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經歷了風波,承受了磨難,王健林在萬達年會上都說了些什麼?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每年在萬達集團年會上發表的年度工作總結, 字字珠璣, 都是由王健林親自撰寫, 而不是由其他工作人員代筆, 因此備受外界關注。

2017年, 經歷了諸多風波, 也承受了諸多磨難, 是萬達集團發展歷史上不平凡的一年, 王健林在2017年年會上的工作總結更是引人矚目。

就在1月20日, 萬達集團2017年年會在哈爾濱的萬達城召開, 王健林如約做了年度工作總結。 2017年, 面對風波與磨難, 王健林一直低調從事, 但在這次工作總結中, 他用扎實的經營業績回應了外界對萬達的一切非議與質疑。

一、王健林如何看待剛剛過去的萬達2017年

2017年, 萬達商業轉讓文旅專案和酒店資產, 受其影響, 萬達集團的資產、收入兩項指標有所減少。 萬達集團以成本計資產7000億元, 同比減少11.5%;其中國內資產占比93%, 國外資產占比7%。 為什麼專門提這個資料?去年有人說萬達把大量資產轉移到海外去了, 資料證明完全不符合事實。

2017年萬達集團收入2273.7億元, 完成計畫的113%, 同比減少10.8%。 減少是因為轉讓的文旅項目收入沒有計算在內, 加上2016年底我們把萬達旅業資產注入一個投資企業, 接近200億的旅遊收入沒有計入今年報表。 如果考慮旅遊收入變化的影響, 儘管2017年萬達集團轉讓了大量資產, 收入同比只下降1.1%。 淨利潤完成年目標的114%, 同比基本持平, 說明收入含金量不錯。

其中:

商業地產收入1125.4億元, 完成年計畫的104.1%, 同比減少21%;租金收入255.2億元, 完成年計畫的101.4%, 同比增長30.3%;新開店數占總開業店數的21%, 其中還有24個輕資產專案萬達只分成部分租金, 而總租金增長30.3%, 說明老的開業店內生租金增長比例至少兩位數, 也就是說萬達即使不開新店, 租金也較高增長。 租金收繳率101%, 連續12年創造租金收繳率99.5%以上的世界行業紀錄。 新開業廣場49個, 萬達茂1個, 萬達旅遊小鎮1個。 其中開業輕資產廣場24個, 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開業重資產廣場26個, 新增持有物業面積329.6萬平方米, 扣除轉讓文旅項目、酒店減少的幾百萬平方米持有物業面積, 萬達累計持有物業面積3151.1萬平方米。 萬達仍然是世界規模最大的不動產企業。

萬達廣場總客流31.9億人次, 同比增長28.1%。 新開業店數增長21%, 其中許多店下半年才開業, 而客流增長28.1%, 這是一個有力的證據, 說明萬達廣場老店客流同比也在增長。 房地產收入831.7億元, 完成年計畫的104%, 同比減少23.7%, 主要因為轉讓文旅項目減少房地產收入。

文化集團收入637.8億元,

完成年計畫的100.1%, 同比增長32.6%。 這是扣減萬達旅業收入後同比計算。

影視集團收入532億元, 完成年計畫98.5%, 同比增長35.9%。 2016年影視集團計畫收入目標為540億元。 影視集團有點遺憾, 去年能完成淨利潤目標的114%, 但收入比目標差1.5%, 如果再稍微努力一點就好了, 我說的是整個影視集團含海外公司收入差一點, 不過國內公司還是完成了年度目標。 體育集團收入71.8億元, 完成年計畫的104.3%, 同比增長12.3%;文旅集團收入19.5億元, 完成年計畫的139.5%。 寶貝王集團收入14.4億元, 完成年計畫的97%, 同比增長176%。

金融集團收入321.2億元, 完成年計畫的125.5%, 這裡我要特別提一句, 金融集團淨利潤完成年計畫的1961%, 創萬達完成計畫指標的歷史紀錄。

網路科技集團收入58.6億元, 完成年計畫的90.1%。

集團其它公司收入130.7億元, 平均完成年計畫的106%。

萬達集團2017年如果把轉讓文旅項目的收入和注入其它公司的旅遊收入算上, 同比增長可以達到兩位數。

二、王健林如何看待萬達在2017年的轉型

1、服務業收入占絕大多數。 萬達集團2017年收入中, 服務業收入占比63.4%, 同比提高8.4%。近幾年,萬達服務業收入每年都會大幅提高,今後還會繼續提高。服務業收入中,租金收入占比約18%,增速遠高於萬達其它產業,已經連續多年平均實現超過30%的增長。租金是最長期、穩定的現金流之一,而且利潤比例高,收入占比提高說明收入含金量增加。

