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了讓它更完美好看?日本京都大學被爆論文造假,研究員如此訴苦

日本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週一領域的開創性研究, 在2012年獲頒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這宗醜聞大有可能讓他的研究事業生涯結束。 他在記者會上道歉時表示:

對無法及早發現事件感到遺憾, 並對日本國民以及相關患者表示由衷道歉。 但造假部分不影響文中其他部分的論述質素, 而這論文亦跟現在開展或者計畫中的誘導多能幹細胞有關臨床研究和治療完全無關。 不排除辭去所長一職。

涉及造假的論文, 內容為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培養腦血管細胞。 在山水康平承認造假後, 京都大學已經提出撤回這一論文。

這是研究所首次認定其研究人員有論文造假行為。

研究所週一公佈的調查結果認定, 以助教山水康平為第一作者的研究小組2017年2月發表在美國《幹細胞報告》雜誌網路版上的一篇論文有17處捏造和篡改圖像資料。

他借這些有杜撰的內容,

聲稱成功使用iPS細胞在體外造成腦結構, 而它們卻是研究論文的重要基礎。 山水被問道為要這樣做時, 他說這是“為了讓論文更完美好看。 ”

報導指2017年7月就有內部人員對有關論文提出質疑, iPS細胞研究所隨即向京都大學報告此事。 京都大學成立專門調查委員會, 從2017年9月開始相關調查工作。

iPS細胞可長成任個人體組織, 被視為再生醫學(regenerative medicine)及發展新藥的重要工具。

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是日本乃至全世界iPS細胞研究的重要機構。 它2017年8月公佈成功移植iPS細胞到猴腦緩和柏金遜症, 所方2017年1月亦曾宣佈成功以iPS細胞複修老鼠視網膜, 讓患上視網膜色素病變(RP)的老鼠有視力改善。

日本科研成果造假的背後

1研究經費競爭激烈是重要原因

國公立大學以及日本的國立研究機關(如:理化學研究所)現在也是經費競爭很激烈。 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日本經濟不景氣, 粥少僧多。 從另一個方面看這也是日本學術論文造假的重要原因。

從10年前開始, 日本政府就開始對原來的各種國立研究所、國立大學等進行獨立行政法人的改革。

從原來完全依靠政府的撥款, 到獨立核算的法人, 目的就是想削減各個機構的運營費。 運營費實際就是研究費用, 沒有研究費用, 也不可能有好的研究結果, 沒有研究結果也不會有研究報告, 沒有研究報告(成果)就不會有研究經費, 這個是典型的惡性循環。

在研究的世界如果不定期發表論文, 就會被視為沒有研究成果, 也會被其他研究者忘記。 所以很多研究員拼命發表論文, 但他們缺乏經費, 沒有研究結果, 最後只能走上論文造假的道路。

2醫學和生物是造假事件最多的兩大領域

從一般的結果來看, 論文造假最多的是醫學和生物領域。 因為這兩個領域與生物體有關。

生物有一般性和特殊性, 所以有的成果提出以後, 即便遭到指責還可以用生物體的特殊性來搪塞, 這樣外界也很難指出其問題。 而且現在科技非常發達, 特別攝影技術的發達, 使很多影像資料的改動成為一件容易的事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