, 完全不受主人的控制——你完全無法預料到, 下一秒你的蛙會去哪裡。 這是一種近乎全新的“放養”模式, 在強調個性的年代, 那套把萌寵喂成巨嬰的模式顯然已經不合時宜了。

青蛙之所以自由, 是因為飼主渴望自由;青蛙之所以輕鬆, 是因為飼主也想擺脫重負。 青蛙的為所欲為是年輕人們在現實生活裡想都不敢想的理想狀態:這是真正意義上的財務自由。

2017年末, 當“佛系青年”一詞迅速走紅網路時, “佛系”的意思被規定為這樣:有也行, 沒有也行, 不爭不搶, 不求輸贏。

真的有也行, 沒也行嗎?

當然不是。

佛系是一張披著“低欲望”的皮, 是一種嘴上說說的語言叛逆。 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城市裡, 年輕人是“佛”不起來的——高額的房價和房租已經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 偶得苟延殘喘的機會, 不如想想如何獎勵自己吧。

雖然他們聲稱自己是佛系, 但本質上, 他們和口中嚷著“買買買”的“阿裡系”是同一群人。

不是生活沒有意義, 而是在他們沒得到財務自由之前, “什麼都沒意義”。

正如“世界那麼大, 我想去看看”的辭職信爆紅網路、點燃人們心中的浪漫後, 有金融界的廣告文案隨即“打臉”:“世界那麼大, 沒有錢, 你真的可以去看看嗎?” 可悲的是, “財務自由”只是一個夢, 永遠不會成為現實。

又因為有可能永遠不會實現這個夢想, 所以他們只能用戲謔、解構的方式看待自己和世界, 假裝“佛系”, “不爭不搶”。 也許, 《旅行青蛙》的遊戲概念是消極的, 但“養蛙人”並不悲觀。 有人說, 這是一代人無可奈何、艱難開心著的娛樂至死——不是他們“安貧樂道”, 而是心有不甘, 自我消解, 暫時逃避一下現實罷了。

現實很骨感,但你還得擁抱它。成為一隻說走就走的“旅行蛙”也許並不是當下每個年輕人的終極夢想,但可以確定的是,誰都不甘心做一隻目光短淺、見識狹隘的“井底蛙”。

現實很骨感,但你還得擁抱它。成為一隻說走就走的“旅行蛙”也許並不是當下每個年輕人的終極夢想,但可以確定的是,誰都不甘心做一隻目光短淺、見識狹隘的“井底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