2、文化收入占比提高。2017年,萬達文化產業收入占萬達集團收入比重升至28.1%,接近30%,已成為萬達另一個支柱產業。希望今年文化集團努努力,看能不能超過30%。

3、輕資產戰略超出預期。萬達轉型關鍵是萬達商業轉型,萬達商業轉型關鍵是從單一重資產企業轉為輕資產為主、輕重並存發展的企業。說萬達轉型就不再持有物業,這完全錯了,只是萬達不像以前百分之百自己持有。去年年會,萬達商業正式提出萬達商業輕資產戰略。

萬達輕資產分為兩類,一種叫做投資類,一種叫做合作類。投資類就是別人出錢,萬達幫別人找地、設計、建設、招商、竣工運營後移交給別人,其中還有一個資本化程式。合作類就是萬達既不出錢,也不出地,覺得項目合適,跟別人簽合同,幫別人建設,建成後租金三七分成,這是我們力推的模式。輕資產戰略提出一年之內,輕資產萬達廣場開業24個,新發展輕資產萬達廣場47個,其中合作類輕資產萬達廣場簽約37個,遠超年初發展25個輕資產,其中投資類10個、合作類15個的目標,發展中心值得表揚。當然也不完全是發展中心功勞,相當多專案是商管和專案系統説明促成的。這47個廣場,萬達不出一分錢,收益相當於投資持有16個廣場,16個廣場如果自己投資最少需要200億元。更重要的是,2017年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天津、重慶等一線城市都有萬達輕資產項目開業或簽約,如果不是輕資產,這些城市自己投資持有很難獲得項目,這說明萬達廣場品牌價值和投資者信任度。

4、大幅降低企業負債。去年7月,萬達和融創、富力簽署了文旅專案、酒店資產轉讓協定,僅此一項協議就減債440億元,回收現金670億元,相當於減債1100億元。對於這次轉讓,眾說紛紜,很多解讀,萬達賣資產,是不是不行了,其實這是根本不理解商業的基本邏輯。

而作為2017年萬達最具重量級和影響力的與融創、富力之間的交易,至今仍為各家媒體所津津樂道,對此,王健林特別做了較為深入的解釋:

第一、什麼叫做生意?做生意用老百姓俗話說,叫做買賣。生意就是買和賣構成的,世上沒有只買的生意,也沒有只賣的生意。買就說這個公司好,賣就說這個公司不好,這是根本不懂商業思維。其實不管買也好、賣也好,關鍵看買賣之間能否賺錢。所以對萬達的買買買和賣賣賣,關鍵看我們買的是什麼價格,賣的是什麼價格,萬達過去幾年在海外投了一批項目,現在我們決定清償海外債務,賣一半資產就能把全部債務清償,說明我們買和賣之間賺錢了。

第二、萬達廣場本身是非常重的資產。過去萬達廣場全部自己持有,到2017年底開業236個廣場,210個是重資產,按成本價計算都是幾千億規模。如果再持有文化旅遊項目和酒店,重資產規模太大。文化旅遊項目肯定可以收回投資的,經過數學模型分析,每個大型文化旅遊專案需要七年、八年有息負債才能往下走,十幾年才能收回投資。萬達十幾個文旅項目疊加在一起,雖然通過銷售物業能回收大部分現金,但至少五到六年內,每年淨增1000億負債,壓力相當大。現在全球和中國都在去杠杆、降負債,這樣加杠杆、逆勢而為是不科學的。

第三、萬達已持有大量較高收益的萬達廣場物業,沒有必要再去持有文旅項目物業。萬達賣酒店,我們搞酒店建設、管理的很多同志都說,賣了是不是太可惜?萬達酒店是建得不錯,成本也很低,但是酒店整體年平均回報率低於4%,全部酒店每年吃掉十幾個萬達廣場的淨利潤,所以,我們決定把重資產的文旅專案和酒店賣掉,做輕資產這種只賺不賠的買賣,絕對是上策。不管社會上理不理解,也可能有些內部同志不理解,但是請大家三年以後再回頭來看我們的決定是否正確。

第四、企業經營安全第一。轉讓資產減債四百多億,回收現金近700億,加上我們手頭持有的現金,萬達經營的安全性增加很多,就能承受風波的衝擊。而且如果我們不轉讓這些資產,就不能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我們最需要發展的萬達廣場上去,就不能保證每年50個以上萬達廣場開業的計畫。為了企業安全,為了保證核心產業發展,我們必須這樣做。

三、王健林如何看待集團最看好的文化產業佈局

1、影視產業。影視集團去年收入增長35%,新增影城199家,新增螢幕1585塊;累計開業影城1551家,螢幕數15932塊,全球市場佔有率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特別是在英語片市場,萬達具有相當話語權。萬達影城在中國並不都是開在萬達廣場,有一半左右開在非萬達物業裡,但萬達影城單屏收入是國內平均水準1.9倍,線上收入超9成,會員收入近9成,表明萬達電影收入非常穩定的增長。萬達電影活躍會員突破1億,這是重大成績,也為長期穩定增長打下基礎。萬達電影花了9年時間使會員人數突破1億。希望你們再用三年時間,看到2020年能不能把會員人數突破2億。

2、體育產業。萬達體育收入兩位數增長,淨利潤增長更為可觀。在中國落地格力“中國杯”國際足球錦標賽,這是中國唯一獲國際足聯批准、每年定期舉辦的國際足球A級賽事。還落地格力“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迴賽,這是中國唯一的男子公路自行車世界巡迴賽,首屆就有16支世界頂級車隊參賽。男子公路自行車俱樂部分多個級別,有國家級、州級,世巡賽是最高級別。世巡賽級別的自行車隊只有18支,世巡賽有多站比賽,只有環法是十八支車隊都參加,其它如環意、環西都是十幾支車隊參加,“環廣西”第一年就有16支車隊參加,今年預計18支全部參賽。萬達體育還落地鐵人三項、搖滾馬拉松、小輪車世界錦標賽等多項賽事。

3、文旅產業。文旅產業去年表現良好,收入完成139%,淨利潤倍數遞增。更重要的是,文旅產業實現了輕資產品牌經營的目標,由一個負債很重的企業轉變為一個輕資產公司。酒店管理公司2017年首次實現公司整體盈利,新簽約委託管理高星級酒店10家。自從酒店管理公司班子調整以後,業績非常喜人,去年下半年酒店業績大幅增長,幾乎全部酒店都實現盈利,絕大多數酒店利潤實現比較快的增長,再次證明管理就是生產力。

4、兒童產業。十年前萬達廣場就想引進一個兒童娛樂綜合公司,到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去找,找了五、六年都沒找到。全世界這種類型公司基本沒有,有那麼一兩家,也不願意到中國來。我們討論要不要自己幹,但這意味著要進入全新產業,也猶豫來猶豫去。但萬達廣場要實現全客層經營,光是年輕人喜歡不行,孩子也得喜歡。兒童意味著未來,所以下決心自己做,也是邊探索邊幹。一開始公司定位搞兒童娛樂,名字就叫兒童娛樂連鎖公司,去年才改名叫寶貝王集團,定位為以自有IP傳播、衍生品銷售為主,集兒童教育、遊樂、美食於一體的綜合性兒童產業公司。

寶貝王集團2017年開業寶貝王樂園60家,早教中心50家;整體實現盈利,比指標提前一年。寶貝王不僅經營好,很多先行指標表現也非常好。如自有IP傳播上半年全網收視率48億人次,下半年飆升到150億人次,估計2018年數字會更加喜人。這意味著寶貝王定位方向是絕對準確的。如果我們把寶貝王定位為一個遊樂型公司,那就錯了。

四、王健林如何看待萬達在企業管理上的情況

1、預算執行到位。去年所有在建、竣工、開業專案,結算與預算做到完全一致。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南昌萬達城兩個超大文旅專案,時間跨度5年,超百億投資,由於我們的管理能力,加上與築雲軟體相結合,也做到預決算一致,這是萬達執行力和科技管理的成果。

2、投資回報提升。萬達廣場輕資產推出來後,有人說憑什麼萬達一分錢不投分30%租金?光靠牌子響?肯定不是。只能解釋,別人分70%大於他自己幹100%。萬達廣場輕資產標準範本、工程管理軟體研發成功和推行,使得萬達廣場投資回報平均達到2位數,是行業平均水準的兩倍,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萬達分30%租金還有那麼多企業上門合作。

3、嚴控管理費用。搞地產成本大,管理成本超一點還可以消化,但轉型為服務管理企業,一旦成本超支,商業模式就不成立。所以在嚴控管理費用上,我們下了比較大的功夫,去年丁總帶領有關部門專題研討,優化管理環節,使萬達總部在業務規模擴大的同時費用不升反降,節省管理費6.9億元。

4、反腐卓有成效。審計中心去年查處263起違規事件,解除勞動關係129人,司法立案三起,為企業挽回損失1.3億元。萬達審計有權威,在企業界也有耳聞。

五、王健林為2018年的萬達立下了怎樣的目標?

2018年萬達集團計畫收入2479億元。

商業地產收入1245.4億元,其中商管公司總收入366.4億元,租金收入326.8億元;新開業萬達廣場50個,萬達茂2個;房地產收入879億元;新發展重資產萬達廣場7個;輕資產萬達廣場50個,其中合作類40個,投資類10個。

文化集團收入733億元,其中影視集團收入581億元;體育集團收入94.3億元;文旅集團收入30.7億元;寶貝王集團收入26.4億元。

金融集團收入408億元。

網科集團暫不安排收入計畫,上半年內因與世界級網路巨頭戰略合作,待落地再安排。

集團其它收入92.8億元。

最後王健林對於萬達成立30周年的一點看法

今年是萬達成立30周年,古人雲“三十而立”。國際上有一個公認標準,10年以下是短壽企業,10年到30年是中壽企業,30年以上是長壽企業,萬達正站在長壽企業的新起點上,所以今年對萬達而言是極其重要的一年。萬達要做百年企業,又迎來了新的起點,今年我們會在節儉前提下展開一系列有意義的慶祝活動,我也希望萬達全體同仁,特別是各個系統領導,今年都能夠完成目標,實現滿堂紅。我希望在30年慶祝的時候,沒有哪個系統沒有完成目標,讓我們以實際行動來慶祝萬達的30周年。

圖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最農控股董事長藍翔自最農公社創辦以來,以天下健康為己任,從事有良心、有道德和堅持的新農業事業。以互聯網+農業+金融+小鎮的方式,以大旅遊、大健康、大農業、大資料為主題,以農業迪士尼樂園為核心,通過線上、線下整合農業產業鏈的資源,打造中國農業第一平臺。

同比提高8.4%。近幾年,萬達服務業收入每年都會大幅提高,今後還會繼續提高。服務業收入中,租金收入占比約18%,增速遠高於萬達其它產業,已經連續多年平均實現超過30%的增長。租金是最長期、穩定的現金流之一,而且利潤比例高,收入占比提高說明收入含金量增加。

2、文化收入占比提高。2017年,萬達文化產業收入占萬達集團收入比重升至28.1%,接近30%,已成為萬達另一個支柱產業。希望今年文化集團努努力,看能不能超過30%。

3、輕資產戰略超出預期。萬達轉型關鍵是萬達商業轉型,萬達商業轉型關鍵是從單一重資產企業轉為輕資產為主、輕重並存發展的企業。說萬達轉型就不再持有物業,這完全錯了,只是萬達不像以前百分之百自己持有。去年年會,萬達商業正式提出萬達商業輕資產戰略。

萬達輕資產分為兩類,一種叫做投資類,一種叫做合作類。投資類就是別人出錢,萬達幫別人找地、設計、建設、招商、竣工運營後移交給別人,其中還有一個資本化程式。合作類就是萬達既不出錢,也不出地,覺得項目合適,跟別人簽合同,幫別人建設,建成後租金三七分成,這是我們力推的模式。輕資產戰略提出一年之內,輕資產萬達廣場開業24個,新發展輕資產萬達廣場47個,其中合作類輕資產萬達廣場簽約37個,遠超年初發展25個輕資產,其中投資類10個、合作類15個的目標,發展中心值得表揚。當然也不完全是發展中心功勞,相當多專案是商管和專案系統説明促成的。這47個廣場,萬達不出一分錢,收益相當於投資持有16個廣場,16個廣場如果自己投資最少需要200億元。更重要的是,2017年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天津、重慶等一線城市都有萬達輕資產項目開業或簽約,如果不是輕資產,這些城市自己投資持有很難獲得項目,這說明萬達廣場品牌價值和投資者信任度。

4、大幅降低企業負債。去年7月,萬達和融創、富力簽署了文旅專案、酒店資產轉讓協定,僅此一項協議就減債440億元,回收現金670億元,相當於減債1100億元。對於這次轉讓,眾說紛紜,很多解讀,萬達賣資產,是不是不行了,其實這是根本不理解商業的基本邏輯。

而作為2017年萬達最具重量級和影響力的與融創、富力之間的交易,至今仍為各家媒體所津津樂道,對此,王健林特別做了較為深入的解釋:

第一、什麼叫做生意?做生意用老百姓俗話說,叫做買賣。生意就是買和賣構成的,世上沒有只買的生意,也沒有只賣的生意。買就說這個公司好,賣就說這個公司不好,這是根本不懂商業思維。其實不管買也好、賣也好,關鍵看買賣之間能否賺錢。所以對萬達的買買買和賣賣賣,關鍵看我們買的是什麼價格,賣的是什麼價格,萬達過去幾年在海外投了一批項目,現在我們決定清償海外債務,賣一半資產就能把全部債務清償,說明我們買和賣之間賺錢了。

第二、萬達廣場本身是非常重的資產。過去萬達廣場全部自己持有,到2017年底開業236個廣場,210個是重資產,按成本價計算都是幾千億規模。如果再持有文化旅遊項目和酒店,重資產規模太大。文化旅遊項目肯定可以收回投資的,經過數學模型分析,每個大型文化旅遊專案需要七年、八年有息負債才能往下走,十幾年才能收回投資。萬達十幾個文旅項目疊加在一起,雖然通過銷售物業能回收大部分現金,但至少五到六年內,每年淨增1000億負債,壓力相當大。現在全球和中國都在去杠杆、降負債,這樣加杠杆、逆勢而為是不科學的。

第三、萬達已持有大量較高收益的萬達廣場物業,沒有必要再去持有文旅項目物業。萬達賣酒店,我們搞酒店建設、管理的很多同志都說,賣了是不是太可惜?萬達酒店是建得不錯,成本也很低,但是酒店整體年平均回報率低於4%,全部酒店每年吃掉十幾個萬達廣場的淨利潤,所以,我們決定把重資產的文旅專案和酒店賣掉,做輕資產這種只賺不賠的買賣,絕對是上策。不管社會上理不理解,也可能有些內部同志不理解,但是請大家三年以後再回頭來看我們的決定是否正確。

第四、企業經營安全第一。轉讓資產減債四百多億,回收現金近700億,加上我們手頭持有的現金,萬達經營的安全性增加很多,就能承受風波的衝擊。而且如果我們不轉讓這些資產,就不能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我們最需要發展的萬達廣場上去,就不能保證每年50個以上萬達廣場開業的計畫。為了企業安全,為了保證核心產業發展,我們必須這樣做。

三、王健林如何看待集團最看好的文化產業佈局

1、影視產業。影視集團去年收入增長35%,新增影城199家,新增螢幕1585塊;累計開業影城1551家,螢幕數15932塊,全球市場佔有率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特別是在英語片市場,萬達具有相當話語權。萬達影城在中國並不都是開在萬達廣場,有一半左右開在非萬達物業裡,但萬達影城單屏收入是國內平均水準1.9倍,線上收入超9成,會員收入近9成,表明萬達電影收入非常穩定的增長。萬達電影活躍會員突破1億,這是重大成績,也為長期穩定增長打下基礎。萬達電影花了9年時間使會員人數突破1億。希望你們再用三年時間,看到2020年能不能把會員人數突破2億。

2、體育產業。萬達體育收入兩位數增長,淨利潤增長更為可觀。在中國落地格力“中國杯”國際足球錦標賽,這是中國唯一獲國際足聯批准、每年定期舉辦的國際足球A級賽事。還落地格力“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迴賽,這是中國唯一的男子公路自行車世界巡迴賽,首屆就有16支世界頂級車隊參賽。男子公路自行車俱樂部分多個級別,有國家級、州級,世巡賽是最高級別。世巡賽級別的自行車隊只有18支,世巡賽有多站比賽,只有環法是十八支車隊都參加,其它如環意、環西都是十幾支車隊參加,“環廣西”第一年就有16支車隊參加,今年預計18支全部參賽。萬達體育還落地鐵人三項、搖滾馬拉松、小輪車世界錦標賽等多項賽事。

3、文旅產業。文旅產業去年表現良好,收入完成139%,淨利潤倍數遞增。更重要的是,文旅產業實現了輕資產品牌經營的目標,由一個負債很重的企業轉變為一個輕資產公司。酒店管理公司2017年首次實現公司整體盈利,新簽約委託管理高星級酒店10家。自從酒店管理公司班子調整以後,業績非常喜人,去年下半年酒店業績大幅增長,幾乎全部酒店都實現盈利,絕大多數酒店利潤實現比較快的增長,再次證明管理就是生產力。

4、兒童產業。十年前萬達廣場就想引進一個兒童娛樂綜合公司,到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去找,找了五、六年都沒找到。全世界這種類型公司基本沒有,有那麼一兩家,也不願意到中國來。我們討論要不要自己幹,但這意味著要進入全新產業,也猶豫來猶豫去。但萬達廣場要實現全客層經營,光是年輕人喜歡不行,孩子也得喜歡。兒童意味著未來,所以下決心自己做,也是邊探索邊幹。一開始公司定位搞兒童娛樂,名字就叫兒童娛樂連鎖公司,去年才改名叫寶貝王集團,定位為以自有IP傳播、衍生品銷售為主,集兒童教育、遊樂、美食於一體的綜合性兒童產業公司。

寶貝王集團2017年開業寶貝王樂園60家,早教中心50家;整體實現盈利,比指標提前一年。寶貝王不僅經營好,很多先行指標表現也非常好。如自有IP傳播上半年全網收視率48億人次,下半年飆升到150億人次,估計2018年數字會更加喜人。這意味著寶貝王定位方向是絕對準確的。如果我們把寶貝王定位為一個遊樂型公司,那就錯了。

四、王健林如何看待萬達在企業管理上的情況

1、預算執行到位。去年所有在建、竣工、開業專案,結算與預算做到完全一致。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南昌萬達城兩個超大文旅專案,時間跨度5年,超百億投資,由於我們的管理能力,加上與築雲軟體相結合,也做到預決算一致,這是萬達執行力和科技管理的成果。

2、投資回報提升。萬達廣場輕資產推出來後,有人說憑什麼萬達一分錢不投分30%租金?光靠牌子響?肯定不是。只能解釋,別人分70%大於他自己幹100%。萬達廣場輕資產標準範本、工程管理軟體研發成功和推行,使得萬達廣場投資回報平均達到2位數,是行業平均水準的兩倍,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萬達分30%租金還有那麼多企業上門合作。

3、嚴控管理費用。搞地產成本大,管理成本超一點還可以消化,但轉型為服務管理企業,一旦成本超支,商業模式就不成立。所以在嚴控管理費用上,我們下了比較大的功夫,去年丁總帶領有關部門專題研討,優化管理環節,使萬達總部在業務規模擴大的同時費用不升反降,節省管理費6.9億元。

4、反腐卓有成效。審計中心去年查處263起違規事件,解除勞動關係129人,司法立案三起,為企業挽回損失1.3億元。萬達審計有權威,在企業界也有耳聞。

五、王健林為2018年的萬達立下了怎樣的目標?

2018年萬達集團計畫收入2479億元。

商業地產收入1245.4億元,其中商管公司總收入366.4億元,租金收入326.8億元;新開業萬達廣場50個,萬達茂2個;房地產收入879億元;新發展重資產萬達廣場7個;輕資產萬達廣場50個,其中合作類40個,投資類10個。

文化集團收入733億元,其中影視集團收入581億元;體育集團收入94.3億元;文旅集團收入30.7億元;寶貝王集團收入26.4億元。

金融集團收入408億元。

網科集團暫不安排收入計畫,上半年內因與世界級網路巨頭戰略合作,待落地再安排。

集團其它收入92.8億元。

最後王健林對於萬達成立30周年的一點看法

今年是萬達成立30周年,古人雲“三十而立”。國際上有一個公認標準,10年以下是短壽企業,10年到30年是中壽企業,30年以上是長壽企業,萬達正站在長壽企業的新起點上,所以今年對萬達而言是極其重要的一年。萬達要做百年企業,又迎來了新的起點,今年我們會在節儉前提下展開一系列有意義的慶祝活動,我也希望萬達全體同仁,特別是各個系統領導,今年都能夠完成目標,實現滿堂紅。我希望在30年慶祝的時候,沒有哪個系統沒有完成目標,讓我們以實際行動來慶祝萬達的30周年。

圖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最農控股董事長藍翔自最農公社創辦以來,以天下健康為己任,從事有良心、有道德和堅持的新農業事業。以互聯網+農業+金融+小鎮的方式,以大旅遊、大健康、大農業、大資料為主題,以農業迪士尼樂園為核心,通過線上、線下整合農業產業鏈的資源,打造中國農業第一平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